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鉴赏课案5古代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古代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

1.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解析:情感总是蕴藏在具体的物象之中。回答时,首先要知道作者身处何种环境;他目前最迫切需要实现哪些意愿,再抓住诗中的情感词如“独愁”和“蝶未游”“忆帝乡千万树”“暗神州”等,便可得出结论。

答案:①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③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深忆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别葛使君

王安石

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 客幙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鸣弦。 轻舟后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

[注]①置榻:《后汉书?陈蕃传》,“郡人周璆,高絜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以“置榻”喻礼贤下士。②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

★(1)首联前句点出朋友 ,后句则写善政的具体效果, 之情溢于言表。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思想感情,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治政有方 赞美

(2)有人认为,诗的尾联是以葛使君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答题可以见仁见智,关键在于言之有理。步骤: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如同意的,可从“轻舟后夜沧江北……黯然”这两句是写诗人想象葛使君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春城情景,从对面写来,表达诗人与朋友别后的惆怅、伤感,从而表现朋友与诗人之间的真挚情怀。

答案:(观点一)同意。这两句是写朋友与诗人别后的想象场景,借葛使君之口传达自己的心声。想象葛使君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春城,空留下告别之后的惆怅、伤感,从而表现朋友与诗人之间的真挚情怀。

(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写诗人自己与朋友别后的内心感受,写诗人送别葛使君后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朋友治政有方的地方,从而表达出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深情。

3.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苏 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 ①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

(1)颔联巧用 ,前者拟溪流潺潺之声,后者描碧草新绿之色, 结合更显得春意盎然。

解析:此题考查对艺术手法之叠词的辨别。两句话,第一句重在声音,后一句重在颜色。 答案:叠词 视听

(2)请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6分)

解析:赏析类题目,要从手法+内容+情感三个维度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乍见的初春种种景象,有声有色,又纯是乡野风光。同时在日常生活情形的叙述中,表现了贬斥生涯里友情带给他的温暖。篇末回忆去年贬来黄州途中,于平静中透出辛酸。故总结:手法是虚写,内容是回忆去年的事,情感则是朋友间的情意深厚。

答案:尾联虚写,回忆“去年今日”,前一年苏轼赴黄州,凄风苦雨的途中,只有梅花相伴,细雨断魂,暗寓迁谪之感。而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正好与今年朋友送别的深情厚谊形成对比,即不只是回忆“去年今日”,也是在写“今年今日”,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人生旅程中的孤苦和寂寥。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 春

[宋]黄 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解析:抓住两首诗的意象特点,就能把握其感情异同。《暮春》写了落花、柳绵、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因暮春引发的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写诗人缓步春山,看到莺、燕各自轻盈飞翔,桃花凋谢涧水香,描绘了一幅幽美静谧的暮春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愉悦闲适之情。 答案:《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 5.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歌子

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①吕本中(1084-1145),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宋廷南渡后,诗人流寓江南。 (1)本词能体现作者思维曲折变化的关键词是 → → ,最后才联想到眼前处境。

解析:此题其实是要求学生寻找关键的意象。 答案:晓霜 残菊 重阳

★(2)这首词与纳兰容若《长相思?山一程》题材相似,但思想情感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

不同之处。

解析:思想感情源自作者的处境(时间、地点、氛围等)及其在诗中所采用的意象。纳兰因为随身帝王之侧,到处漂泊,因思念亲人而无法入眠;吕则是在羁旅行役路上的思家而伤。 答案:不同之处:纳兰词抒写了身飘天涯,思亲无眠的寂寞感伤。吕词则抒写了:(1)羁旅行役,思亲感伤。(2)佳节独处,寂寞无眠。(3)家国沦亡,归而不得,忧时伤乱,痛苦深沉。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岩居僧

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1)前六句将 都写到了;尾联 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要从他的兴趣、爱好(嗜好)的角度入手,一个人的居住环境、着装等也往往能透露其志趣。岩居僧生活在花草人鸟稀少的“石岩”,他用“冰下水”煮茗,用“佛前灯”燃香。可见这是一位淡泊、高洁而又远离尘俗的隐者。 答案:僧之居处、环境、生活 向往之意

(2)颔联“过”“摇”两字生动形象,请结合诗歌分析其精妙之处。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鉴赏课案5古代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1.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dvox452m10vngk58yua7wp9920czo00zv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