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2016-2018)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
专题7 城市
【2018年高考题】
(2018·新课标Ⅱ卷)澳门丰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图2示意澳门丰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4~5题。
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A.狭窄
B.曲折
C.坡大
D.路面凹凸
【答案】4.C 5.C 【解析】 精准分析:
5.该题考查考生生活中的地理及推理的能力,考生可知澳门老城区的大致界线,结合澳门以低矮的丘陵(图中有高程)为主的地形特点、图中较大的比例尺可知老城区街道的坡度较大,当地骑自行车上街比较费力气,C选项正确。狭窄的地区骑自行车反而更加方便,A项错误;曲折的街道对骑乘自行车影响不大,B项错误;澳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路面凹凸不平的可能性小,D项错误。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区域地图的判读以及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试题点评】
举一反三:判断填海造陆主要方向的关键有两个。第一,确定以“海”命名的道路距海远近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第二,结合澳门半岛丘陵为主的地形,澳门半岛原始的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受其影响,街道的布局不规则;而新填海造陆的地形,地势平坦,街道布局比较规则,据此也可以判断出哪些地方填海造陆比较多。
(2018·新课标Ⅲ卷)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1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3~5题。
图1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 C.资金供应较充裕
B.更接近消费市场 D.更易招募劳动力
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 C.兼顾务工务农
B.留守子女上学 D.扩大种田规模
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A.①②
B.②③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C.③④ D.①④
【答案】3.D 4.C 5.B 【解析】 精准分析:
4.从材料里可以看出该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民大多以种田或务工为主,并没有提到经商,A不符合;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中心集镇加工企业活力较强,从业人员为附近的农民,而推行的居住模式也是便于农民在村和中心集镇都能得到休息,所以应该是便于该类农民兼顾务工务农,C符合;双栖居住的模式是中心集镇与农村都有住房,可能会占用一部分土地,不利于扩大种田规模,再者扩大种田规模也没有必要到集镇上去住呢,D不符合;留守子女是指因父母或家人外出务工等而不在家里,因为生活及学习而留在老家的孩子,留守子女上学一般是在校内住宿或回家住宿,没有必要村——中心集镇双栖,B不符合。故本题选C。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和农村振兴的措施。 【试题点评】
思路点拨:本题组以大别山某区域中心集镇的工业发展与农民类型为背景材料,通过产业扶贫、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等精准扶贫举措设置问题,考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能力。情境设置突出反映当今社会生产、生活中现象,并将其与地理知识进行了有机的关联,也是生活化地理的体现。
(2018·天津卷)读图文资料,回答10-11题。
表1 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
城市名称 东京 巴黎 纽约 伦敦 人口数量(万人) 1351 1060 833 978 城市面积(平方千米) 经济总量(万亿美元) 2155 2845 798 1738 0.95 0.74 0.90 0.52 10.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 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 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 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 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 11.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
A.东京、纽约 B.纽约、伦敦 C.东京、巴黎 D.巴黎、伦敦 【答案】10.C 11.A 【解析】 精准分析:
11.餐厅、剧院都属于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图书馆、博物馆则属于文化设施,据此结合图示,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东京、纽约,选A。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地域文化特征和城市功能。 【试题点评】
易错提醒: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一个区域的地域文化有多个标识,不能把某一种简单经济活动当作区域的地域文化代表。
(2018·北京卷)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城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7,回答第10、11题。
[来源
10.该城市
A.I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B.II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D.IV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11.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建设民俗博物馆 【答案】10.A 11.D 【解析】 精准分析: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
11.据题干知,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据图可知,甲地远离市区,但是土地利用强度增大,说明建设用地面积增多,最有可能是卫星城市的规模扩大,增加了建设用地面积,D正确,其它均不会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不会使土地利用强度增大,ABC均错误。故选D。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城市功能分区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试题点评】
思路点拨: 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
三年高考(2016-2018)地理真题分项版解析 -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