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
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
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的用量。
12答案:【分析讨论】 放热 猜想Ⅲ: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验证Ⅱ:错误 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验证Ⅲ:CaCl2 CaCl2+Na2CO3=CaCO3↓+2NaCl 酚酞 【实验反思】NaOH 【拓展延伸】水
13.(广东省)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表演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魔术表演的热潮。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一位九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魔术一“奇花变色”
道具如图甲所示,该魔术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该魔术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魔术二“瓶吞鸡蛋”
道具如图乙所示,将注射器中NaOH浓溶液注入瓶中,片刻后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魔术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魔术三 “‘清水’变‘牛奶’”
道具如图丙所示,当A溶液加到烧杯中,无色溶液变成白色浊液。若A为酸溶液,则A、B的可能组合:A为 ;B为 (答案合理即可)。(只需写一组)
13答案:红 B 2NaOH+CO2=Na2CO3+H2O H2SO4 BaCl2
14.(广东省)同学们在学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
(1)写出乙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 。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个同学将废液倒入实验室的废液缸,结果发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② 。 ③ 。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预计现象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预计结论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14答案: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氯化钠 NaOH [或NaOH、Ca(OH)2] 小林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小云 ③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红 反应物的用量
15.(四川达州)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工业上通常用氨碱法来生产。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猜想 猜想一:Na2CO3溶液显碱性 猜想二:能与酸反应 猜想三:能与Ca(OH)2反应
实验操作
取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振荡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
向盛有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溶液显碱性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有大量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四:能与BaCl2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BaCl2=BaCO3↓+2NaCl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交流与反思]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是否与猜想二相同? (填“是”或“否”)。
15答案:溶液变为红色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Ca(OH)2=2NaOH+CaCO3↓
取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 复分解反应 是
16.(镇江)有一实验事实: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但有铜生成,而且有较多的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一)探究: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实验:
(1)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SO2,他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未发生变化,则
该气体中 SO2(填“有”或“无”)。
(2)乙同学认为只有O2,则可用是 来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3)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O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O2+4KI+4HCl=2I2+4KCl+2H2O,I2为碘单质。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观察到 ,证明无O2;
B中观察到 ,证明该气体是H2。
(四)实验反思:
(4)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 以确保安全。 (5)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 性(填“酸”或“碱”)。
16答案:(1)无 (2)带火星的木条(三)溶液未出现蓝色或无现象,铜网表面变红(4)验纯(5)酸
17.(镇江)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 。
Ⅱ.用下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3)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4)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 、 (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B中的现象为 ,C中的现象为 。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Ⅲ.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设固体的组成为aCu(OH)2?bCuCO3。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右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6)写出A B、C 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段: ; CD段: ; (7)通过计算可得: a:b= 。
(8)若将24.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2.4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答案:猜想一:Na2CO3 + CuSO4= CuCO3↓+ Na2SO4 猜想二:碱 Ⅰ.(1) 过滤 (2)取最后洗涤液少量,滴加适量的稀盐酸(硝酸、硫酸),无气泡产生;或滴加BaCl2[或Ba(OH)2、Ba(NO3)2]或CaCl2[或Ca(OH)2、Ca(NO3)2]溶液,无沉淀产生。 Ⅱ.(3)二 (4)一 (5)C B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白色固体变蓝 (6)Cu(OH)2
(7)2 : 1 (8)4CuO
2Cu2O + O2↑
CuO + H2O CuCO3
CuO + CO2↑
18.(泰州)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 。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 。 (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 。
(4)用酚酞试液 (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为什么 。
(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
(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 (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 。 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结论。 , 。
18答案:(1)密封保存 (2)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或潮解 (3)碳酸钠 (4)不能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5)取试样溶于水,加入CaCl2[Ca(NO3)2或BaCl2或Ba(NO3)2或Ba(OH)2或Ca(OH)2等]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6)①不行; 变质产物(含结晶水等)不是纯净的碳酸钠。CO2能溶水不能用排水法集气,用排水法收集误差较大。②将试样溶于水,加入足量CaCl2(或Ca(NO3)2、BaCl2、Ba(NO3)2等)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则氢氧化钠已经全部变质,变红,则部分变质 。(或在滤液中滴加其他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滤液是中性还是碱性,或在滤液中滴加可溶性的弱碱盐如硫酸铜、氯化铁等溶液看有无沉淀来检验滤液是否呈碱性。不过滤也行。)
19.(徐州)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 (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
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2]
Fe3O4 1538 —
Fe2O3 1400 —
铁 — 1535
分解温度/℃
熔点/℃
(1)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2)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拓展延伸]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 _;
(2)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实验与探究题100-例-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