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毫米的认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21~2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体验毫米的产生过程,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和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你们猜一猜,黄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黄老师的身高是1米73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指名回答。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

用厘米作单位?

指名回答。 活动:

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铅笔的长、橡皮的长,练习本的宽和课桌的高。然后再量一量,并做好记录。

小组汇报各种记录的情况。

师:在刚才的测量中,我们发现,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要想知道它的准确长度,就要用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那就是毫米。

板书: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拿出直尺,在直尺上找一找1毫米。指名说说找到的1毫米。 2、课件演示放大的直尺,指着直尺上的任意1小格,问学生是多长。小结得出:在直尺上每一小格的长就是1毫米。

3、继续观察直尺,数一数,想一想,还会发现有关毫米的哪些知识?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引导得出:1厘米=10毫米。【板书】

4、感受毫米

(1)、在直尺上仔细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2)、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或周围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汇报。

5、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想对1毫米说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 6、师:毫米虽然短小,但是它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大的。 课件演示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1、 出示表格

在我们身边或周围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在小组内先估一估他们的长度,再量一量,记录员作好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最多。

喜欢的物品 我们的估计 我们的测量 我们的评价 2、 班内汇报与交流。

3、获得大星最多的小组介绍他们的估计方法。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三个长度单位,知道了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去测量。如果现在用我们学过的米、厘米、毫米来计量温州到杭州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不好量,太长了)教师:“那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当然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解决新问题。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查一查,看一看。 附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较小的长度单位,比较精确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在矛盾冲突中激发起探索新知的欲望。

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是剧情得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同样也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的推动力。这种矛盾冲突能激发思想上的变革,能够引起“头脑风暴”,矛盾的最终解决也预示着自主构建知识过程的完成。本节课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抓住了“要想准确测量出某一物体的长度仅有厘米这一较小的长度单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一矛盾,激起了学生

《毫米的认识》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21~2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过程与方法:经历体验毫米的产生过程,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d07a4zvaa3h0qq02ukg7f1wl0k4iy014z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