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 格
教学目标:
1.掌握人格的概念、结构
2.掌握人格的理论观点及其发展阶段划分 3.掌握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教学重点:
1.人格的概念、结构
2.人格的理论观点及其发展阶段划分 3.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教学难点:
1.人格的理论观点及其发展阶段划分 2.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一、现代心理学对人格的界定
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这一界定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第二,人格更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包括:①稳定的动机;②习惯性的情感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③稳定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第三,人格就是这样一种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往往由一些特质所构成,如内外向、独立性、自信心等。当然表里不一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但这种经常性的表里不一本身也是一种统一体,即一种人格特质。
二、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就是心理学家所研究的人格特质,也就是说应该从哪些维度去分析人格,人格由哪些因素构成。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人所共有的一些特质,所有人都具有这些人格特质,人与人之间部可以在这些特质上分别加以比较,如外向性.任何人都具备这一特质,个体之间的差异只在于不同的人具备此种特质的多寡或强弱不同而已。
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倾向。奥尔波特将个人特质视为一种组织结构,每一种特质在这个人的人格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与
1
其他的特质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他因而区分了三种不同的个人特质:①首要特质是指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的人格特质,它在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②中心特质是指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的核心成分。③次要特质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具体的偏好或反应倾向,如偏好某种颜色的衣服,闲暇时喜欢收拾房间,等等。显然.某种特质是指一个人的首要特质,但在另一个人身上却是中心特质,在第三个人身上可能只是次要特质。人们通常用中心特质来说明一个人的性格。
2.卡特尔的人格因素理论
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表面特质可能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根源特质则是内在的、决定表面特质的最基本的人格特质,是那些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根源特质需要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
3.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在卡特尔研究的基础上对人格特质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找出了更稳定的特质。他发现这种更稳定的特质就是内一外向和神经质(或神经质倾向,情绪稳定一不稳定),这两种特质在不同的人身上就可能形成四种典型的组合:外倾一稳定、外倾一不稳定、内倾一稳定、内倾一不稳定。不过后来艾森克又提出了第三种特质,即精神质(或精神病倾向),在此特质上得高分者倾向于自我中心、攻击性、冷漠、缺乏同情心、不关心他人,在此特质上得低分者则具有相反的特点,如温柔、体谅。
4.“大五”和“大七”人格因素理论
“大五因素模型”或“五因素模型”:最早是诺曼在对奥尔波特和奥尔波特的特质词汇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构成人格的五个因素,后来又有一些心理学家发表了相似的结论。尽管不同的心理学家对这些特质的称呼不同,但实际内容大同小异。其中以考斯塔和麦克雷的表述最为著名:神经质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将这五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起来就是“OCEAN”(海洋),恰好可用来代表“人格的海洋”。当然,“大五”模型也引起了争论,如有人提出“大七”,但究竟是哪七个因素,不同的研究者说法也不一致。一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指出,五因素中没有包括评价性的特质,如果将评价性词语也包括进去做因素分析,就发现人格维度是七个而不是五个。这七个人格维度分别是正价、负价、负情绪性、正情绪性、因袭性、适意性和可靠性。其中,前两个维度是新的人格维度,其余五个维度依次与上述“大五”模型中的各维度有大致一一对应的关系。
三、人格的形成
2
1.遗传的作用 (1)艾森克的理论
艾森克不仅致力于人格结构的分析,而且试图寻求人格形成的原因。艾森克认为人格的个体差异主要是遗传造成的。他的主要依据是:第一,人格的三种基本特质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保持相当的稳定性。第二,跨文化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中.不同的研究者运用不同的方法都发现了人格的三种基本特质,即内一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第三,对于人格的三个基本特质,都可以进行生理学的解释。
(2)气质
艾森克所关注的人格特质主要属于人格的气质层面。所渭气质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气质实际上是指人格中最稳定的、在早年就表现出来的、受遗传和生理影响较大而受文化和教养影响较小的那些层面。
气质的类型: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不同的人体内占优势的体液不同。后来古罗马医生盖伦用这种体液学说来解释气质,认为某种占优势的体液决定一个人的气质。后人正是在此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气质类型学说。这种学说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多血质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快,善交往;胆汁质的典型特点是急躁,莽撞,情绪变化快;黏液质的典型特点是反应迟缓,沉默寡言,沉静,忍耐;抑郁质的典型特点是敏感,孤僻,忧郁,常在内心经历暴风骤雨。
2.环境的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环境才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环境塑造人,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而不是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遗传特征。其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
3.认知的作用
人格的认知理论认为人格的差异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差异造成的。也就是说人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的人格。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凯利。
4.社会认知理论关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论
影响人格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认知,但孤立地考察某一种因素的作用显然不能对“人格是如何形成的”这一复杂的问题获得一个周全的答案,当代的研究趋势是将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察。
社会认知理论是当代的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它试图将以上有关影响人格形成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特别注重环境和认知的交互作用。这种理论
3
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他发现并非所有的学习都依赖于斯金纳式的直接强化,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没有直接的强化,个体也可以学习,一个人借助于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也可以从中得到学习。这颇类似于中国人所说的“见贤思齐”的情况。因此,学习不是被动的外部因素直接强化的结果,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如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流行歌曲的传播等,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或模仿而获得的。班杜拉将这种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学习称为“观察学习”。由于观察学习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所以这种学习也称为社会学习,这种理论就叫做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中的强化往往是替代强化而不是直接强化,即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强化。
深化研究观察学习,就会发现从观察到学习之中存在着复杂的过程,特别是认知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和动机等。
观察学习中的认知因素还包括:当一个人模仿他人(榜样)的行为时,就会依据榜样的行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确定一个标准,并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评价自己,这就是自我规范或自我调节。如果自己的行为符合这一标准,他就会感到满足,这种满足就是对相应行为的强化,班杜拉称这种强化为自我强化。
因此,人的行为既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又受内部因素的影响,但行为又不是两种因素的简单叠加共同影响的结果。实际上,外因、内因和行为三者是交互作用的。环境(奖惩)塑造人格,但人也选择和改造环境(行为)以适应自己的需要(信念、思想、期望等)。人格只有在这种交互作用中才能得到解释。由于班杜拉强调发生在人际之间的社会学习,而且这种学习离不开人的内在的信息加丁.所以班杜拉称自己的理论为社会认知理论。
四、健全人格及其培养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可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后来他又将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其中生本能包括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性本能(力比多)构成人格动力。由这种动力促成的行为中,有些是防御机制,诸如压抑、退行、合理化(文饰)、投射、反向作用、转移、升华,等等。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一些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本我不知善恶、好坏,不管应不应该、合不合适,只求立即得到满足,所以本我受快乐原则的支配。新生儿就处于这种状态。自我是出生以后,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儿童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外界的提供,有时能及时得到,但很多时候不能及时得到,在这种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中,儿童就形成了自我这种心理组织。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4
使本我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调节、控制或延迟本我欲望的满足。同时自我还要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关系。所谓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而成的。超我又包括自我理想。如果自己的行为符合自我理想,个体就感到骄傲;如果自己的行为违反了自己的良心,个体就感到焦虑。因此,超我遵循的是完美原则。由于人格中的三个部分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力量,本我追求快乐,自我面对现实,超我则追求完美,所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有的人能使三者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和谐,如一味地放纵本我,或者超我过分地追求完美,都可能导致生活适应的困难,甚至心理失常。
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中争议最大也是最令人难以接受的观点就是儿童性欲论,他通过自由联想疗法发现病人回忆起的那些被压抑的童年经验常常与性有关,于是他认为人一出生就有性欲,只不过不是以成人的方式表达而已。他将性本能的能量称为力比多,把它看成人类行为的最重要的动力。人在不同的年龄力比多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获得满足,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并以性感区的变化来划分人格发展的阶段。人生全程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从出生到6岁)的发展状况对以后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弗洛伊德的这种观点称为早期经验决定论。在前三个阶段,如果力比多的满足过分放纵或过分限制(通常是后者),就会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这种现象叫做固着,即人的生理年龄虽然在增长,人格却没有相应地成长,即使到了成年,心理上还处在儿童的水平上。弗洛伊德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婴儿欲望的满足,主要通过口唇的吮吸、咀嚼和吞咽等活动。
(2)肛门期(1--3岁):这时父母要求孩子定期大小便(这在弗洛伊德所处的那种社会文化中的中产阶级家庭特别普遍),男一方面本能又要求及时排泄以获得快感。
(3)性器期(3—6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甚至偷看异性同伴或异性父母的性器官,而且触摸自己的性器官以获得快感。
(4)潜伏期(6岁至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儿童,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体和对父母的感情转向外部的环境转向学习和游戏,更多地与同性同伴相处,因此性心理的发展处于潜伏期。
(5)两性期(青春期以后):性需求朝向年龄接近的异性,并希望与其建立两性关系,性心理的发展走向成熟,人格也趋向成熟。
3.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