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向指挥部报告。
3.4.2.4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当事故危急周边单位、社区时,由指挥部人员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书面发送警报。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部亲自向政府部门主管负责人报告事故信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在报告事故信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方式。
人员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撤离方法中应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
3.4.2.5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发生以下情况,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可以先撤离事故现场再报告:
事故已经失控;个体防护装备已经损坏,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发生下列情况,指挥部必须下达让应急救援、抢险队员撤离的命令:
事故已经失控;应急救援、抢险队员个体防护装备损坏,危急队员的生命安全时;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3.4.3确定危险区域、确定相应防护 3.4.3.1危险区的隔离
(1)危险区的设定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按危险程度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事故中心区、事故波及区和受影响区。
6
①事故中心区:即距离事故现场0~500m区域。此区域为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和设备的损坏,人员急性中毒的危险。
②事故波及区:指距离事故现场500~2000m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造成作用时间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和损坏,或者造成轻度中毒危险。
③受影响区: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有从事故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
(2)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法
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按危险区的设定,划定事故现场隔离区范围。
①事故中心区以距事故中心约500m道路口上设臵红白色相间警戒色带标识,写上“事故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圆周每50m距离上设臵一个警戒人员。专业警戒人员(保卫科)必须着正规服装,并佩戴印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义务警戒人员必须佩戴印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若政府其他部门的人员参与警戒,必须着正规服装。
②事故波及区以距事故中心约2000m道路口上设臵红百相间警示色带标识,写上“危险化学品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路口设身着制服带“警戒”标识字样袖套一人。
(3)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①事故中心区外的道路疏导由当地公安和企业保卫科负责,在警戒区的道路口上设臵“事故处理,禁止同行”字样的标识。并指定人员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
7
②事故波及区外道路由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禁止任何车辆和人员进入,并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 3.4.3.2人员防护
(1)一般泄漏的防护要求:
呼吸系统的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防护规定着装,并注意风向,在黄磷、油类的燃烧救援时,应配备有照明灯具。
(2)处臵低温液体的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①穿防护服对人体进行防护
人体没有受足够保护或裸露的部位在接触没有绝热的管道或容器时,由于水分立即被冻结而被粘住,分开时可能撕伤皮肤,所以应避免穿湿衣服或用浸过水的手操作,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穿防护服,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冻伤。凡使用接触低温液体必须戴上石棉或干皮革手套。手套应当宽大,以便当液体喷溅到手套或进入手套时能及时脱掉。
②如果容易产生喷溅或飞溅,应当戴上面罩或护目镜以保护面部和眼睛。
③操作时应当穿工作裤或类似衣着,最好不要有口袋或裤脚卷边,裤脚应当罩在靴子外面。
④如果有大量喷溅的危险,应当穿上防冻、防火的专用工作服。
8
3.4.4现场询情
一旦发生事故,第一时间要了解有无中毒、伤亡人员,储存量、泄漏大小、部位、形式等,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周边附近单位、电源、火源情况以及能使用的消防设施、采取工艺处理措施及现场人员提供的情况。 3.4.5现场检测时监控
应不间断地对泄漏区进行定点与不定点的检测,及时掌握泄漏物质的种类、浓度和扩散范围,以便恰当划定警戒区,为现场指挥部的处臵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4.6设立警戒区域
根据重度、中度、轻度划分设立警戒标志(区域划分图后附),在安全区设立隔离带、设臵两个出入口,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凡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车辆、物资都要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登记。 3.4.7成立救生小组
由车间及救援人员组成救生小组,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携带救生器材进入危险区域,采取正确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并对救出的人员进行登记,加标识以便现场急救,对伤情较重的送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3.4.7.1抢救原则:
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救护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救护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中毒物质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
9
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 3.4.7.2搬运伤员时需遵守下列规定:
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伤员,禁止背运,应使用担架或双人抬送;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严重出血的伤员,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 救护在高处作业的伤员,应采取防止坠落、摔伤措施。
抢救触电人员必须在脱离电源后进行。 3.4.8人员监护
参加救护、救援人员的以互助监护为主,按照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原则处理。在救援中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而导致队员受伤的,其他救援人员发现时必须向指挥部报告,并作出是否申请支援的决定,若申请支援时,由指挥部下达预备救援队进入事故现场参加救援的命令。 3.4.9控制泄漏源及泄漏物处臵 3.4.9.1控制泄漏源
(1)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处臵原则:
①当发生气态物质泄漏时采取堵漏、关阀断源、停产、水幕隔离、点火燃烧等措施。
②当发生火灾泄漏时采取关阀断源、堵漏、停产、围火隔离、针对性灭火等措施。
③当发生液态物质泄漏时采取堵漏、关阀断源、围栏封堵、回收消毒等措施。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处臵:抢险人员要根据易燃易爆危险化学
10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