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防水屋面施工工艺工法
1 前言
1.1 工艺工法概况
屋面是建筑物最上层的外围护构件,屋面防水更是保证其建筑施工功能的一道屏障,受到自然界的雨、雪、风、霜、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建筑内部有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屋面应满足坚固耐久、防水、保温、隔热、防火和抵御各种不良影响的功能要求。 1.2 工艺原理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在已经施工完成的建筑屋面上喷涂涂膜防水,形成隔水膜,以满足建筑体屋面防水、防渗漏等使用功能。 2 工艺工法特点
2.1 施工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施工;
2.2 防水效果好,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广泛使用; 2.3 对天气情况有严格要求;
2.4 在施工中应加强细部处理,注意喷涂均匀。 3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屋面等 4 主要引用标准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5 施工方法
本工序应在屋面工程找平层施工完毕后施工,必须按照每道工序严格施工,注意细节、节点处理,在施工前对前一道施工质量有严格要求,并应该保证防水施工基层干燥、无裂缝、无起砂现象。 6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 施工工艺流程
6.1.1 施工工艺流程图
清扫基层→涂刷底胶→ 细部附加层 →第一层涂膜→第二层涂膜
1
6.1.2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1)熟悉设计图纸及验收规范,掌握涂膜防水的具体设计和构造要求。 2)编制涂膜防水工程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 2 材料要求
屋面涂抹防水一般采用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双组份,甲组份是以聚醚树脂和二异氰酸脂等原料经过聚合反应制成的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甲酸酯预聚体;乙组分是以固化剂、催化剂、增韧剂、增粘剂、防霉剂、填充机和释放剂等混合加工制成。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表1 防水涂料技术参数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直角撕裂强度 耐热度 柔度 0.59-0.88MPa 400-500% 4.9-5.9Kg/m 100℃合格 -20℃合格 3 作业条件 1)上道工序防水基层已经完工,并通过验收;
2)地下结构基层表面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起砂、空鼓等缺陷。 3)基层表面应洁净干燥,含水不应大于9%。 4)气温要求≥5℃。 6.2 操作要点
6.2.1 操作工艺 1 涂刷前的准备工作
1)基层必须干燥,基层的检查、清理、修整应符合要求。 2)涂刷底胶
配制底胶,先将聚氨酯甲料、乙料和二甲苯按1:1.5:2的比例(重量比)混和搅拌均匀,配置量需要确定,不宜过多,防止固化。
涂刷底胶,将配置好的底胶混合物,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涂刷量为0.15-0.20kg/㎡。
涂刷常温在4h以后手感不粘时,可做下一道工序。
2
2 涂膜防水层施工
1)采用双组分防水材料时,每份在配料前必须先搅匀。配料应根据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现场配制,严禁任意改变配合比。配料时要求计量准确(过秤),主剂和固化剂的混合偏差不得大于5%。
材料的搅拌配料先放入搅拌容器或电动搅拌内,然后放入固化剂,并立即开始搅拌。搅拌桶应选用圆的铁桶,以便搅拌均匀。采用人工搅拌时,要注意将材料上下、前后、左右及各个角落都充分搅匀,搅拌时间一般在3~5min。掺入固化剂的材料应在规定时间使用完毕。搅拌的混合料以颜色均匀一致为标准。
2)细部做附加层:突出屋面、地面的管根、地漏、雨水口、檐口、阴阳角等细部,应在大面涂刷前,先做好一布二油防水附加层,在底胶表干后将纤维布裁成与管根地漏直径尺寸及形状相同并周围加宽20cm的布,套在管上,同时涂刷涂膜防水材料,常温需在4h左右,再刷第二道涂膜防水层;24h实干后可进行大面积涂膜防水层施工。
3)涂膜防水层施工
第一道涂刷:将配好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用塑料刮板或橡皮刮板在已涂好底胶的基层表面,涂量为1.5kg/㎡,厚度为1.3-1.5mm,不得有漏刮和鼓泡等缺陷,24h固化后,挂第二道涂层。
第二道涂刷:在已固化好的涂层上,采用和第一道相互垂直的方向均匀刮涂在涂层表面上,涂刮略少于第一道,涂量为1kg/㎡,厚度为0.7-1.0mm,要均匀涂刷不得有鼓泡等现象。
除上述涂刷方法外,也可采用长把滚刷进行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四次涂刷,每次涂量为0.6kg/㎡,如条件允许可采用喷涂的方法。
4)为增强涂膜防水层与水泥砂浆层的粘接力,在涂膜未固化前,在涂膜表层撒上一些砂砾,为施做保护层创造条件。
5)涂膜保护层施工:涂胶施工完毕后,经闭水试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免受防水层损伤。保护层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所用防水涂料的特性而定。
6.2.2细部构造
1 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不应小于200mm(图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