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如何做好成语运用的复习指导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能够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熟语。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近年高考对熟语的考查比较稳定,以考成语为主,也有个别省份综合惯用语、歇后语考查。考查形式以辨析成语正误为主,大都采用四选一的客观选择题,也有个别省份出现了一些主观题型。题量与分值也比较稳定,一般为一道选择题,3分。考查的重点与难点在结合语境辨析熟语使用是否正确,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熟语的含义和用法,能根据具体语境排除命题者设置的干扰项。所以复习成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
二、理清两个重点①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三、讲解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方法
具体复习讲解如下: 一、了解成语的特点。
历年高考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而要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就必须了解成语的意思,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在复习中,只要针对这些情况,从了解成语的特点出发,加强练习,勤于积累,就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平时对成语的练习、积累,都要注意。 一般说来,成语具有古语性、定型性、完整性的特点。
1、古语性。有的成语中保留了古汉语词语的意思或用古汉语语法结构。如“不过尔尔”中,前一个“尔”是“如此、这样”的意思;后一个“尔”同“耳”,相当于“罢了”。意思是“也不过如此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又如“时不我待”,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应理解为“时不待我”,“不我待”是“不待我”的倒装。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2、定型性。成语的结构不能随意变动,也不能随意换字或增减字。如“入木三分”不能说“三分入木”。“入木三分”来源于古籍记载,说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工人用刀刻时发现墨迹渗入有三分深。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如果说成“三分入木”就不是其原意了。又如“九牛一毛”不能改成“十牛一毛”。
成语在一般情况不能改变结构。但在特定的场合中,某些成语结构可以活用。有些成语,在不变更基本结构和原来意义的前提下,个别音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次序或是换成别的音节。如千钧一发——一发千钧,同工异曲——异曲同工,每下愈况——每况愈下。
但如果由于变动结构而改变了愿意,那就是另一个成语了。如“小题大做”与“大题小作”这两个成语,前者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后者则比喻把大问题当做小事情来处理。两个成语的意思完全不同。
3、完整性。成语的各个组成部分合起来表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意思,不能把它割裂开来。如:“义无返顾”中,“义”是指应该做的事,正义的事;“反顾”指回头看。把“义”“无”“反顾”连起来理解为:做正义的事,勇往直前,绝不犹豫回顾,亦即指为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回头。
二、学会正确使用成语 (一) 切忌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指只按字面意思来理解熟语的含义。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且多有来历,个别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同时,成语在使用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用法。命题者往往利用这点故意错用熟语,考生稍不留意,就可能判断失误。
例1、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例1分析 间不容发:中间不能容纳一根头发,一般指与灾难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该句是说书房被各种玩具挤得满满的,容不下其他东西了。望文生义。 例题分析
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B.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 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C.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分析 A项,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与句意不符。望文生义。B项,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望文生义。C项,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望文生义。D项,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使用恰当。 参考答案 D (二)不能褒贬失当
熟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类。不明褒贬,就容易出现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如“处心积虑”与“殚精竭虑”词义相近,感情色彩截然不同。
例 2、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例2分析 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 例题分析
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C.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模者也会前赴后继。
D.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A项,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此处为英雄事迹。褒贬不当。B项,耿耿于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多用作贬义。褒贬失当。C项,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为了革命或某种事业连续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向前。用于此处褒贬失当。D项,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符合语境。 参考答案 D (三)不要用错对象
熟语大都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如“青梅竹马”只能用于从小一起长大的青年男女,不能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用于普通异性朋友,更不能用于同性之间。命题者往往利用这一点故意张冠李戴,设置干扰项。
例3、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例3分析 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句中用来形容“市井生活画卷”,属对象使用错误。 例题分析
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B.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C.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D.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A项,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对象不当,不合语境。B项,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能指儿子。使用对象错误。C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使用对象不当。D项,待价而沽: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等待有好的待遇、条件才肯答应任职或做事。沽,卖。使用恰当。 参考答案 D (四)切勿轻重失度
有些熟语词义较轻,有些熟语词义较重;有些使用范围大,有些使用范围小。辨识不清,就易出现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等错误。
例4、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
例4分析 毕其功于一役:是指把事情完成在一次行动中,一般指比较重大的需要较长时间准备或较多付出行动,句中用于“把这部机器装上车”,大词小用。 例题分析
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B.美国政府准许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天然公园里钻井的决定,引起了国际环保组织怨声载道。
C.走进白云观,庄致和见那道人骨瘦如柴,仿佛大病初愈的模样,却又目光如电,炯炯有神,心中不免暗暗吃惊。
D.《文史资料存史选编》中的不少资料是属于空前绝后的,被尘封了几十年,如果不是这次清库工作,极有可能被湮没。
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A项,有口皆碑:比喻高尚行为人人称赞。机关作风本该如此,起了变化用“有口皆碑”,属大词小用。B项,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这里太夸张不满情绪的范围和程度。C项,炯炯有神:形容目光很有神采,使用恰当。D项,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这些资料既然被尘封了几十年,说明前已有,过分夸大这些资料的珍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参考答案 C (五)力避重复累赘
熟语精练警策,言简意赅,如不理解熟语的确切含义,不注意熟语和句子中其他成分语义的比较对照,就易出现重复累赘的错误。
例5、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河堤,黄水泛滥,百姓生灵涂炭。 例5分析 生灵涂炭:指百姓处于困境中,与前文的“百姓”重复。) 例题分析
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同样可以体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B.申花队主教练墨里西被摄像机和话筒包围了,他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场很难打的比赛,我们拼到了最后,最终取得了胜利。”
C.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总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A项,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平凡普通的人;与前文“平凡普通”重复。B项,振振有词:说得似乎理直气壮,贬义;另外,与后文的“说”重复。C项,“难言之隐”的“隐”就是“苦衷”,重复。D项,冰山一角:比喻人们所了解到的事实或知识的真相,离实际情况还差得很远。使用恰当。 参考答案 D
(六) 忌犯搭配不当
不同的熟语由于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尽相同,根据使用习惯,有的熟语还有固定的搭配关系,把握不准,就容易出现错误。
例6、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惊险,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例6分析猝不及防:是指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与中心词“惊喜”不搭配。 例题分析
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B.假如我们的作家肯肝胆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他们一定会写出更好地作品来。 C.人们提到瞿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D.他唾沫四溅地讲了半小时,话音刚落,站在他身边的几个人便拼命地鼓掌,其他的人,都噤若寒蝉,面面相觑。
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A项,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要说成“对……漠不关心”。B项,肝胆相照:比喻以真诚相见,具有动词性质,用作状语修饰“打成一片”,不恰当。C项,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要求苛刻,这个成语的使用对象是别人,且不能带宾语。D项,噤若寒蝉:指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使用恰当。 参考答案 D
(七) 不应自相矛盾
有些熟语从意义上看似乎没有错误,但可能在使用时与句中的其他成分相矛盾,出现违反逻辑事理的错误,如不留意,就会陷入误区。
例7热情的张阿姨听说小王是自己女儿的朋友,便拉着小王的手全神贯注地跟她拉起了家常,一直聊到深夜,害得小王都没赶上末班车。
例7分析 全神贯注:指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与后文“拉起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了家常”相矛盾,不合语境。 例题分析
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B.学校组织全体学生会干部参加“春天之旅”夏令营活动,车子到了,临出发了,只有张林一人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
C.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五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A项,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此处灾害已经发生。前后矛盾、不合语境。B项,七手八脚:指大家一起动手,和前文“张林一人”矛盾。C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形容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前文已说到此处“五路可通”。前后矛盾。 参考答案 D (八)不能敬谦错位
熟语中也有敬词与谦词。敬词,只能对别人;谦词,只能对自己。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出错。
例8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例8分析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敬谦错位。 例题分析
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B.科举时代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荣华富贵。
C.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D.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A项,抛砖引玉:是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只能用于自己,句中用于陈教授(别人)不合适,敬谦错位。B项,莘莘学子:指众多学子,使用恰当。C项,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句中作品是作家的不是编辑的,不能用谦词,敬谦错位。D项,难以释怀:是指爱憎、悲喜等感情在心中难以消除,不用于“景色”,使用对象错误。 参考答案 B
三、学会运用答题技巧
1、看清题目。解题时首先要明确题型和题目的设问指向:是选择填空还是辨析正误,是选择运用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此时切不可草率从事,一定要看清题目中的关键词(“正确”或“不正确”、“恰当”或“不恰当”)再做选择,否则,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2、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3、运用语感。解答成语运用辨析题,运用语感是最常用、最便捷的方法,不但用于解题的初始阶段,更用于解题的关键时刻。当某两词的意义与用法实在区分不了,所有办法都用尽了,而考试时间不允许做更多的分析时,就只有相信自己的语感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掌握常见错误类型。熟语运用中常见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失当、对象错误、搭配不当、自相矛盾,等等。解题时要善于领会命题意图,分析确定错误类型,作出正确选择。
5、体会语境。选择使用哪个词,词语使用是否正确,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与判断。语境中往往会出现与所选词语或加点词语构成照应或搭配关系的词语、句子或标点,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解题时要善于抓住这些隐含信息,作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
6、运用技巧。解答成语运用题最常用的技巧是排除法。排除法是由已知推出未知的一种方法,排除错误选项越多,离正确答案就越近。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合要求的。
可见,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而在高考来临之际,抓住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成语加强训练,多注意近义成语的选用,多注意有历史渊源特殊意义的成语及典故,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