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作者: 王庆欣|来源:| 点击数:2448 |时间:2012/4/5 14:39:36
每位教师的成长,都是从新教师开始起步的。教师的成长效益取决于前三年与前五年,这是新教师成长的时间。前三年是新教师从“学院派”向“务实派”转型的重要时期;前五年是新教师由青涩转向较为老练、成熟的关键段。作为培养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应该尽最大的财力、物力、心力等关注、引领新教师的茁壮成长;对于新教师自己,更应谦逊乐学,不遗余力地发展自我。两者共同“发力”,新教师的成长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刚刚走出师范院校的新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理论上有一定的积淀,但由于实习的时间较为短暂,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毕竟有限,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纸上谈兵”与“沙场血拼”有着天壤之别。虽然新教师在上岗前,教研部门与学校都曾组织过类似“通识培训”式的集训,但时间较短,新教师从吸纳与消化再到运用更需时日的浸润,因此,集训效果不甚明显。放眼当下新教师的课堂教学,笔者就小学语文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尝试着逐一予以“化解”,愿这些策略能为新教师的顺利成长助一把力。 问题一:文本解读能力单薄,过分依赖参考资料
一册教材在手,往往只注重于读具体的某一课教材。备课前,先看教学参考书,上网下载相关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必要的教学辅助资料,某一课的教学就不知从何处入手进行备课。由于没有潜心读文本,使得某课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也都是照搬教学参考资料。由于文本解读能力的欠缺,在教学处理上就难免“摸不着北”,课堂教学的“重心”便会由着新教师的“喜好”而动。 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12册《索桥的故事》,这是巴金的作品,课文描述的是作者走在四川省灌县二王庙山脚下的一座索桥上的所见所思,想到了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想到了修建索桥的“何公何母”,想到了高尔基笔下的“燃烧的心”,还想到了勇士丹柯……表达了作者对那些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拥有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的人们的敬仰与赞叹之情。
一位新教师执教时,由于对教材内容解读上的偏颇,在第一次试教中,将教学目标的确定“人为地拔高”了,并且仅想用一课时就教授完本课。结果,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学生连读书的时间都被教师“霸占”了,一味地要求学生围绕“什么东西‘比故事更美、更好’”来探究“心”的内涵。学生没有时间与文本对话,只是机械地为教师的问题来“按图索骥”,课上得沉闷,又了无生气。
其实,本课宜用两课时进行操作,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读通读顺读准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出课文的提纲,全班交流、评价;学习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联系课文思考:为何写索桥还要写都江堰?课文第一自然段给我们怎样的写法启示?在作业设置上,仿造第一自然段写写某一处的建筑。 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精读课文的3~5自然段,围绕“什么东西‘比故事更美、更好’”,探究“心”的内涵。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特别是每讲到一处索桥的故事,教师就引导学生深情地回读文本中心句;紧接着创设情境:假如你也走在这座修葺一新的索桥上,聆听着巴金的这篇美文,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想法?教师可适当补充“5·12” 汶川地震中的感人镜头,在央视大楼火灾中英勇牺牲的消防员的先进事迹等,让学生用练笔的形式,将情感内化成文字,达成文道的有机统一。
解决策略:抛开“辅助资料”,训练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
1.学校要分学科请校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培训新教师如何解读文本、教材。培训者现身说法,以具体的教材为例,将自我的解读与建构教材的“心路历程”呈现出来。
2.对新教师进行“训后考核”。分学科给出具体的教材篇目,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限时请新教师解读教材,写出教材解读的书面文字来。学校请培训者对新教师的教材解读进行“案例剖析”,给受训者以必要的智力支持。 3.布置作业,跟踪督促,展示提升。一课的解读仅属于一课,学校要求新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执教学科的《课程标准》,通读小学阶段的所有教材,选择所任教年级的教材中的2~3课,写出详细的教材解读,并根据学情进行分析,指出该课教材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等。学校组织专人进行点评,在学校范围内展评,可书面展示,也可开辟小专场让新教师说教材解读,以此促进新教师解读教材能力的提高。
问题二:课堂实施“平均用力”,过分追求“面面俱到”
这在新教师教学课堂上屡见不鲜。还以语文教学为例,新教师也知道,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语文教学要注重夯实学生的语文“地基”,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等应该具体落实。于是乎,新教师的教学课堂上便出现了“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也舍不得那也丢不了”的“课堂怪状”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内容入手是得当的,但内容是“例子”,是“抓手”,紧拽不放,进不了语文的大门,只能在语文的门外徘徊。
一位新教师这样处理《司马光》第二课时的教学:课伊始,检查学生对第一课时的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接着写“吓、叫”两个生字;而后重点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要求学生说说:课文中的孩子们面对落水的同伴是怎么做的?想象孩子们当时是怎么叫喊的?全班模仿;第四环节,出示司马光与众不同的救人语段,划出动词,边读边比划动作,探究司马光的品质;最后进行拓展: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救伙伴。
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其他孩子与司马光面对突击事件时的不同表现,两相对比,让学生体悟司马光临危不乱、镇静沉着的特点是很有帮助的,学习这些内容是必需的。但教师却没有找到以内容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有效表达训练的方向。让学生模仿喊“救命”,让学生想象还有什么办法救同伴,这些都是游离文本内容之外的“非表达”,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教学时间。如若教师这样处理:在那么危急的情形下,司马光的眼前可能也闪过这么一些救人的方法,但他选择了砸缸,请联系下文,想象一下:司马光当时想些什么?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引导学生读文本中描写司马光砸缸的语段。再引领学生走近这些连贯动词,创设课堂情境,也让学生现场“小试牛刀”,进行连贯动词的说话训练。同样是表达,这样一调整,可以想见给予学生的当场语文营养是不一样的。 解决策略:学会重新建构教材,训练“抓大放小”的能力
优秀教师“优”在何处?单就教学艺术而言,“优”在懂得正确且有新意地建构教材,常会在不经意间产生并迸发教学美的“星光”。新教师就应该追这样的教育教学之星。
1.学习名家名师,从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中贪婪吮吸教学艺术营养。观看名家、名师的课堂教学光盘,做课堂实录,从中去分析名家名师在建构教材方面的神奇能力。
2.一段时间后,先找名家课堂实录的文字稿,先“束之高阁”,找来同题教材,进行独立分析,独立备课,找一面镜子,自己上课给自己听。再取出名家的课堂实录,面对镜子“高声朗读”,继而“复述”,从“历练”中去缩短自己与名家名师之间的“差距”。
3.听同年级同备课组教师的课,新教师要有“不辞劳苦”的毅力,多推门听课,向身边的教师学习,集众人之长,内化成自我建构教材的“内功”;同时,新教师还要主动出击,凡是周边、本地域有举办教育教学的观摩,只要调得开课,就要前往观摩、学习,认真做好听课笔记,特别是教师在“抓大放小”方面的成功做法,新教师听后要好好咀嚼,好好内化,最好能及时地倾吐于笔端。 问题三:课堂教学“霸权当道”,过分“牵引拉拽”
照理说,新教师刚刚走出校门,教学思维还是比较活跃,条条框框束缚相对要比较少。可惜,在笔者所听过的大多数新教师的课,都存在着“霸权当道”“牵引拉拽”的迹象。
某位新教师执教《可贵的沉默》的第二课时,是这样处理教学的:首先,从课文第一幅插图入手,从文中找描写孩子动作、神态等的文句,读一读,想一想,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怎样的心情?接着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说出“沉默”一词,思考:孩子们为什么沉默了,这“极为可贵的东西”又是指什么呢,孩子们的“可爱之处”在哪里。而后,再让学生探究:沉默时,孩子们可能在想 ;也可能在想 ;还可能在想 。孩子们回答后,分角色朗读相关语段,比比谁读得“更骄傲、更快乐”,最后让学生自由地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做。
从教学过程上看,教师是留给了学生探究、读文、补白、思考、阐发自我收获的时空,似乎“宽松度”不错。但细细嚼味,所有的流程、课堂学生的思考方向、学生的读书深浅度等,都是由教师“承办”,虽有“放权”探究,但落到实处,实质是教师的“长官意识”在牵引。
如果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课文的两幅插图,说说看:你有什么发现?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段吗?再看看标题,想想:这是一群( )的孩子,他们的“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假如要你给课文再配两幅插图,其中一幅必须有你,你想在上面画什么?为什么?大的教学流程这样安排,并将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穿插其间,这样给学生的文本学习以更大的自由度,相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将会更出彩。
解决策略:俯视学生,卸下“长官意识”,变“牵引”为“引流”
1.解剖学情。新教师要更勤快地走入并融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喜好,了解并熟悉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只有真正“读懂”学生,读懂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点,才能在课堂实施中做到有的放矢。
2.专题探讨。教会新教师“引流点”的确立与驾驭。学校要围绕该专题,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以具体的教材为媒介,以“互动式培训”为主,先请新教师充分发表自己对本教材如何引领学生由“肤浅”走向“深入”的方法,再请新教师同伴进行充分评议,而后,经验丰富的教师才出示自己的“底牌”作比较,以案例说话,为新教师的课堂“引流”能力的提高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3.专项反思。以“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引流”为主题,整个学期针对该专项开展有“方向性”的反思,反思得失、成败,思索改进方法并努力付诸实践。新教师要勇于敞开自己的教学之门,邀请教师同伴走进课堂,真诚听取教师同伴的评价声音,“兼听则明”,促进课堂教学引领,引导艺术水平的提高。
问题四:课堂关注“面窄局限”,过分“聚焦”优生层面
课堂教学呼唤“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在新教师的课堂上,为了课堂教学进度,为了课堂教学的“顺畅行进”,他们往往让“优生唱戏”,优生“霸占”课堂,“话语权”凸显,而恰恰忽视了中等层面与学习上暂时处于下风的“弱势群体”。往深里追究,这也是另类的教育不公平。
解决策略:关注全体,小组合作,学会较为合理分配“话语权”
1.成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按学力进行合理搭配。上中下穿插,定组长,定记录员,定发言顺序。引进激励机制,小组竞争,与平时、期末的学科学习综合能力评价挂钩,以小组的“同荣”来引发中下层面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2.新教师要学会充满激情地对待每一堂课。特别是语文教师,教师的激情是“引爆”学生热情的“导火索”,新教师要学会“煽情”,为学生的思维激荡“推波助澜”。要相信学生,他们的思维与创造是无止境的,只要你能给他们一米阳光,他们就能还给你万丈光芒。
笔者执教《巩乃斯的马》一文,在教学即将结束时,当时抛出了“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描写了骤雨中群马狂奔的壮阔场景,从作者的酣畅流泻的笔墨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字的用意吗?”
沉默了一会儿,终于有学生举手了。焦梅朵同学率先发言:“老师,我觉得这是作者对自由的一种向往!”我并未表态,只是示意她继续说下去。她不紧不慢地说:“马群在骤雨中毫无羁绊地狂奔,任由牧人怎样喊也无济于事。这是马群在自由的境界里驰骋,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渴望。”
“不错!”笔者随即接过焦梅朵同学的发言进行归结板书——“表达了作者对不受羁绊的生命力的向往与追求。”
课上到这儿,笔者举目四望,用真挚的目光期待着:“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吗?”
这时,杨靖轩同学举手了,笔者指名他起来回答。没想到出语惊人,说出的答案连笔者也自叹不如,他说:“老师,我觉得作者似乎在传达着这样一种声音——一个民族,只有在危难之际,才能显示出她非凡的凝聚力和团结性。就像这巩乃斯的马一样,起先分散在各处,骤雨一到,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平时像一盘散沙,关键时刻却能迅速聚拢到一起来,就像一个国家受到外强侵凌时,她的人民便立即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多么精彩、睿智的发言,于是我带头鼓起掌来。我动情地说:“靖轩同学,你真了不起!也许作者在写这篇文字时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竟还有这样的一种象征义。都说评论家比作家高明,他能解析出作者作品中的深刻内涵,而这些也许作者本人在创作中都未曾意识到。今天,王老师终于见识到了一位未来文学评论家了。来,让我与你握下手吧。”同学们都向他投去了敬佩与羡慕的目光。
那一刻,我真的太高兴了。我看到了学生们的非凡表现,他们对文本的解读也不亚于甚至还超出我们成人的理解。孩子的潜能无限,我们为师者就要想方设法点燃、引爆他们的思维,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让我们的学生能自己想、自己读、自己悟、自己品、自己“联”,只要我们的引导、点拨恰当,给孩子一点阳光,学生们将会给我们整个太阳的惊喜和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