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同步单元专题讲练大培优:浮力专题练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八年级下学期同步单元专题讲练大培优:浮力专题练习 1.在物理研讨课上,王老师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小球(直 径略大于瓶口直径)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小球静止(如图甲所示),停止注水, 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一会儿小球浮起来了(如图乙所示,水未流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受到的重力 B.小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 C.小球最终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小球漂浮时瓶内水对手的压强小于上浮过程中瓶内水对手的压强 答案:D

2.如图所示是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过程的实验,从实验中可以验证的规律是( )

A.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形状及物体的重力三者有关 B.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C.浮力与物体自身的重力也有关

D.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因为液体对物体产生的力是由压力差所造成的。 答案:B

3.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 M、N 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两小球所受浮力 FM

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p 乙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 甲>F 乙 答案:D

4.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答案:C

5.如图所示,值得国人骄傲的“蛟龙“号载人潜水艇完成了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第三次科学应用下潜。关于潜水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所受浮力实现浮沉的

B.潜水艇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自身重力

C.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D.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答案:D

6.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答案:C

7.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鲲龙”AG600,AG600是一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最大航速是460km/h;最大起飞质量时53.5t,一次可吸水12t;可以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需要。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飞机飞行时,机翼上表面受到酌气压小于机翼下表面的气压 B.飞机静止在水面上,吸水后飞机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变大 C.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到的升力最大为5.35×104N D.飞机静止在水面上,吸满水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将增大12m3 答案:C

8.如图所示,体积相等的木球和空心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悬浮在水中,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过一段时间后,则( )

A.两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木球受到的浮力大

C.铁球最低点受到水的压强可能变小 D.木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答案:C

9.据史书记载,我国宋朝治平年间,在今陕西境内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水将固定浮桥用的八尊沉重的铁牛冲入了河底.当时有一个叫怀丙的人巧妙地将铁牛打捞了起来:把拴在一起的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然后用绳索一端系住铁牛,拉紧后另一端拴在船上.把沙子卸入河中,铁牛就被拉起来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铁牛浸没后,随着深度增加,所受的浮力增大 B.铁牛被冲到河底后,只受到重力和浮力

C.用两艘大木船并装满沙子,是为了减小浮力

D.卸下沙子的过程中,当木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时,铁牛就会被拉起 答案:D

10.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g=10N/kg,ρ=1.0×103kg/m3),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500N B.石料的体积是0.05m3 C.石料的密度是2.8×103kg/m3 D.石料的重力是14000N 答案:D

11.有A、B两个密度分别为ρA、ρ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为GA和GB,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将它们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6:7.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足量的水和酒精。将物体A和B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物体A漂浮,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液体静止时,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别为FA和FB.已知酒精密度是水密度的0.8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A:FB=5:2,GA>GB B.ρA:ρB=3:4,FA<FB C.GA:GB=1:6,ρA<ρB D.FA:FB=15:2,ρA<ρB 答案:D

12.下列关于浮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B.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排开液体的重力决定 C.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自身的重力决定

D.同一物体分别放在水和酒精里,在酒精里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水里的浮力 答案:B

13.小强做鸡蛋在盐水中悬浮的实验时,先配制了半杯浓盐水并将鸡蛋放入杯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然后

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直至如图乙所示。在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 B.盐水的密度变小

C.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逐渐变小 D.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力逐渐变大 答案:C

14.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从接触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两侧弹簧秤变化量总相等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 答案:B

15.在底面积为S的薄壁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让空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度为h0,如图所示;再将一金属球放入烧杯中,此时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度为h1;最后将该金属球取出放入水中(空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待金属球沉底后测水的深度为h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 )

A.金属球的密度为水

B.金属球的密度为水

水水

C.金属球沉底后,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D.金属球沉底后,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答案:AC

1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甲为圆柱形,容器乙为圆锥形,甲乙两容器本身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装入相同深度的水后再各放入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木块,如图丙、丁为放入木块后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入木块前,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两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相等

B.放入木块前,由于甲容器中的水多于乙容器,所以甲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大于乙容器 C.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相等,两木块受到水的浮力相等 D.放入木块后,丁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大于丙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 答案:D

17.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A=G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C

18.在“自制密度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按照教材的要求制作了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如图所示)。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1.0g/cm3;b.将其放入密度0.9g/cm3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0.9g/cm3;c.接着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饮料吸管均匀标上刻度;针对他的实验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制作的密度计,刻度0.9应该在B点

B.若所测的盐水的实际密度为1.1g/cm3,则实际液面处在此密度计B点的上方

C.若所测的酒精的实际密度为0.8g/cm3,则实际液面处在此密度计0.8g/cm3刻度线的下方 D.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是正确的 答案:B

19.晶晶帮妈妈洗碗时发现,同一只瓷碗既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4-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同步单元专题讲练大培优:浮力专题练习

八年级下学期同步单元专题讲练大培优:浮力专题练习1.在物理研讨课上,王老师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小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直径)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小球静止(如图甲所示),停止注水,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一会儿小球浮起来了(如图乙所示,水未流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小球上浮过程中,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dj0r4ug6g4x67j2pwjr92i2p9mey901dl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