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钱晓英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其心理健康状况必然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大学生正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迈进,由学生向社会人士过渡,大学阶段是人格成熟完善的重要时期,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幸福感这一话题也颇为重视。本文从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出发,针对现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其主客观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对策。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有助于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及其不同维度的影响,对于分析、预测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协助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1]。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构成,现在学者趋向于认为由两个部分构成:情感平衡和认知评价。情感平衡是指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相比较,占相对优势的愉快体验,是个体对生活的一个总体、概括的评价。情感平衡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但这两个维度并不具有必然的相关性,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认知评价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综合判断,通常用生活满意度来表示。作为认知因素,它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衡量主观幸福感更有效的指标。各种因素对构成主观幸福感及其不同维度的影响不尽相同。国外学者针对主观幸福感已做了大量研究,但国内对于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晚,针对特定大学生的研究也为数不多。
主观幸福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主观性,是指它的评价完全依赖于个体的标准,即评价者主观的标准而非来自他人的标准。(2)稳定性,是指主观幸福感测量的是长期而非短期的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反应,不随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3)整体性,是指它是一个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是对生活的总体满意感。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
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无论是物质的满足还是父母的关爱,他们都应该是很幸福的。然而,大学生的幸福感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高。
国内许多研究者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例如,谢敏芳、李黎以绍兴地区大学生为被试,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略高于中等水平。郑雪、严标宾以广州地区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较高,但也只是略高于中等水平[2];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并不是很强烈、很明显。陈静、杨宏飞以杭州地区的大学生为被试进行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部分大学生处于中间状态。张雯、郑日昌使用Campbell幸福量表进行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指数的平均分为(10.46±1.79)分,处于中等水平。
总之,我国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虽然有略微的地区差异,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仍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他们虽然能够体验到幸福感,但是体验并不是很强烈,也不是很明显。
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影响情感维度,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重要因素。当大学生被人误解或错怪、受人歧视冷遇、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当众丢面子及被家庭施加
压力时,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减少、消极情感增加。尤其在积极情感中,人际关系对积极情感的影响比其它因素都要重要。这与外国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Ryff[3]认为,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Konu等[4]对芬兰学生的调查也表明,校园内外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可以产生积极影响。
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社会活动的增加,对于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以往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和锻炼的学生,可能会因为人际交往中的不顺而感到心理受挫,产生不正确的认知,错误地高估了挫折所造成的后果,从而降低了积极情感,增加了消极情感。
(二)人格因素
人格是成人独特的性格反应倾向,既表现生物的特质,又有后天习得的成分。情绪内外向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产生影响,大学生性格外向,喜好交际,向往富于变化或有挑战的生活,他们更易体验幸福的感觉,产生积极情感。与之相反,内向的大学生不喜欢刺激,向往平静、有秩序的生活,富于内省,他们对幸福的体验较少,产生的积极情感也比较少。
学者们对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已做了很多深入研究。Diener[1]认为人格是预测主观幸福感最可靠、最有力的指标之一。内外向和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性,也在研究中得到反复证实。Watson和Clark(1984,1997)认为外倾性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具有较高的气质易感性,即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气质性作用,具有先天的遗传特性。Lucas等(1998)认为外向性是来自积极情感的个体差异。Costa等[5]研究了1100名成人被试发现,外向性与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有关,主观幸福感依赖于人格特质,人格甚至可以预测10年后的主观幸福感[6]。国内关于大中学生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幸福感与外向性正相关[7]。
(三)应对方式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