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基于工作过程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课程开发探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基于工作过程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课程开发探讨 摘要:《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确立了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校企结合、四方共建服务黑龙江寒地水稻产业。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课程开发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进行新的课程开发之前,原有课程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与就业联系不够紧密;授课时多采用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讲授式授课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也不适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考核方式难以反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加强学院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于黑龙江大农业,服务于地方经济,绿色农业系水稻课程组对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核心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确立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

立足于黑龙江省粮食产业,以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为宗旨,以水稻生产过程为导向,课程内容与寒地水稻生产相融合,教学内容与生

产过程相一致,教学过程与生产的季节性相统一,依托校内外完备的实训基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掌握工作性知识的学习,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1.1 校企结合、四方共建、服务黑龙江寒地水稻产业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以服务黑龙江地方经济为核心,以水稻的真实生产过程为载体,由学院专任教师与来自于生产(宁安农场、海林农场)、科研(牡丹江农科所)、推广(牡丹江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一线的技术人员共同开发。通过对国营农场、水稻种植大户、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深入调研,对现行推广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的细致分析,结合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按照“以水稻生产过程为导向,以水稻生产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水稻生产典型工作为载体,以校内外水稻生产实训基地为依托”的要求,完成寒地水稻栽培技术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实施方案设计和评价体系设计。

1.2 以水稻生产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生产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课题组教师通过到国营农场相应岗位的工作实践,与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水稻生产大户进行广泛的研讨,结合黑龙江省推广的水稻栽培技术,水稻生产技术岗位的岗位能力要求,对水稻生产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典型性、可操作性的特点,确定水稻生产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

打破传统的学科式知识体系,通过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解构,按水稻生产过程对知识体系进行重构,构建了新的教学内容体系,设定了4个教学项目,12个典型工作任务(图1),每个教学项目都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从而有效地组织学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

1.3 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教、学、做”合一

教学过程中,针对黑龙江省主要推广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校内外的生产实训基地的作用,结合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A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农艺工、植保工等国家职业资格的相关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己小组的水稻生产任务。在真实的水稻生产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做到“学习有目标,操作有要求,考核有标准”,真正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合一。

2 课程设计的思路

依据课程设计理念,按照“四个结合”的课程设计思路来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构建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学历和教学实施方案、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1 结合岗位需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应职工作岗位主要农业生产部门的技术人员,农业企业的技术工人。针对应职工作岗位需要,结合黑龙江寒地水稻生产的特点,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无公害水稻生产能力、分析和解决水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与人沟通能力、适应艰苦工作环境能力和安全与环保意识。学生会进行水稻种子处理、整地做床、播种、秧田管理、稻田整地、插秧、本田水层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测产与收获等生产技术环节,能够指导水稻生产并能够进行技术服务,推动以水稻生产为核心的农业优势经济和特色经济。

2.2 结合寒地水稻生产模式,重构课程内容

黑龙江水稻生产主推旱育稀植栽培模式,通过与科研、农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共同研讨、论证,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构建新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课程内容体系。按照水稻旱育

稀植栽培技术模式,从种子处理、整地做床、播种、秧田管理、插秧、本田水层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测产与收获全过程课程内容的教学实施,来学习和掌握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模式的各个技术环节。做到学习内容就是工作内容,学习过程就是工作过程。

2.3 结合寒地水稻生产月历,设计课程教学历和教学实施方案 经过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团队反复研讨,根据水稻生产过程,总结出黑龙江水稻生产的月历。根据水稻生产月历,结合专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将寒地水稻生产过程分解为12个典型工作任务,并进一步将12个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四个教学项目,即水稻育苗;稻田整地、插秧;水稻田间管理;水稻测产、收获,四个教学项目包涵了水稻生产中所有工作,并依此构建形成寒地水稻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历和教学实施方案。

2.4 结合农业技术工作岗位,培养学生水稻生产技能

学生获得的工作岗位知识与能力是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中积累而形成的。因此,只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践中去体验和培植。寒地水稻栽培技术课程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真实的水稻生产任务为依托,以生产过程为导向,通过对农事操作各个环节的反复训练,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获取工作过程相关知识和岗位工作能力,同时,通过农事操作还可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进行自我学习能力、团

结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吃苦耐劳品质,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水稻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基于工作过程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因其具有实用性、典型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普遍反映良好,但是在课程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3).

[2] 赵志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C].大连: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研讨会,2008,7.

基于工作过程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课程开发探讨

基于工作过程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课程开发探讨摘要:《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确立了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校企结合、四方共建服务黑龙江寒地水稻产业。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寒地水稻栽培技术课程开发《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进行新的课程开发之前,原有课程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cwuq7x2ch8mqaq1rxb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