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简介:
本技术新型提出了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用以解决现有检测试剂盒使用不便、内部容器易损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开设有取拿口,所述盒体在所述取拿口处滑移连接有端挡板,所述盒体内固定有两根支撑杆,所述盒体内滑移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内开设有两个与所述支撑杆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基板的上方通过弹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置入槽,若干个所述置入槽的槽壁上分别固定有硅胶弧块,若干个所述置入槽在其内的两个所述硅胶弧块之间分别卡接有试管。
技术要求
1.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一
侧开设有取拿口(2),所述盒体(1)在所述取拿口(2)处滑移连接有端挡板(3),所述盒体(1)内固定有两根支撑杆(4),所述盒体(1)内滑移连接有基板(5),所述基板(5)内开设有两个与所述支撑杆(4)配合的导向孔(6),所述基板(5)的上方通过弹簧(7)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上开设有若干个置入槽(9),若干个所述置入槽(9)的槽壁上分别固定有硅胶弧块
(10),若干个所述置入槽(9)在其内的两个所述硅胶弧块(10)之间分别卡接有试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两侧对称固定有固定条(12),两个所述固定条(12)在相互背离的一面分别开设有滑槽(13),两个所述滑槽(13)内分别滑移连接有滑条(14),两个所述滑条(14)分别固定在所述端
挡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条(14)为燕尾条,所述滑槽(13)为与所述滑条(14)相互配合的燕尾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5)在两个所述导向孔(6)孔壁分别固定有与所述支撑杆(4)配合的导向套(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
支撑杆(4)的端部分别固定有限位块(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5)和所述支撑板(8)在相互靠近的一面分别开设有凹槽(17),所述弹簧(7)的两端分别固定
在所述凹槽(17)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5)上的所述凹槽(17)槽底固定有固定套(18),所述固定套(18)内滑移连接有固定杆(19),所
述固定杆(19)端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板(8)上的所述凹槽(17)槽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固定有手柄(20)。
技术说明书
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技术领域
本技术新型涉及生化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背景技术
安卡拉病是由Ⅰ群禽腺病毒的血清4型毒株引起的一种新型禽传染病,以心包积液、肝脏损伤、死亡快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故又称为“心包积液综合征”、“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该病最早在1985年出现散发,1987年3月在巴基斯坦安卡拉地区一个肉鸡场发生爆发性流行,故称为安卡拉病,到1988年夏,该病己扩散到巴基斯坦全境,导致上亿只肉鸡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后该病在科威特、伊朗、日本、墨西哥等地相继发生。我国最早于2013年有报道发现此类病例,2014年之后,该病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养鸡较密集的省份和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先在部分地区的817肉鸡中爆发,随后传至多个地区,感染宿主也扩大到蛋鸡、麻鸡、白羽肉鸡、三黄鸡、土鸡等品种。该病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达15%-50%,对养禽业造成重大损失,当前己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我省养禽业发展的传染病。
禽腺病毒(Fowladenovirus,FAV)据其抗原特异性可分为Ⅰ,Ⅱ,Ⅲ三群,其中Ⅰ群FAV可分为5个种(A、B、C、D、E)12个血清型(FAV1~12),I群病毒普遍存在于鸡、鸭、鹅体内,鸡群常呈隐形感染,当鸡只感染其他疾病,1群病毒则可作为继发病原发病。禽腺病毒4型属于禽腺病毒C种成员,其代表株ON1株通过肌肉注射感染SPF鸡,不能引起临床表现与病理损伤,证实该毒株为非致病性毒株。而2015年6月以后的研究发现,各地发生的具有明显病变和较高死亡率的心包积液综合征均由Ⅰ群禽腺病毒的血清4型引起。LAMP技术即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Loop-
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是2000年由日本研究人员Notomi等技术的一种
新型的体外等温扩增特异核酸片段的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强、产物易检测等特点。因其不需要PCR仪和昂贵的试剂,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的细菌性及病毒性疫病检测等方面。
近年来鸡安卡拉病在临床上频繁发生,虽病变具有典型特征,但实验室确诊较复杂费时,且该病的常规预防与治疗效果差,为更好的诊断与防制该病,采用编写的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操作是最可行的手段。
可参考现有公开号为CN208412540U的中国专利,其介绍了一种试剂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包括沿盒体开口处向两侧水平滑动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对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进行闭合的吸附单元。
上述的这种试剂盒避免了盒体内的试剂瓶意外掉落出的情况。但是上述的这种试剂盒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其在使用时需要用手内伸入盒体进行取拿,操作不便,且当携带时震动较大时容易对其内部的容器造成损坏。实用新型内容
本技术新型提出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技术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开设有取拿口,所述盒体在所述取拿口处滑移连接有端挡板,所述盒体内固定有两根支撑杆,所述盒体内滑移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内开设有两个与所述支撑杆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基板的上方通过弹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置入槽,若干个所述置入槽的槽壁上分别固定有硅胶弧块,若干个所述置入槽在其内的两个所述硅胶弧块之间分别卡接有试管。
较佳的,所述盒体的两侧对称固定有固定条,两个所述固定条在相互背离的一面分别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分别滑移连接有滑条,两个所述滑条分别固定在所述端挡板上。
较佳的,所述滑条为燕尾条,所述滑槽为与所述滑条相互配合的燕尾槽。
较佳的,所述基板在两个所述导向孔孔壁分别固定有与所述支撑杆配合的导向套。较佳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分别固定有限位块。
较佳的,所述基板和所述支撑板在相互靠近的一面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较佳的,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凹槽槽底固定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滑移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端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凹槽槽底。较佳的,所述盒体上固定有手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在使用时能够方便操作者取拿其内的试管,方便了试剂盒的使用;此外,本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在使用时能够防止其内的试管在运输时因为震荡发生破损的情况;当使用本检测试剂盒时,操作者可以抽拉盒体中取拿口处的端挡板,之后可以拉出基板带动支撑板和其上的试管抽拉出盒体,方便使用;此外,基板和支撑板之间的弹簧、置入槽处的硅胶弧块皆可以为试管提供保护,能够防止其破裂。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技术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
其中:1、盒体;2、取拿口;3、端挡板;4、支撑杆;5、基板;6、导向孔;7、弹簧;
8、支撑板;9、置入槽;10、硅胶弧块;11、试管;12、固定条;13、滑槽;14、滑
条;15、导向套;16、限位块;17、凹槽;18、固定套;19、固定杆;20、手柄。具体实施方式
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LAMP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技术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