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案4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表达技巧指诗歌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它包含表达方
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对表达技巧的鉴赏,需要辨析诗歌采用上述技巧后,在内容(表情达意)和形式上所具有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汇总图示:
1.说名称。先仔细研读诗作,判断它(整首诗、律诗之某一联、某一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说出表达技巧的名称。
2.析内容。结合具体诗作,分析该表达技巧在诗中的具体运用。 3.明效果。揭示作者运用该表达技巧后所达到的效果。
示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夸张手法(步骤一),愁生白发,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步骤二),可见愁思的深重(步骤三)。
描写手法 (一)虚实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 1 -
虚写分为两类:联想和想象。 想象是思维再创造。包括虚构的虚幻的神仙世界和梦境。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虞美人》。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思维呈现]
1.首读题干:它明确告诉我们赏析的角度是 。 答案:虚实结合
2.根据解说,从诗中寻找虚写和实写的内容各有哪些。第一、二句写 , 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为实写;第三、四句提到了的曲子 ,是虚写。
答案:眼前景 梅花落
3.全诗由实入虚,以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来表达他们 。 答案: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整合答案]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踏着月色赶着马群归来,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三、四句以实写虚,化用“梅花落”,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天山。
此诗虚实结合,通过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乌衣巷
- 2 -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解析:本诗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根据题目要求,找出诗中的实写与虚写,然后体会作者感情。 答案: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由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对照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于是作者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题都城南庄
崔 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有人激赏这首诗说:短短四句,凄美之极,令人怅惘不已。请从虚实相生这一角度,说说这首诗是怎样把读者带入凄美意境的。
解析:作答本题,注意题干提示要从“虚实相生”角度分析诗歌的“凄美意境”。在本诗中,虚景是作者的回忆和想象之景,实景则是眼前之景。作者以虚景来衬实景,引领读者进入无限凄美的境界中去。
答案:“去年今日”是虚景,“今年今日”是实景。虚景“人面桃花相映红”,十全十美;实景“桃花依旧笑春风”,怅惘顿生。以虚衬实,把读者带入无限凄美的意境中去。
(二)动静结合
反衬手法的一种。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多角度开拓意境,构成一种情趣。它分为以动衬静、以声衬静、有动有静三种。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此诗。
- 3 -
[思维呈现]
1.题目明确告知是 的角度,答题方向已经明确。 答案:动静结合
2.细读诗歌,寻找动静句。前两句是 描写:第一句先将月亮的暗色和渔灯的亮色联
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第二句细写幽黑的河面上,一点灯光闪烁,孤单微弱。后两句是 描写,写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的动人情景。
答案:静态 动态
3.从写景中推知作者的心情:由 转向 。 答案:孤独寂寞 极度兴奋 [整合答案]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第一句先将月亮的暗色和渔灯的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第二句细写幽黑的河面上,一点灯光闪烁,孤单微弱。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写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的动人情景。作者的心情也由孤独寂寞转向极度兴奋,流连不已。
1.(以动衬静)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鸟鸣涧
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请你欣赏后两句所用表达技巧的作用。
解析: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刚刚升起的月亮,惊动了躲在窝里的小鸟,它们不时地鸣叫几声。此诗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诗人旨在描写春夜山洞的幽美静谧,却有意打破常规,纯用动景处理。从“花落”到“月出”,再到山鸟的“惊”和“鸣”,无不有动有声。然而,正是通过这样的动态和声响,有力地衬托出“人闲”“夜静”和“山空”。
- 4 -
答案:诗人通过花落、月出、鸟惊(鸣)等景物的“动”,突出了春山、春涧的“静”,从而创造出了静谧、高远的意境。 “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2.(以声衬静)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灞上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
诗歌第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准确判定此诗五、六句运用的表达技巧是衬托;二要认真分析诗句是怎样运用衬托手法的,即第五句以声衬静,第六句以有衬无;三要分析诗句运用衬托的作用,即第五句反衬环境的寂静,表现作者的思潮起伏,长夜无眠,第六句衬托诗人处境的孤单和心境的孤独。
答案: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夜阑人静,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声响的静寂;“孤壁野僧邻”则运用烘托手法,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作者孤身一人的情景。描绘出孤寂、凄清的意境,抒发了作者独处空园,与野僧为伴的孤苦无依之感。 3.(有动有静)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漫成一首
杜 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请赏析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解析:诗的前三句着力点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其表达效果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处。
答案:作者先写静态的意象——江月、风灯、宿鹭,再以动态的跳鱼加以衬托,描绘了一种江面上安谧平和的景象。写动态景物是为了烘托出静态景物。
(三)细节与白描
细节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言行举止、神情意态、心理活动、生活环境),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者的内心情怀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