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造型基础课程训练在设计教学中的意义
造型能力培养是所有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教学基础,相关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和创造性思维都是在长期的造型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各专业院校和综合院校开设此类课程都有较长的历史。而当今社会,计算机的高度发展,它对人们的从生活方式到设计工作条件都发巨大影响,作为设计教学基础的造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有效地整合原有零散课程,优化结构体系,打造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思维为目标的造型基础,正是本文关注的重心所在。
一、造型基础课程的构成框架及其效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绘图软件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的手绘训练,产生了重大的冲击。艺术设计类专业要求学生加强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联想能力的养成。相较于漫长的手绘训练,有观点则认为用计算机绘图的方式完成设计练习会更容易,造型更加简便,色彩搭配和替换的也更直接。持此观点的人不理解甚至否定了手绘造型基础在设计练习中的必要和意义,希望练习作业用绘图软件来绘制,而不是手绘。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使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工作的速度与效率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当今追求经济与效益的社会环境下,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学习和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会对人的认识和思维活动的
全面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设计教学中,主张放弃手绘训练,而中意计算机操作,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20世纪80年代末期,德国的包豪斯造型基础教育引入我国,影响了我国传统的设计类专业的基础教育,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统称为三大构成课,成为我国发展设计教育的切入点,形成基础课程的新趋势。侧重不同材料的质感训练、自然物体训练与侧重各种材料相结合的均衡训练、体积空间训练、悬体训练、结构训练、质感训练以几门独立课程的共向性为纽带,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以全方位的视觉让课程构建更显全面、立体和充实。所以,造型基础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引导,摒弃传统的单纯临摹和技法表现。 二、造型基础教学中提升创造性的策略
艺术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在培养造型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发现、探索、开拓、首创等因素的有机统一。授课过程中应让学生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及含义,让学生充分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内涵,针对当前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造型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案例,使得学生突破局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打破传统教学思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造型基础课一直沿用基础素描或结构素描的教学模式,注重客观物体间的关联性、类似性、差异性等研究,无论是调子、结构,还是主观表现,大多数都是重技法轻创意的做法,这都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与创
新意识的培养。
2.构建全新教学内容。造型基础课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在学生入学后,首先要巩固高中阶段所取得的基础造型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与鉴赏水平。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审美水准,加强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认知、分析、理解、重构、创新等方面的训练,重点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从教?W内容上讲,造型设计强调主观创造和对综合艺术的表现,造型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创造新思维的表现能力。
3.探究创造性教学方法。造型基础课从设计素描发展而来,与传统素描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完全套用,也不能搞一刀切。教学方法应该与专业培养方向紧密结合,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教学方法要注重创意表现、创意思维、艺术水准和人文素养等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第一,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在1870年由美国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提出,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推广,并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在造型基础教学的第一阶段(认知阶段)可结合案例,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的认知水平。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将大量的案例、范画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评阅量的积累,在认识上加深对造型基础这一概念的认识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