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政治简答题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一、物质和意识 (2015,2017辨析,2018论述) 1、简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1)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充分发挥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作用,
(2)客观规律的发现和运用,都需要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事物的联系和发展(2016论述) 1、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怎么做?(内容/要求) (1)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2)要求:要求人们在观察和思考事物时要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要防止绝对化、简单化。既不能不借分析地肯定一切,也不能不加分析地否定一切。 三、实践和认识(2014、2019简答)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有真理的本质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真理是同行客观实际相符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就必须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四、社会存在 (2014辨析 2015,2017简答) 1、简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第二,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也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社会意识中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五、马克思主义 (2015,2018(2)简答)
1、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次飞跃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
(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形成的历史依据是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六、新民主主义 (2013,2016,2018辨析 2014,2017简答)(基本每年都会考查) 1、新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是什么?(历史意义/实践意义)
(1)历史意义:①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提出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新理论。
②它成功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2)实践意义: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伟大实践并取得了胜利。 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下,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繁荣富强扫清了障碍,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前提。
2、简要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与武装斗争的开展密切联系的,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党的一切,
(2)党的建设是在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进行的,而统一战线问题主要也是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3)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 (4)只有把党建设好,使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正确,组织坚强有力,党才能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因此,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正确地理解这三者及其关系就正确地理解了中国革命。
七、社会主义(2014、2016、2018、2019辨析,2019年简答) 1、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2)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只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
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这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这一矛盾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八、改革开放 (2013,2016,2018简答)(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最常考的知识点) 1、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什么?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 (1)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2)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生产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3)稳定是前提。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社会的稳定。 九、社会主义经济 (2013辨析 2014,2015简答 2017论述)(出题频率高,重点内容)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它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渐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二)分配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