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看书,我的一个体会是:着重看专业课书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专业课远远不是背背就可以的事。但是,看书也是有方法的,至少不要为看书而看书。后来,我看了一些视频,才觉得清晰了些,能够去发现重点,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书中的知识点。
(二)暑假期间
进入暑假,一切都紧凑了起来。 1.整理总结:
其实进入暑假我的书和视频还没过一遍,也有些慌了,匆匆忙忙把的书看完,就开始做些重点的总结,比如: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任意性和线条性、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语言的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2、音素、音标、语音四要素、元音和辅音、音位、音位的聚合、区别特征、音节、语流音变、语法、语法单位、五种基本类型、意义和形式、层次性、递归性、词类、形态、语法范畴、变换和句型、语言的结构类型、词义 词和词汇、词汇意义、词义性质、同义词、反义词、语境、文字的作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宇的起源和发展、口语和书面语。3、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社会方言、地域方言、 亲属语言、共同语、语言的接触 、借用和吸收、语言的融合、“洋泾浜”、混合语、语法的发展、词汇和词义的发展、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
2.习题练习
期间,我也做了一些练习题,包括各阶段的课后习题,或者以真题形式出的练习题……抽空我还看了真题(其实,我在后期有些后悔这段时间看了真题,因
为后期用真题模拟练习时,总感觉这一些似曾相识。
3.记忆
我一直很赞同也遵循着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个方法的。通过自己的总结和整理,对每一科都有了清晰的把握,剩下的就是重复记忆,形成惯性思维。
我是从8月10日左右开始背的,最开始我有些恐慌,那么多要记忆,听了学姐的建议把知识点分开,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看,在这个过程中强化我对专业课的理解。这个时候就体现了自己做总结框架的重要性了,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一遍一遍……你会发现,进行第二遍比第一遍用的时间少、记得快,第三遍比第二遍用的时间少、记得快
这里,提个小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我常将一些对自己而言比较难记的知识点比如:1.在语言艺术与图像的艺术的相互关系中理解语言艺术的特点及图像时代对文学的影响。2.理解诗歌的不同抒情方式,诗歌意象的特点理解小说的叙事视角。3.掌握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这四种体裁的艺术形式特征掌握文学创作理论中的“天才说”“发愤说”。4.理解期待视野、召唤结构、隐含读者等重要概念掌握几种常见文学批评方法的基本内涵。8.理解文学媒介的发展变化对文学产生的影响记在小纸片上,放在手机壳里,每次的背书时间先拿来背背,空闲时间拿来看看,这可以分散和降低记忆任务的难度。
(三)暑假后期:
暑假后期依然以记忆为主,只是这个周期会越来越短,有时候一个星期就可以过一遍了。记得在最后一个月时,自己总感觉这也没背那也没记,就很慌……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好方法可以缓解焦虑:可以将一个月以五天为一个周期进行划分,那这样的话我们就有6个周期了,每个周期都还可以做好多
事…… 而且在后期,随着知识的积累,我们会发现知识是融会贯通,很多知识倒霉前期我就怎么也不懂,到了后期就自然明白了。
暑假后期十分有必要模拟训练一下真题,因为题量很大,对于写字慢的同学来说,考场上的时间很是紧迫,很有可能写不完,那就麻烦了。
专业课二:现代汉语、作文 复习规划
每一轮复习要根据自己的总体规划进行,即仔细复习完所有知识点,在保证完成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看几本书。
专业课二我也是分为了三个复习阶段,具体复习计划如下: (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7月)
这个阶段就是复习专业课参考书,要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比如:1、文字:正确认识现代汉字学与汉字史的异同。书写规范汉字,纠正错别字,了解港澳台地区的汉字使用现状,大体上了解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里的汉字使用现状。2、词汇:相关基本概念。词的构成。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词义的构成,理性义、色彩义。语义场,同义词、反义词,基本词汇及其特点、一般词汇及其构成、熟语的种类。词汇的发展变化及词义演变的途径。3、语法:语法的含义、性质,语法单位。划分词类的依据,各类实词、虚词的语法特征及其运用;短语的结构类别、功能类别,多义短语,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句类分类标准,疑问句的种类。句型主谓句的种类、非主谓句的种类,几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变式句和省略句。句子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单句。复句和单句的区别,关联词语和复句的关系,复句的主要类
型。分析多重复句,指出层次、指明关系。改正单句、复句中常见的病句。4、修辞:修辞的含义,原则,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修辞的内容,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
(2)强化提升阶段(8月-11月)
这个阶段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并完成研教新版的习题训练。根据大纲,建立相应的记忆模型,根据模型回忆出知识框架和相关知识点。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12月-1月)
强化记忆,能够根据目录、框架图背诵出所有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顺便说一下,我在复习过程中发现其实不管是哪一个科目,他们大体的复习原则都是近似的,专业课和公共课其实有相似的地方,拿英语和政治举例子,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做题而不加以总结,就会变成边做边丢,所以可以将类似的题型进行归纳,并且将一些知识点和常见的陷阱做一个笔记,政治也是这样,尤其政治的大题很多,答题的时候更加不能盲目,可以在《政治新时器》上面做一些相关的归纳笔记,这里有个小技巧,就是可以把目录作为一个框架,在框架上填入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就可以轻松行程自己的框架笔记,总之就是将公共课与专业课进行有规律的复习。然后我们言归正传继续回归专业课上来。
专业课笔记的整理方法
通过目录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就像一、公文语体:也称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交往目的而形成的。公文语体使用的词语1.多用专用词语、文言词语2.多用“的”字短语、介词短语和联合短语。公文语体使用的句式主要是陈述句和祈使句。公文语体的修辞方式多用单句、并列复句和文言句式。二、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的内容、范围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要求精确性和严密性。科技语体语言运用特点:使用的词语1.大量运用专业术语2.不断吸取外来词和国际通用词。使用句式:主要使用陈述句。句型多为主谓句。大量运用复句,特别是多重复句。修辞方式:表达准确、严密、简洁。三、政论语体:也称宣传鼓动语体或时评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包括社论、时评、宣言、声明、新闻报道、文艺批评、思想杂谈等。政论文体的特征:宣传鼓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使用的词语:1.具有广泛性2.不断吸收新词语修辞方式:常运用歇后语、谚语、俚语,风格庄重、严谨也有诙谐一面。四、文艺语体:也称艺术语体,它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形成的语文体式。(一)语言特征:形象性、情感性(二)文艺语体类别:散文体、韵文体和戏剧体。1.散文体:指小说、散文和特写等用的语体。语言运用特点是多样化。2.韵文体:包括诗歌、词曲和快板等。韵文的语言富有音乐美,讲求韵律和节奏。用词和造句具有灵活性,风格主要是韵趣、含蓄。3.戏剧体:戏剧体指话剧、歌剧和地方戏等用的文体。语言特点是个性化、口语化。等等这些基础但琐碎的内容,却是重点的高频考点,如果不记笔记很容易就忽略了。
(2)至于笔记怎么做?不是照抄知识点,而是画框架、建体系、记疑点和
新版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