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南京教师招聘考试语文笔试真题试卷面试真题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南京市2020年录用新教师语文真题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字音和空缺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暮秋时节,宛如一 画。细细的一脉水流,弯出一片芦苇荡,青灰色的芦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岸上,露水正附着在萝卜缨的绒毛上,露珠缀在叶边,微风过处,滴.答有声。等到路边晒满了萝卜缨,芦花雪满头时,残荷正在瑟瑟秋风中听雨……这时候,草色已是满眼赭黄,霜天 廓,冬的大幕就要缓缓地拉开了。 . A.幅 zhǎo zhū 寥 B.副 zhuó zhé 寥 C.幅 zhuó zhé 寥 D.副 zhǎo zhū 寥

2.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绿水,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船舷,眼前景象真是惟妙惟肖。 .... B.南京瞻园的门和窗都力求精细而绝不粗俗,虽然简朴却别有洞天。 .... C.多年来,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起早贪黑,积毁销骨,令人动容。 .... D.《西迁东还》再现了民国知识分子在抗战时局下跌宕起伏的命运。 ....

3.下列作家、国藉和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福克纳-英国-《喧哗与骚动》 B.泰戈尔-印度-《吉檀迦利》 C.卡尔维诺-意大利-《树上的男爵》 D.川端康成-日本-《雪国》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生梦蝶”“羽扇纶巾”“建安风骨”(这三个短语的类型依次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B.“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表现出说话者的过度自信)

C.“溪边,一排排的垂柳在溪上打理着自己的秀发。”(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明写垂柳暗写微风,读来清新别致)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词人借刘裕北伐典故,表达仰慕英雄以及忧时伤己的复杂情感)

5.初一女生小黃想建个QQ群,与志趣相投的女同学共逐文学梦。以下四组主题词,最适合做群名的是( )

A.青春之歌,阅尽壮丽山河 B.寄啸山林,俯仰天地之间 C.豆蔻年华,笔落小谢清发 D.弱冠时光,书写锦绣文章 6.对下面语段信息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人设崩塌是2019年娱乐圈的关键词。从瞿天临到蒋劲夫,从张云雷到江一燕,这一年翻车人设,不胜枚举。业内人士认为,粉丝经济下,粉丝无原则的热捧和宠溺很容易营造出虛假的氛围。这会使演员失去敬畏之心和底线意识,从而在行为上跑偏,不利于他们专业上的发展与精进。对明星而言,只有改正错误,丰厚文化底蕴,提升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知敬畏懂底线,才是对自己对社会最有益的选择。 A.2019年明星人设崩塌现象不胜枚举

B.粉丝经济虛假及明星自我膨胀导致人设崩塌 C.虚假人设会让明星在行为上跑偏

D.知敬畏懂底线是明星对自己对社会最有益的选择

7.下列说法,表达存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张老师,这是学生的第一部作品,现呈寄给您,恳请批评指正。

B.小儿在海外多蒙关照,此次兄台回国旅游,得以奉陪全程,荣幸之至。 C.母校百岁诞辰,学子无不欣然,届时本人一定拨冗前往。 D.春节期间,本店所有商品均打折销售,欢迎新老客户光顾。 8.下列对联对应的历史人物,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②为帝者师,佐汉功原高将相;弃人间事,报韩心已了英雄。 ③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A.①林逋 ②张良 ③屈原

B.①史可法 ②诸葛亮 ③屈原 C.①史可法 ②张良 ③杜甫 D.①林逋 ②诸葛亮 ③杜甫

9.下列名句中与“隐”和“仕”态度不相关的( )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C.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D.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0.下列贺词分别为新婚庆喜和长辈庆寿的贺词,最适合的一项是( ) A.宜室宜家/白头如新 B.椿萱并茂/五世其昌 C.高山流水/福如东海 D.珠联璧合/松鹤延年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子思谏卫侯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夫圣人之官人 官:任……为官 . B.人主自臧 臧:善,美 . C.暗莫甚焉 暗:昏昧 . D.民不与也 与:给与 .

12.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才可将五百乘”,“乘”,古代兵马以乘为单位。《过秦论》中用“万乘”代指天

子之位

B.“君不君,臣不臣”,语出《孟子》,意思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这是孟子针对当时礼崩纲弛政局混乱所作的抨击。

C.“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庶人”,秦汉以前指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后世泛指平民百姓,也称“庶民”。

D.“诗曰”“诗”即《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计305篇,取其整数,故又称“诗三百”。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4分) (2)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4分)

14.子思对卫候用了前后不同的劝谏方式,请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追忆牟宗三先生

余英时

昨天(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二日) 晚上,杨泽兄传来讯息,牟宗三先生逝世了。前几天我已在《中央日报》海外版读到牟先生病重入医院的一则报导,所以初闻牟先生的死讯并不觉得十分突然,但是凄怆之感袭来,久久不能自已。百忙中写此短篇,姑以志个人对他的怀念和敬意。

牟先生是当代新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的逝世在二十世纪中国儒学史上划下了一个清晰的阶段 — 一个“承先启后”的阶段。就“承先”方面说,牟先生和唐君毅先生都继承了熊十力先生所开创的形上思辩的新途径。但是他们并不是墨守师说,而是各有创造性的发展。熊先生出于中国旧传统,故只能借佛学来阐发儒学,唐、牟二先生则深入西方哲学的堂奥,融汇中西之后,再用现代的语言和概念建构自己的系统。大体上说,唐先生近黑格尔,而牟先生则更重视康德。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又互有影响,在六十年代之前,至少外界的人还看不出他们之间的分别所在。我敢说,如果熊先生没有这两大弟子,他的哲学今天大概只有极少数的专门学者才略有知,而海外也不会有“新儒学”的兴起了。唐、牟两先生之于熊先生, 正符合了禅宗所谓“智过其师,方堪传授。”(此所谓“智过其师”并不是说“智力”超过老师,而是说在某些问题的理解方面突破了老师的范围。读者幸勿误会。)

就“启后”方面说,唐、牟两先生的贡献更大。他们当初分别在香港和台湾讲学,造就了不少哲学后进。从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牟先生和熊先生的另一高弟徐复观先生都到了香港,而且稍后都集中在新亚书院,那一段期间可以说是新儒家极盛时代。记得一九七五年七月初,哈佛大学的史华慈教授访问牛津大学后过香港小住,曾要我安排他和新儒家几位先生晤谈,并且特别提出想见见牟先生。事后他对我说:你们新亚这个哲学团体是非常有特色的。我没有参加这次集会,但我猜想牟先生的谈论一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牟两先生都有不少入室弟子。但一则唐先生去世太早(一九七八年),再则台湾学术文化的气氛毕竟较香港浓厚,因此八十年代以来,牟先生门庭的盛况渐渐超过了唐先生,而且唐、牟两先生晚年论学也出现了分歧。如果借用“一心开二门”的比喻,则熊十力先生创始的新儒家也开出了唐、牟二门。但是我并不认为“分”有什么不好。明代王学分派在阳明生前已见端倪,现代学术更是在不断分化中日益丰富起来的。所以新儒家“开二门”正是它具有内在生命力的表现。相反地,如果以表面的勉强统一掩饰思想上实质的分歧首先便通不过儒家传统中“诚”的一关。但是新儒家虽有二门,其大方向仍然一致。这是有益无损的。 总之,无论就“承先”或“启后”而言,牟宗三先生都取得了“智过其师”的卓越成就。关于牟先生在中国哲学上的贡献,自有他的及门弟子和哲学界的同行去作适当的评估。我没

有发言的资格。下面我只想追忆一下和他交往中的几个片段。 一九七三年秋季,我刚刚任事新亚书院,忽然收到牟先生一封亲笔长信。我当然很诧异,因为我和牟先生还算是初识,而且私人间并无交往。但读下去我才知道,这并不是一封私函,而是哲学系主任给新亚校方的公文。信中所谈是一件小事。当时新亚书院刚从农圃道迁到沙田新址,哲学系所分配到的办公室恰恰是在一个最不理想的地方。牟先生认为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新亚总务处方面对哲学和中国文化完全不知尊重的表现。信中的语气相当严重,并且连带指出了哲学系为何受歧视的种种事迹。我当赶快请他前来,一同去察看实况,然后作了使他满意的处理。这是我任职新亚最早的一件公事,也是我和牟先生之间唯一的一次公事交涉 (一九七四年牟先生便退休了),所以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据我所知,牟先生在新亚从不介意个人的名位、待遇。举例来说,当时香港中文大学对教职员的房租津贴提很很高。不少人都因此依照津贴的最高额迁居到较为高级的寓所。但牟先生仍然住在农圃道附近一所据说是十分简陋的房子里,从没有想到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但现在为哲学系的办公室,他却不惜全力抗争。在一般人的眼光中,牟先生似乎不免“小题大作”,显得很“迂”。其实这正是孟子的“义利之辨”在那里发生作用,他把哲学系办公室看成了“道”的象征。他可以完全不计较一己的得失,但却不能让“道”受到一丝一毫委屈。现代人往往指责儒家“公私不分”,牟先生此举恰恰可以澄清这一普遍的误解。儒家自有其“公”、“私”的分际﹔在这种基本原则上,旧儒家和新儒家之间根本便不存在异同的问题。

但是我在港的两年间(一九七二–七五) ,和牟先生的交游主要限于围棋方面。他的棋力虽不甚高,但非常爱好此道。牟先生在哲学上极能深思,然而他下棋则恰恰相反,直是不假思索、随手落子。我相信他下棋主要是为了调剂他的哲学思考,所以超越胜负之念,其境界近乎苏东坡所说的“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我授他四个子,下过很多盘,但他每次都是 “可喜”,而不曾尝过“欣然”的滋味。当时武侠小说大师查良镛也是香港的一个大棋迷,和牟先生与我也都很相熟。他家中有棋会,总是约我和牟先生参加。每次都是我顺道带牟先生乘车同往,弈至深夜才尽兴同返。一九七四年夏天,新亚书院出面邀请台湾的围棋神童王铭琬(现在已是日本的九段高手) 来香港访问。这是当年轰动香港围棋界的一大盛事,电视与报章都争相报导。这几天之中,牟先生也特别兴奋,几乎无会不与。有一晚王铭琬在我的寓所下四人联棋 ,牟先生和其它少数棋友旁观,一直到深夜棋散,他才离去。 无论是枰上手谈或是枰边闲话,牟先生给我的印象都是率真和洒落,不带半点矜持之态。事实上,棋侣在“游于艺”的聚会中,主客都已进入“坐忘”的境界。牟先生的艺术兴趣很广,从小说到京戏他都能欣赏。有一次在查良镛先生家,棋罢清言,他曾评论过查先生的武侠小说。我还记得他特别称许《鹿鼎记》的意境最高,远在其它几部脍炙人口的热闹作品之上。查先生许为知言。又有一次是新亚的春节联欢会,有胡琴伴奏,他曾迫不及待地清唱了一段“打渔杀家”。后来我才发现他早年还写过评论《红楼梦》和《水浒传》的文字。 我和牟先生相聚的时候,几乎从来没有谈过任何严肃的问题。只有一次,已不记得是什么场合,我们曾讨论及新亚哲学系的未来。他忽然很郑重地表示,他和唐先生都应该赶快站远点,好让下一代的人有机会发抒自己的思想。他回忆在北大追随熊先生的时期,虽然已完全认同了熊先生的论学宗旨,却不愿亦步亦趋地跟着熊先生讲《新唯识论》。相反地,他转而去研究西方哲学,因此后来才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发扬师说。他并且用了一个比喻,说他和唐先生好象是两棵大树,这树荫太浓密,压得树下的草木都不能自由成长了。我只是听他说,未便赞一词。但我心里则十分佩服他的识见明通。

对于牟先生的生平和家世,我一无所知。他是山东栖霞人﹔嘉庆时栖霞有牟庭(陌人),以考证见长,不知和他是不是一家。前几年我偶然在《胡适的日记》中看到了一则有关牟先生的记载,多少透露了一点他在大学时代的学问路向。一九三一年春季胡适之先生重返北大授课,开了一门“中国中古思想史”,牟先生其时是哲学系二年级的学生,选修了这门课。

胡先生在一九三一年八月廿八日的<日记 > 中记录了七十五个选修生的成绩。牟先生的分数是八十分,但胡先生在分数后面加上了一条注语,说:“颇能想过一番,但甚迂”。这时牟先生似乎还没有遇见熊十力先生,但可以看出他对中国思想传统的根本态度已与“五四”以来的潮流格格不入,这大概是胡先生“迂”之一字的根据。(“迂”不必是贬辞,司马光即自号“迂叟”。) 不过胡先生能特别注意到他“颇能想过一番”,毕竟还算有眼力。牟先生的思力曲折幽深,在大学二年级时便已开始发用了。他后来和熊先生深相投契,实由其特具才性禀赋所促成,决不是偶然的。

如上所述,我和牟先生的交往甚疏,一九七五年以后便没有机会再和他见面了。我虽不足以深知其学,但他的高洁的风格此时却更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故追忆二三事如上,以当悼念。

15.简要概括文章开头一段的作用。(4分) 16.阅读文中画线句,回答问题。(6分)

(1)“我授他四个子,下过很多盘,但他每次都是‘可喜’,而不曾尝过‘欣然’的滋味。”请赏析这句话的表达特点和效果。(3分)

(2)“两颗大树的树荫太紧密,压的树下的草木都不能自由成长了。”请你写出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7.本文刻画牟宗三先生形象,用了侧面表达和细节描写,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

四、教学设计(本大题共两部分,小学与中学教学设计,各共计18分,) (a)报考小学教师的考生做的题:【小学语文类】

根据所给课文《“竖”,万岁枯藤》,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注意以下两点: ①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②不分课时

“竖”,万岁枯藤

蒋勋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生前名望已远播海内,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少年时曾拜在其门下,学习书法。她教授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更是三堂人生课。

“点”:高峰坠石。我第一次看到卫夫人的《笔阵图》时,也吓了一跳。因为她留下来的记录非常简单,简单到有一点不容易揣测。譬如说,她把一个字拆开,拆开以后有一个元素,大概是中国书法里面最基本的元素一一一个点。

卫夫人似乎井没有教王羲之写字,却是把字拆开,卫夫人带领王羲之进入视觉的“审美”,只教他写这个“点”,练习这个“点”,感觉这个“点”,她要童年的王羲之看毛笔沾墨以后接触纸面所留下的痕迹,顺便还注解了四个字:“高峰坠石”。

她要这个学习书法的小孩去感觉一下,感觉悬崖上有块石头坠落下来,那个“点”,正是一块从高处坠落的石头的力量。

一定有人会怀疑:卫夫人这位老师,到底是在教书法,还是在教物理学的自由落体呢?我们发现卫夫人教王羲之的,似乎不只是书法而已,卫夫人可能真的带这个孩子到山上,让他感觉石头,并从山峰上让一块石头坠落下去,甚至丢一块石头要王羲之去接,这时“高峰坠石”的功课,就变得非常有趣,不知道王羲之长大以后写字时的那个“点”,是不是跟卫夫人的教育有关。《兰亭序》是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许多人都说里面“之”字的点,每个都不一样,如果童年时有位老师把我们从课堂里“救”出去,带到山上去玩,让我们丢石头,

感觉石头的形状、重量、体积、速度,我们大概也会蛮开心的。感觉到了“石头”之后,接着老师才需要从中指出对于物体的认知,关于重量、体积、速度等物理学上的知识。这些知识有一天—也许很久以后,才会变成这个孩子长大后在书法上对一个“点”的领悟吧。

其实卫夫人这一课里留有很多空白,我不知道卫夫人让王羲之练了多久,时间是否长达几个月或是几年,才继续发展到第二课。然而这个关于“点”的基本功,似乎对一位以后的大书法家影响深远。

“一”:千里阵云。卫夫人的第二课是带领王羲之认识汉字的另一个元素就是“一”。“一”是文字,也可以就是这么一根线条。卫夫人教王羲之写字的时候,前朝并没有太多可以学习的前辈大师,卫夫人也似乎并不鼓励一个孩子太早从前辈书法家的字做模仿,因此,王羲之不是从前人写过的“一”开始认识水平线条的。认识“一”的课,是在广阔的大地上进行的。卫夫人把王羲之带到户外,一个年幼的孩子,在广阔的平原上站着,凝视地平线,凝视地平线的开阔,凝视辽阔的地平线上排列开的云层缓缓向两边扩张,卫夫人在孩子耳边轻轻说:“千里阵云”。

“千里阵云”这四个字不容易懂,总觉得写“一”应该只去看地平线或水平线。其实“千里阵云”是指地平线上云的排列,云低低的在地平线上布置、排列、滚动,就叫“千里阵云”,有辽阔的感觉,有像两边横向延展张开的感觉,“阵云”两个字也让我想了很久,为什么不是其它的字?

云排开阵势时有一种很缓慢的运动,很像毛笔的水分在宣纸上慢慢晕染渗透开来。因此,“千里阵云”是毛笔、水墨与吸水性强的纸绢的关系。那么“千里阵云”会不会也有特殊意义?就是在写水平线条时,如何让它拉开形成水与墨在纸上交互律动的关系,是对沉静的大地上云层的静静流动有了记忆,有了对生命广阔、安静、伸张的领悟,以后书写“一”的时候,也才能有天地对话的向往。这是王羲之的第二课。

“竖”:万岁枯藤。卫夫人给王羲之的第三堂书法课是“竖”,就是写“中”这个字时,中间拉长的一笔。

卫夫人把王羲之带到深山里,从枯老的粗藤中学习笔势的力量,她教王羲之看“万岁枯藤”,在登山时攀缘一枝老藤,一根漫长岁月里长成的生命。孩子借着藤的力量,把身体吊上去,借着藤的力量,悬宕在空中。悬宕空中的身体,可以感觉到一枝藤的强韧——拉扯不开的坚硬顽固的力量。老藤拉不断,有很顽强、很坚韧的力量,这个记忆变成对书法的领悟。“竖”这个线条,要写到拉不断,写到强韧,写到有弹性,里面会有一股往两边发展出来的张力,“万岁枯藤”不再只是自然界的植物,它已成为汉字书法里一根比喻顽强生命的线条,“万岁枯藤”是向一切看来枯老、却毫不妥协的坚强生命的致敬。

王羲之还在幼年,但是卫夫人通过“万岁枯藤”,使他在漫长的生命路途上有了强韧力量的体会,也才有了书法上的进境。书法的美,一直是与生命相通的。“高峰坠石”理解了重量与速度。“千里阵云”学习了开阔的胸怀。“万岁枯藤”知道了强韧的坚持。卫夫人是书法老师,也是生命的老师。

18.围绕如下目标设计教学步骤,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

目标:体会书法中的“竖”与“万岁枯藤”的形神兼似。(6分)

19.设计读写活动:从楷书“点”、“横”、“钩”、“撇”、“捺”几个笔画中任选一个,以第⑨段为例,指导学生仿写。(4分)

20.“诗法自然”是本人揭示的一条艺术哲理,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请再举一例并作简要

分析。(4分)

21.板书设计。(4分)

(b)报考中学教师的考生做的题:

根据所给文章《魏晋的人才闸门是如何打开的》,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注意以下两点: ①教学对象:高二学生②不分课时

魏晋的人才闸门是如何打开的

刘梦溪

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思想纷呈、人才辈出的时代,儒释道三家,各有时代的代表人物,风格秀出,逸品独标,商酌辩难而不失其雅量。政治派分,权力攘夺,固然杆隔影响于其间,致使“名士少有全者”,但有残酷,有杀戮,也有热情,有声音。嵇康临刑,还抚奏了一曲《广陵散》。

那个时代,礼赞人才,尊重对手,南朝佛教鼎盛,反佛的声音也能表达,于是辟佛勇土范缜出现了,毕生佞佛、三次舍身的梁武帝带头和范缜辩论,亲撰《敕答臣下(神灭论)》,写道:“欲谈无佛,应设宾主,标其宗旨,辨其短长,来就佛理,以屈佛理,则有佛之义既踬,神灭之论自行”,有模有样不失风度地据理力辩。

梁武的《敕答》,经释法云转达给王公大臣会览,临川王萧宏、南平王萧伟、长沙王萧渊业、豫章王行事萧昂,以及沈约等六十余人群起难范,可以想见对范缜的压力有多大。但范缜毫无退缩,不可谓不勇敢。而所以之故,也和梁武帝能够守持思想辩论的规则,不以政治权力删灭异端有关。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缜洵大勇,倘亦有有恃粱武之大度而无所恐欤?皆难能可贵者矣。”可知,当时终于形成我国历史上的人文鼎盛、著述宏富的一代文化景观,不是偶然所至,而是有自渊源。

问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闸门是如何打开的。如果“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能不追溯到当时后世一个不一定为人们所喜欢的人物,此人不是别个,乃是大名鼎鼎千秋万世骂名不绝于耳的魏武帝曹操。

曹操其人,罗贯中《三国演义》首发其难,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奸雄形象,涂上的白脸,层层复复厚几许,要想剥掉难上难,但后世的文史研究者,欲还曹阿瞒历史本真的也不在少数,大家都记得郭沫若1959年写过《替曹操翻案》,但早在郭老之前,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著名文章里,就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并说他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时间在1927年。

对曹操给予特殊评价的还有大史学家陈寅恪

陈寅恪在研究魏晋思想的一篇文字里(《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锺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也说:“夫曹孟德者,旷世之枭杰也”,“读史者于曹孟德之使诈使贪,唯议其私人之过失,而不知此实有转移数百年世局之作用,非仅一时一事之关系也。”肯定曹操对“转移数百年世局”起了作用,这个评价可不低。

那么曹操的“转移数百年世局”的历史作用,我们该从哪里说起呢?毫无疑问,应该从他的“求才三令”说起。所谓“求才三令”,指的是建安十五年、建安十九年、建安二十二年,七年之中,接连颁布的三道广招人才的诏令。为介绍之方便,我们不妨以第一、第二、第三令分别称之。

第一令主要表明思贤若渴、求贤之急,迫切希望与贤人君子“共治天下”,因此提出了

“唯才是举”的鲜明口号。等于说,只要是人才就好,其他条件均可暂置而不提。第二令是补充第一令所不够具体者,特别说明,不要怕用有缺点的人才,尤其不必处处都以德行来限人,所以如是,道理在于:“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如果由于人才的某些“偏短”,而废其这个人才,那么苏秦、陈平都不必用了,而无此二人,战国时期燕国的弱势如何改变?汉代的江山大业,又如何成就?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做到“士无遗滞,官无废业”。

第三令网开更大,提出用人不要讲究出身,不要在乎有没有“污辱之名”。此令词赫然写道:“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甚至即使“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也并非不可以启用。这未免太过出人意外了。

此三令一出,各类人才、各种人物,河满江泻矣。陈寅恪先生认为,曹氏所以颁此三令,主要是针对他的对手而言,目的是破除汉以来既有的吏治结构,而以“有德者未必有才”的口号相昭示,其摧廓作用自必可观。然道出多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奇诡争竞亦在所难免。尽管如此,最终毕竟酿成汉魏六朝的人才鼎盛之局。寅老所谓曹氏不无“转移数百年世局”之功用,其历史深涵,倘在斯乎?倘在斯乎? 18.请写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并说明原因。(6分)

19.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理解“闸门”的含义。(6分)

20.设计一个教学活动,略。(6分)

五、作文(本大题30分)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老子:自胜者强

参考答案 一

1.C 2.D 3.A 4.B 5.C 6.D 7.C 8.C 9.D 10.D 二

11.D 12.B

13. (1)(苟变)有次向百姓征税,吃了老百娃两只鸡蛋,所以我不能任用他。 (2)指出错误就会不顺并且有灾祸,这样的话又怎么会有好的结果!

14.(1)推荐苟变时,采用类比(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木匠使用木料时取长补短的标准类比成君王用人应取长补短。

(2)劝谏君臣不要自以为是,要明辨是非,不可随声附和时,采用引用、道理论证的方式先直接阐明道理,最后又引用《诗经》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三 15.【参考答案】文章开头第一段采取倒叙的方式,先交代牟宗三先生病逝一事令作者难过,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之后再回忆牟宗三先生生前的种种事迹,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16.【参考答案】(1)“可喜”指代前文引用苏轼所说的“败”,“欣然”指代“胜”,此句以引用、借代的方式指出牟宗三先生对弈虽败却仍然高兴的态度,突出表明为人蓄达、超越胜负的性格特点。这种写作方式不仅使句子含义深刻,富有哲理,又能使文章曲默风趣。 (2)“两棵大树”指代牟宗三先生和唐先生(唐君毅)这两位新亚哲学系的领头学者,“树下的草木”指代从师于这二人的后学之士,这句话采用比喻的方式,表明哲学系的领头学者学养虽深厚,但不能要求后学的学子们必须囿于此二人的哲学观点和论学宗旨,应鼓励他们转益多师,方能突破前人,学有所成。

17.【参考答案】(1)通过胡适先生对牟宗三先生的注语“颇能想过一番,但甚迂”,侧面表达出牟宗三先生善于思辨的特点;(2)通过牟宗三先生对自身住宿环境毫不在意,却十分重视哲学系办公室的态度,两者相对比,突显出牟宗三先生公私分明且不肯让“道”受到委屈的较真态度;(3)通过牟宗三先生能深入品评查良镛先生的《鹿鼎记》以及清唱《打渔杀家》等小事,突显出牟宗三先生艺术兴趣广泛的特点。

南京教师招聘考试语文笔试题型一览和备考策略建议

1、语言文字应用(20分) 2、文言文阅读(16分) 3、现代文阅读(16分) 4、教学设计(18分) 5、作文(30分) 考生复习的发力点应该在作文、教学设计、阅读这3块。涉及的总分达近85分。最耗时的是教学设计,3-6年级尽量每篇都过一遍。作文分值达到30分,是当然的重中之重。近年作文要特别注意结合新课改的内容,虽然近年都是材料作文,不过仍可以采取苏文刘校长的“10分钟作文速成法”,南京各区、各组的语文状元几乎全部来自苏文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新增加的专业课程就集中在这3块内容。 语文

2020南京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面试真题

第一轮 鼓楼区 准备30分钟,15分钟内完成以下所有内容 第一题:自我介绍 :说一说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你在大学做了哪些努力。(20分) 第二题:《苔》(清 袁枚) 1.朗读全诗(10分) 2.板书第一句(10分) 3.品析第二句想象画面(20分) 第三题:《墨香》 1.教授对象:5年级学生,设计教学难点,说出原因(20分) 2.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怎么教学生掌握(20分) (5个以上的考官,现场有计时器) 第二轮 准备1小时,无生试讲15分钟。题目: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蟋蟀的住宅》 准备1小时,试讲(无生)10分钟,四年级《杨柳黄,踢毽忙》课外 玄武区 答辩:5分钟 1.这节课你准备教给学生什么? 2.说一本你喜欢的书。 准备1小时,答辩、说课在20分钟内完成,部编版《手指》 五下 1.即兴演讲《我最敬佩的老师》,三分钟 秦淮区 2.仿写《手指》,可以任选一处五官,200字 3.根据名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联系教学说一说你对纸的背面的理解。 准备1小时,试讲(无生)10分钟,北师大四下《秉笔直书》 答辩:5分钟内完成 1.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给了一些背景、关键词:防疫和学业问题,学生减负问题,家长对于教育很焦虑,教师怎么和家长沟通? 准备30分钟,无生试讲15分钟 课文《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时 准备30分钟,无生试讲12分钟,五上《黄山奇松》 答辩:《黄山奇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3分钟) 1.说课:准备20分钟,说课8分钟,部编版,六上《七律?长征》 2.答辩:5分钟(看题、答题) ⑴ 谈谈你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理解 ⑵ 案例:王老师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占用了体育课的时间,被李校长批评了,他们俩的行为你怎么看? 3.粉笔字:规定内容,一句话,2分钟内完成 准备30分钟,无生试讲12分钟,部编版五上《鸟的天堂》 建邺区 江北新区 栖霞区 雨花台区 江宁区 浦口区 六合区 溧水区 答辩:说一说你的教学重点?你是怎样落实的?(3分钟) 试讲最后2分钟提醒,手写教案稿收上去。 1.准备30分钟,说课10分钟,苏教版,四下《燕子》 2.答辩:如何结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5分钟内完成 准备30分钟,无生试讲15分钟,五下《军神》部编版 准备20分钟,无生试讲10分钟,三上《大自然的声音》三个要求:1.把整篇课文说完。2.要有示范朗读,还有重点指导一个生字的书写。3.能指导学生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剩余2分钟会提醒。 答辩:5分钟。1.生活处处有语文,你怎么理解的。2.说说你印象深刻的一本书。5分钟到了会提醒。

★苏文教育刘字荣老师团队二十年来专注教师招聘考试命题研究和课程开发

★苏文教育教师招聘考试《一本通》系列内容权威、专业全面、针对性强、精准把握考试范围题型

★苏文教育教师招聘考试课程针对重要要点,贴近应试,面授与视频结合,学员可灵活安排听课时间

★省内数万人通过苏文教育培训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近三年来南京教师招聘考试苏文学员每年考上人数都在500人以上。

2020南京教师招聘考试语文笔试真题试卷面试真题 - 图文

南京市2020年录用新教师语文真题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字音和空缺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暮秋时节,宛如一画。细细的一脉水流,弯出一片芦苇荡,青灰色的芦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岸上,露水正附着在萝卜缨的绒毛上,露珠缀在叶边,微风过处,滴.答有声。等到路边晒满了萝卜缨,芦花雪满头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dm3t7nt3v47hq70zb090vngk58yn6010i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