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划分依据:地形、气候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地形和气候是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2、自然地理五要素 土壤、植被:植被是自然带的标志(镜子) 水文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 界线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深居内陆、高山环绕 30% 西南青藏高原 25% 位置、东部临海 45% 面积 地形 海拔较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海拔较高,差别明显,位于地势3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第二级阶梯上的内蒙古高原、2大江中下游平原)、2大高原(黄土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 季风气候(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 期 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 北 寒温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 热带季雨林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以温度为基础 内流河,咸水湖,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 西 东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贺兰山 海拔最高,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水文 特征 自 植然 被 环 境 主导因素 发展种植业的条件 人 农业 类 活 不利动 条件 气候 高原和高山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湖 东南 西北 山地——高山——高山——高山 森林 草甸 草原 荒漠 ——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 山麓 山顶 律(经度地带性),以水分为基础 森林—草原—荒漠 ——由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带性规律,以水热组合为基础 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 有利——光照时间长,夏季日温差大 不利——灌溉水源不足 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 气温随纬度变化 有利——雨热同期 不利——水旱灾害频繁 最重要农耕区 人多地少,环境问题 有利——光照强 不利——热量不足 畜牧业、河谷农业 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势崎岖 补 西南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原因: 西南地区(属东部季风区):(1)地形崎岖(2)多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充 青藏高寒区:(1)地形崎岖(2)高寒缺氧、冻土发育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秦岭—淮河 1月0℃等温线——划分暖温带与亚热带;800mm年等降水量线——划分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②南北差异 自然 条 件 地形 气候 北方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耕地较多 南方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耕地较少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湿润区、半湿润区、亚热带、热带;湿润区;水热充足 半干旱区;水热不太充足 亚寒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 红壤、砖红壤;土壤贫瘠。人工改造有水稻土 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和水力资源相对丰富;能源资源不足 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水田 水稻、甘蔗、油菜、茶叶、蚕丝 柑橘、荔枝 植被 土壤 自然资源 森林、煤炭、石油、铁矿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不足 生态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农业 耕地类型 旱地 农作物 水果 小麦、棉花、甜菜、大豆、杂粮 苹果、梨 (2)东部季风区的四大亚区的差异 东北 华北 华中华南 华南 气候 温带季风,温带湿润半湿润区 季风,亚热带湿润区 季风,热带 植被 针叶、针阔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土壤 黑土 黄土 红壤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农作物 春小麦、大豆、甜菜 冬小麦、谷子、棉花 水稻、油菜 水稻、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农业条件 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生产规模大;热量不足 水资源不足、干旱、风沙、土壤盐碱化 人均耕地少,耕地破碎,生产规模小; 水热充足;旱涝灾害频繁 常绿阔叶雨林 砖红壤 一年三熟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古+广西 2、差异 省区 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 共海南 共12个 南共9个 10个 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 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 地理区位 经济水平 发展进度 特征 高 低 快 慢 ①能源、矿产缺乏 ②对外贸易,海洋开发 新兴产业基地 ①能源、矿产丰富 ①能源、矿产丰富 ②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商品②能源基地 粮、农林产品基地 ③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一、东北地区 1、在图上填注:

(1)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2)东北平原的三大组成: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3)内蒙古高原

(4)主要河流: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

2、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商品粮 生产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气候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②地形条件:地形影响着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东北地区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农业可多种经营。 ③土壤条件: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

④工业 发达 (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一些工业部门以农产品为原料。形成工促农牧,农牧兴工的格局。);

⑤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东北亚经济合作为本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

⑥开发时间较晚,地广人稀 。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4、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区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形成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①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 平原 地区。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主要农作物分布:见课本P65图

②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 大小兴安岭 和 长白山区 。

③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 及部分林区草地 。 5、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口激增 →高强度 的农林开发 →土地不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 6、东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从改善 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 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 区域。

①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继续强化商品粮等大宗农产品的,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发展,建绿色食品基地。 ②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围绕生态建设和农牧民增收两大主题,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③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森林保育为核心,发展绿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7、东北大米质量优与气候的关系:东北地区的水稻生长期长;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土壤肥沃,化肥用量少。 8、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该地区农作物生长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低温的劣势是——只能种植耐寒作物,只能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有牲畜过冬的问题。 低温也有好处——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冬季积雪,春季融化,缓解了春旱。

9、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中,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1)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

(2)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1)地广人稀,人均粮食占有量多;(2)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生产水平高。 (3)与长三角比,东北地区单产低的原因?(1)小麦单产低于水稻;(2)耕作较粗放;(3)复种指数低于长三角。 (4)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潜力何在?(1)地广人稀;(2)宜农荒地多;(3)单产有待提高。 10、中国的玉米带在松辽平原,与美国的玉米带相比:

相同点——(1)农业地域类型相同,都属于商品谷物农业;(2)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3)都以玉米为主,单产都较高。

不同点——(1)经营方式不同;(2)区域专业化及现代化程度美国大于中国;(3)我国玉米带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较差,单产较低。

11、辽中南基地——我国最大的重化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工业基础雄厚;矿产能源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不利:水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大。 衰落的原因: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趋枯竭。

振兴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二、西北地区

(一)西北地区概况

1、范围

(1)地形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2)行政区划范围: 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3)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地貌特点: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1)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2)景观特色:草原、荒漠为主。 4、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征——干旱;年降水量少;气温和降水的变率大;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冬春。 5、外力作用: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多风蚀、风积地貌。 6、河流:多内流河(最大的是塔里木河),河流补给方式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及少量山地降水。流量与气温相关,夏季形成汛期,冬季断流。 7、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的不同,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减少,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这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条件为基础。 由东到西 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减少 年降水量 <50毫米 干旱程度 极端干旱区 <200毫米 干旱区 贺 200——400毫米 兰 半干旱 山 草原 大 兴 安 岭 自然景观 荒漠 荒漠草原 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农业类型 绿洲农业、畜牧业 灌溉农业(河西走廊)、畜牧业 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畜牧业 8、沙漠中出现绿洲——属于非地带性规律。

9、各地水源——(1)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2)河西走廊的水主要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下水。 (3)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水源来自黄河水。

10、西北地区的农田、村镇和城市的分布都成点状或带状。(点状:绿洲。带状:沿河,沿交通干线) 11、西北地区的农牧业:

(1)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2)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的条件:地势平坦,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灌溉水源充足。决定性和限制性因素:水源。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和甜菜。

(3)新疆长绒棉和吐鲁番哈密瓜、葡萄。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利于糖分累积。 该地区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冰雪融水量较多,灌溉水源较丰富

(二)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1、荒漠化(1)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2)形成:气候变异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

(4)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2、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成因 表现形式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红漠化(石漠化一种) 主要分布区 干旱、半干旱区(西北) 自然原因 干旱;气候异常 人为原因 ①人口激增;②人类活动不当:三过一不 喀斯特地貌区(云贵高原、广西) 石质山地;降水强度大 森林破坏(坡地开垦、过度樵采) 灌溉农业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和华北半湿润) 红色砂岩地区(江南丘陵) 干旱;蒸发旺盛;地势低平 土层薄,降水强度大 灌溉不当(只灌不排) 植被破坏(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土流失 3、荒漠化成因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1)自然原因:

①干旱? 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②气候异常

(2)人为原因: ①人口激增;

②人类活动不当:三过一不

4、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5、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的土地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3)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措施:水、地、人、林、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节水农业;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内陆:合理分配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绿洲外围:封沙育草;绿洲前沿: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农田防护林网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 ⑤控制人口增长

6、宁夏中卫的沙坡头为保护宝兰铁路免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草方格沙障的作用:削减风力,截留水分。不宜大范围推广, 原因是成本太高)——草方格沙障属于工程措施 7、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梭梭、柠条、沙拐枣是优良固沙植物)

8、斑点状荒漠化的成因:过度放牧。绿洲地区的荒漠化成因: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垦。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 - 图文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1区域与区域差异一、中国三大自然区1、划分依据:地形、气候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地形和气候是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植被是自然带的标志(镜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dfhe8pujf4c2db006a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