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研究报告的结构
依据GB 7713—87的规定[3],科技论文的构成为:(1)前置部分——题名、摘要、关键词、符号表(必要时);(2)主体部分——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3)附录部分(必要时)。以下结合心理学论文特点进行讨论。
2.1 标题
学术论文的标题,从结构形式上可分为总标题和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总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篇名,通常称为题名。一级及其以下标题通过不同形式的逻辑分层,表现出论文中不同层次内容的深度、上下级的连接关系和并列标题的相互对应关系,构成科学的逻辑结构。
2.1.1 中文题名
文章题名即一篇论文的篇名,是揭示论文主题和概括文中内容的简明词语,其特点是言简意赅、概念明确、层次分明、直观醒目。
[4]
题名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作为一篇论文的总名称,应能展现论文的中心内容和重要论点,使读者能从题名中了解到该文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第二,可供二次文献机构、数据库系统进行检索和收录。
题名应概括性地总结论文的主要观点,包括所研究的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字母大小写对阅读速度的影响”,就是一个较好的题名。题名也可以是直接研究的某个理论问题,但应避免使用含义笼统的词语。
各种数据库和其他研究者都会对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和引用,因此,要避免使用那些没有特定用处,而只增加题名长度并误导索引者的文字。例如,像“方法”和“研究结果”这样的文字,“一项…的研究”或者“…的实验研究”之类的繁琐用词都不宜出现在题名中。题名中也要避免使用缩略词:拼写出所有的术语有助于对论文进行完整而正确的索引。
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题名语义未尽,确有必要补充说明其特定内容时,如报告研究课题分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可以采用不同的副标题来区别其特定内容。但为方便文献检索,尽量不使用副标题。
2.1.2英文题名
英文题名一般是中文题名的翻译,基本要求与中文题名相同。 要求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1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例如:
Semantic Processing of Phonetic Radicals in Reading Chinese Characters
短语型题名要先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题名一般不应是陈述句,因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无法很好地显示其标示作用,而;况且陈述句不够精练和醒目,重点也不易突出。
少数情况下(如评述性和驳斥性论文)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的兴趣。例如:
Item selection in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Should more discriminating items be used first?
在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前提下,字数越少越好。近年来题名趋向简洁,冠词可用可不用时均不用。
4
大小写。分3种情况:(1)全部大写;(2)实词首字母大写,虚词小写(有4个或5个字母以上的虚词首字母也可大写);(3)第1个词的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全部小写。不同期刊有不同规定。
缩略语。本专业或相邻专业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可用于题名。如IQ、MMPI、DNA等。 副题名。中文的副题名应尽量少用,但英文副题名可以多用。因为中文的主题名和副题名之间常用破折号分开,而英文的主题名和副题名则用冒号隔开,且英文的表述比较简明。如《中国心理学的回顾与展望》,译成英文:Psychology in China: Past and Future,就很简明。
2.1.3 层次标题
层次标题是文章的组织结构,用来标示行文顺序和各段落内容上下衔接以及层位结构中相对完整的程度,帮助读者掌握论文的概要和各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层次标题一般以不超过4级为宜。每一层次的标题至少有2个。心理学实验研究报告通常有4个1级标题,即前言、方法、结果、讨论。每个1级标题下还可有2级标题,2级标题下有3级标题。在一篇论文中,所有同等重要的标题应具有相同的标题等级,如在1个多实验的论文中,实验1中“方法”和“结果”的标题等级应与实验2的相同。
标题的层次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对篇幅较短的论文来说,只需几个1级标题就可以。多数心理学论文需要2级或3级标题,如“方法”下又分“实验仪器”、“实验过程”等。对于复杂的论文,如果4级标题下仍需分层,通常用(1)、(2)、(3)…或a.、b.、c.…来标示。
层次标题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不加小圆点。示例如下: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1 2 2.1 3 2.2 2.2.1 4 2.3 2.2.2 2.2.2.1 ┇ ┇ ┇ 2.2.2.2 ┇
层次标题一律左顶格。编号后空1个字距,再接排标题名称。
1级标题后的排文应另起行;2级以下标题后的排文,可另起行,也可以标题后空1个字距接排文。
标题转行时应保持词语的完整性,并尽可能将虚词留在行末。总标题(题名)如一行排不下,转行后一般以上宽下窄呈倒梯形为宜。1级以下标题如需转行,应与标题行左端对齐。
标题中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点号,标题末不用点号。 标题不得排在页末而无接文,即避免背题。
为了版式的层次分明、美观醒目,通常以不同的字体、字号区分不同层次的标题。
2.2 作者及所属机构
论文的作者应在发表的作品上署名。署名者可以是个人作者、合作作者或团体作者。 2.2.1署名的意义
署名是拥有著作权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署名权即表明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权
5
利;署名表明作者的劳动成果及作者本人都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即作者向社会声明,作者对该作品拥有了著作权。
署名是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所谓文责自负,即论文一经发表,署名者对作品负有责任,包括政治上、科学上和法律上的责任。如果文章中存在剽窃、抄袭的内容,或者有政治性、技术性错误,署名者应负完全的责任。署名即表明作者愿意承担责任。
署名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读者若需向作者询问、质疑或请教,可以直接与作者联系。署名即表明作者有同读者联系的意愿。
2.2.2署名原则
[2]
论文的署名者应具备下列条件:(1)本人应是直接参加课题研究的全部或主要部分的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者;(2)本人应为作品创作者,即论文撰写者;(3)本人对研究数据、概念和结果解释具有答辩能力,并为论文的直接责任者。
有的人虽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部分研究或实验工作,但由于其工作性质是辅助性的,如分发问卷、进行部分访谈等,不应列为作者;也有人对研究工作确有贡献,并对成果具有答辩能力,但未直接参加作品的创作工作,也不宜作为论文的作者。作者应是上述3个条件的同时具备者。不够署名条件但确对研究成果有所贡献者可作为致谢栏(排在正文全文末,与正文末行隔开1行,用不同字体排)中的感谢对象。因此,最好在进行一个研究项目时能够尽早确定作者名单及排名顺序。
学位论文改写后在期刊上发表,也存在署名问题。因为学位论文及其报告的成果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所以,可以由学生和导师共同署名,一般是学生在前,导师在后。
多位作者共同完成的作品联合署名时,署名顺序按对该文的贡献大小排列。第一作者是主要贡献和直接创作者,同时又是作品的直接责任者,享有更多的权利,承担更多的义务。除有特别声明外,第一作者就是第一权利、第一责任和第一义务者。
团体作者和执笔者。如果由一个组织机构或数人组成的团体对一篇作品(论文)承担责任,可以用该团体的名称来署名。
2.2.3作者人名的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文字改革委员会、外交部、测绘总局、地名委员会《关于
[3]
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指出: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中国人名地名,适用于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言,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语等;一些常见的著名的历史人物的姓名,原来有惯用拼法的(如孔夫子Confucius、孙逸仙Sun Yat-sen等),可以不改,必要时也可以改用新拼法,后面括注惯用拼法;海外华侨及外籍华人、华裔的姓名,均以本人惯用拼法为准;等等。
[3]
1976年9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修订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有5条规定。 (1)中国人名分汉语姓名和少数民族语姓名。用汉语拼音拼写姓名,汉语姓名按照普通话拼写,少数民族语姓名按照民族语拼写。
(2)汉语姓名拼写法如下。①汉语姓名分姓氏和名字两部分。姓氏和名字分写。②复姓连写。③笔名(化名)当作真姓名拼写。④原来有惯用的拉丁字母拼写法并在书刊上常见的,必要时可以附注在括弧中或注释中。
(3)少数民族语姓名按照民族语,用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分连次序依民族习惯。 (4)姓名的各个连写部分,开头都用大写字母。 (5)汉语姓名在对外的文件书刊中可以省略调号。
根据以上规定,现将中国人汉语姓名的汉语拼音拼写举例如下:
6
单姓单名 杨立 Yang Li
单姓双名 杨为民 Yang Weimin 复姓单名 欧阳文 Ouyang Wen 复姓双名 欧阳文安 Ouyang Wenan 笔 名 茅盾 Mao Dun
以“杨为明”为例,正确拼法为Yang Weiming,而YANG Weiming、YANG Wei-ming、YANG Wei-Ming、Yang Wei-Ming、Yang WeiMing、Yang Wei-ming、YANG WEIMING、YANG WEI-MING、WEIMING YANG、Weiming Yang等都不符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规定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
中国人名按汉语拼音拼写。其他非英语国家人名按作者自己提供的罗马字母拼法拼写。
外国人的英文姓名:首选格式是作者的名,中间姓名的首字母,和作者的姓。这样的格式可以减少身份出错的可能性。在作者职业生涯中所有出版物署名时使用同一格式,即不要在一篇稿件中使用首字母缩写的姓名而在另一篇中使用全称,这样能够给研究人员及图书管理员带来便利。确定Juanita A. Smith、J.A. Smith、A.J. Smith或A. Smith是否是同一个人相当困难,特别是当引用的文献跨越数年,所属机构发生变化时更是如此。
2.2.4所属机构
作者单位及其通信地址是作者的重要信息之一。一般在发表作品时,应尽可能注明作者的详细工作单位和通信地址,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以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如果是其他国家,还应注明国家名称。
作者单位必须用全称标注,不得用简称。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不得简称为“中科院心理所,北京 100101”。
作者的姓名和所属的机构。每一篇稿件都在标题行下有一署名行,由以下两部分组成:作者的姓名和研究机构的名称。
所属机构。应是作者开展研究工作所在的单位,通常是一个机构。只有当两个机构都为研究提供了高额经费或实质性支持,才列出这两个机构。一般列出的从属机构不超过两个。当作者没有所属机构时,应在作者名下面列出作者所在的省和城市。如果研究工作完成之后机构发生变化,则应在作者身份注释中列出作者当前所属机构。
工作单位的英译应该使用全称,慎用简称。如以BNU指代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CAS指代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neces,一般读者很难迅速准确地把握其具体指代。
工作单位的英译一定要采用本单位统一的译法,作者自己切不可想当然,另起“炉灶”。
2.2.5 题注
研究所得到的基金资助、通讯作者、作者的其他联系方式如e-mail等可以放在题注(首页的页脚)中。
2.3 摘要、关键词和分类号
2.3.1 中文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而全面的概括,能够让读者迅速总揽论文的内容。与题名一样,摘要也是各种数据库中常见的检索对象。
摘要是整篇论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作者而言,一旦论文刊登在期刊上,论文摘要就将作为印刷版或电子版的摘要总集的一部分,开始其活跃而又长久的“生涯”。就读者而
7
言,与某篇心理学论文的第一次接触多是从阅读其摘要开始的。多数人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对所需的文献进行搜索,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只有摘要部分。在翻阅学术期刊时,大部分人也是首先阅读论文的摘要,然后再依据摘要来决定是否阅读整篇论文。因此,摘要既要具有高度的信息浓缩性,又要具有可读性,还要结构完整、篇幅简短以及独立成篇。一篇好的摘
[2]
要应具备以下特点:
? 准确性。摘要应能准确反映论文的目的和内容,不应包含论文中没有出现的内容。
如果该研究主要是在以前的某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以前研究的扩展,那么,就应该在摘要中注明以前研究的作者姓名和年份。将摘要与论文的层次标题进行对比是核实摘要精确性的有效方法。
? 独立性。摘要应自成一体,独立成篇,所以要对特殊的术语、所有的缩写(计量单
位除外)、省略语做出说明,拼写出实验和药品的名称(药品采用通用名称)。新术语或尚无合适中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在引用其他出版物时要包括作者的姓名和出版日期(在论文的参考文献表中要充分说明文献资料的出处)。
? 简练而具体。摘要中的每一个句子都要能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且尽可能地简练。
摘要的长度一般不超过300字。摘要的开头要提出最重要的信息(但不要重复题名)。它可以是目的或论题,也可以是结果或结论。摘要里最多只需包括4个或5个最重要的观点、结果或含意。
节省摘要篇幅的方法:
(1)不要把本学科领域中的常识性内容写入摘要,但也不要过于深奥,令一般读者难以明白;切忌把应在前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
(2)一般也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婴儿问题解决行为的特点与发展》,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对婴儿问题解决行为的特点与发展进行了研究。”
(3)除实在无法变通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4)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5)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式,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 非评价性。报告研究结果而不是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不要在摘要中对论文内容做
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 连贯性和可读性。采用条理清晰、措辞有力的形式写作。尽可能地使用第三人称来
取代第一人称。避免使用缺乏实质信息的“万金油”语句(例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或者“由此推断...”)。
一篇实验研究报告的摘要应该包括:
? 研究的问题,如果可能,用一句话表达;
? 被试,详细说明相关特性,例如数量、类型、年龄、性别、种类等;
? 实验方法,包括仪器,数据收集程序,完整的测验名称,使用的任何药剂的剂量和
方法(特别是当使用的药剂是一种新药剂或者对研究很重要时); ? 结果,包括统计水平的显著性; ? 结论、含意或应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