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预设(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 有作者导入,用教师生动的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语言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么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离奇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 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 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 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 三、2、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四、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浏览全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五、1.请浏览全文,把预习中发现的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和么顺序叙述的?先写了什么?再词语找出来。 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六、2.这些字词得记住了。抽读。 七、 哪些字的写法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八、3.浏览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结构。 九、 浏览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十、 学生汇报后,教师提炼板书:钓,放,悟。 十一、4.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 通顺。读完后,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钓鱼,哪部分写 了启示? 十二、5.反馈并补充板书:放鱼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研读“钓鱼”部分: 很明显,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 引导学生体会:“我”钓到鱼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父亲是什么样的心情。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重点词下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打上着重号。 反馈,随机指导朗读句子:(板书:得意) 重点指导:啊,这样大的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相机提问:“我”钓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我得意什么?父亲得意什么? “钓鱼”这部分有关于月夜的描写,写得很美,能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吗?你想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体会到什么?(美、静) 2、研读“放鱼”部分: 感。请用心读课文的钓鱼部分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指导朗读:你想重点突出哪些词? 过渡语:是呀,好不容易钓 (1)你的这种心情,文章中的“我”也有,而到了一条大鱼,多令人高兴呀!且心情很复杂!读课文“放鱼”部分4--9自然段,你能如果是你,你舍得放走这条鱼体会到“我”复杂的心情吗?划出相关词句,好好读一吗? 读。(板书:依依不舍) (2)这一部分对话较多,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式来学? (3)引导提问:在“我”钓到鱼时,父亲是得意的,而此时……你想到什么问题没有? (板书:不容争辩)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分角色读或表演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4.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教学预设(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 二、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 三、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 四、二、初读启示,质疑。 五、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 六、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 七、三、自读自悟,解疑。 八、(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九、(二)理解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十、 A:体会让“我”觉得做起来难的原因。 十一、 1、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找出理由。 十二、 2、学生先默读、自学,而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 十三、 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说理由,读句子。 十四、 4、鱼的极大的诱惑,周围的环境,都让我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但最终“我”还是作出了“放鱼”的选择。 十五、是谁让我作出了这样一个正确的选择?(爸爸) 十六、 B:体会“我”实践的艰难过程。 十七、 1、“我”虽然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之下,无可奈何地放了鱼,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让我们再来读3-9自然段,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教学方法与策略 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 (1)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 “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了不少水花。” (2)这条鲈鱼很大、很美。 “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3)当他钓到鱼的时候,周围没有人。 “到处是静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十八、 2、学生自由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写体(引导学生积累词语:惊喜、喜会。 十九、 3、汇报交流。 二十、(1)“得意” 二十一、 读句子:“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 二十二、 二十三、(2)急切、不理解 二十四、 读句子:“爸爸!为什么?” 二十五、(3)委屈、难受 二十六、 读句子:“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4)乞求(换个词) (5)(5)无可奈何、恋恋不舍、遗憾…… 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 (理解“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 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对话,(6) 读句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没进一步提升对父亲要求“我”把有商量的余地。” 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用意的理解。(7) “我慢慢地把鱼从鱼钩上……消失在湖水中了。” 体会到父亲要求我遵守规定,做(8)4、你们看,“我”把鱼放回湖中,经历了一个多一个诚实的人。 么艰难的过程。所以说:(引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9)5、分角色读对话,或者表演对话内容。 (10) (三)理解如果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四) 1、34年前,父亲的严格教育让我作出了道德的选择,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最后10、11节,找出相关句子,读读,谈谈体会。 (五)2、投影出示句子:“但是,在人生的旅途汇总,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六) (1)读读这句话,有问题吗? (七) (2)理解“诱惑人的鱼”,讨论一下,这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八) 3、想想“我”可能会遇到哪些诱惑人的鱼,会怎样对待 教师点拨:金钱、地位、名利等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 这些诱惑? 4、小结:真因为这样,所以——(引读:“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5、可以说,当年他把鱼放掉是因为父亲的威严,是无可奈何的,但是,他现在的选择却是——自觉的,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因为——他已经在从小严格的教育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诱惑吗?你是怎样对待的?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将怎样做? 3、再读启示,铭记在心。
1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