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颗粒物(PM2.5)有效控制措施的探索
王丽萍 马林 卓波
(四川省内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 内江 641000)
摘 要:本文叙述了细颗粒物(PM2.5)的含义、危害;防控细
颗粒物(PM2.5)刻不容缓;针对PM2.5的来源及成分,探索能在我国行之有效的防控(PM2.5)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PM2.5;灰霾天
The explora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meaning and hazard of the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without delay; against the source and composition of PM2.5, expl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M2.5) measures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PM2.5 ; haze day;
2012年以来,中国多省(市、区)出现连续严重的雾霾天气,部分地区甚至出现PM2.5指标爆表的极端情况,全国人民纷纷质疑十面“霾”伏咋就这么“毒”,甚至是谈“霾”色变。那么“霾”是由什么造成的呢?虽然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颗粒物,但是颗粒物却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使蓝天消失,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这种天气就是灰霾天。根据《2010年灰霾试点监测报告》显示:“在灰霾天,PM2.5的浓
- 1 -
度明显比平时高,PM2.5的浓度越高,能见度就越低”。由此可见,PM2.5就是造成“霾”的罪魁祸首。
值得一提的是,灰霾天是颗粒物污染导致的,而雾天则是自然的天气现象,和人为污染没有必然联系。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空气湿度,通常在湿度大于90%时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90%之间则为雾霾的混合体。 一、关于PM2.5
1.1、PM2.5的含义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大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2.1、PM2.5的危害
PM2.5
[4]
[3][2]
[1]
由于其粒径小,可吸附有毒有害化学物及细菌病毒
等微生物,并随呼吸进入人体呼吸道,刺激人的鼻黏膜、支
- 2 -
气管黏膜等敏感部位,或者被直接吸入到肺部,诱发疾病。 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二、PM2.5的来源及成分
PM2.5的来源复杂,自然过程也会产生PM2.5,但其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
2.1、自然来源
自然来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
2.2、人为排放
环境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排放的颗粒物(PM2.5),包括扬尘、采选矿、金属冶炼、有机化工生产和餐饮业油烟等;另一方面是二次粒子,主要是前体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等排放到空气中,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硝酸盐、硫酸盐、二次有机气溶胶等。”直接和间接涉及颗粒物(PM2.5)排放的污染源或行业包括火电和工业锅炉、道路和非道路移动源、石油炼制、有机化工、钢铁、有色、水泥、陶瓷、玻璃、涂料、加油站、干洗业、餐饮业等,同时涉及道路扬尘、建筑施工、秸秆露天焚烧、垃圾焚烧等。与控制总悬浮物、颗粒物(PM10)相比,控制PM2.5更为困难,因为这不但要控制一次污染物,更重要的是
[6]
[5]
- 3 -
必须减排其前体物;而且,减排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等前体物的难度很大。
2.3、PM2.5的成分
PM2.5的成分也很复杂: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其它的常见的成分包括各种金属元素,既有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砷、镉、铜等主要源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
三、PM2.5防控刻不容缓
2013年7月21日上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PM2.5(细颗粒物)分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等部门的环保专家就“PM2.5危机”展开探讨,专家们表示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PM2.5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刻不容缓,那么该如何防控呢?
四、探索我国防控PM2.5的有效实施措施
2012年底,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2012年以来,我国将PM2.5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核心工作:
- 4 -
[8]
[7]
4.1、加强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能力建设,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估体系
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加大国家环境空气网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并要求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要开展PM2.5和O3的监测;2013年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要开展监测;2015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要开展监测;2016年1月1日,全国各地都要按照新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在抓紧开展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监测报告和预警体系,建立卫星遥感监测体系,形成立体的空气质量监测网,建立飞机监测与无人机应急监测体系,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及时启动应急机制。
4.2、实施区域污染分区分类管理。
依据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气污染程度、城市空间分布及区域内污染物的空间输送规律,将区域划分为重点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实施差异化的控制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针对不同区域出现的区域性复合型污染问题,将区域分为复合型污染严重区、复合型污染显现区、传统煤烟型污染控制区、自然源影响区
[10]
[9]
。在复合型
污染严重区,应重点控制PM2.5和O3;在复合型污染显现区,应重点控制PM10、SO2、NO2,同时注重PM2.5和O3;在传统煤烟型污染控制区应重点控制PM10、SO2,加强采暖季燃煤污染控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