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2024学年中考化学第二部分专题3工艺流程题考点突破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30%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得到65g溶液, 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因为此时的溶解度是30克,溶质的质量分100%。故选D. 数是=30克/130克×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

5.冲洗照片时,需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大苏打的化学式Na2S2O3,利用钠、氧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计算硫元素的化合价. 【详解】

在Na2S2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设S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2+x×2+(-2)×3=0 (+1)×解得x=+2 故选B.

6. “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下列物品能投放到“不可回收”桶中的是

11

B.+2 C.+4 D.+6

A.香蕉皮 B.旧报纸 C.易拉罐 D.矿泉水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香蕉皮属于厨余垃圾,不能回收。A错误; B、旧报纸属于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B正确;

C、易拉罐是废金属,废金属属于金属材料,属于可回收垃圾。C正确;D、矿泉水瓶属于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D正确。 故选A。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生锈一一化学变化 B.铜作导线一一物理性质 C.生石灰溶于水一一物理变化 D.汽油作燃料一一化学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

12

A、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属于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铜作导线,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汽油作燃料,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X,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参加反应的甲、乙与丙的质量比为23:17: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丙均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物质X化学式为NaNH2 C.乙与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该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甲是Na,乙是NH3,丙是H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设该反应方程式中,甲的化学计量数x)为x,乙的化学计量数为y,丙的化学计量数为z。参加反应的甲、乙与丙的质量比为23:17:1,则(23×:

2Na+2NH3y)y:z=2:2:1。(17×:(2×z)=23:17:1,解得x:则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置换反应: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详解】

一定条件H2+2NaNH2。

A、甲是钠,是由钠原子构成的物质。丙是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物质。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X是NaNH2。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乙和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正确。 故选A。

9.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13

选项 A 实验目的 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实验操作 将两金属相互刻画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溶液M,同时收集CO;B 分离CO与CO2 再向溶液M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收集CO2 C D A.A

检验NaOH是否变质 除去NaCl中Na2SO4 B.B

取样加水后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证明未变质 加水溶解,再加适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相互刻画,黄铜痕迹不明显,铜的痕迹明显,说明黄铜比铜的硬度大,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溶液M(碳酸钠溶液),同时收集CO;再向溶液M(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收集CO2,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取样,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变化,应加入过量的稀盐酸,选项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适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0.属于混合物的是 A.碳酸钙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碳酸钙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成分,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只含有一种物质成分,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C、冰水中只含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14

B.干冰 C.冰水 D.木炭

D、木炭中含有碳以及少量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含有单一成分,或者有唯一的化学式。

11.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点表示在t℃时,甲、乙均为饱和溶液.

B.35℃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质量是67.5g. C.t℃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时仍是饱和溶液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K点表示在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是建立在饱和溶液的基础上的,故正确; B、3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5g,含义是该温度下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35g的甲物质,则5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17.5g的甲物质,故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质量是67.5g,故正确;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t℃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时仍是饱和溶液,正确;

D、当温度小于t℃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当温度大于t℃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故错误。故选D。

12.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l=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15

2024-2024学年中考化学第二部分专题3工艺流程题考点突破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30%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得到65g溶液,t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crlv7genh99g5n13tny9pg7z7hdvh00tc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