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SM-ZD-11880
动火作业事故分析与控制
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FS 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 动火作业事故分析与控制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引言(1)
近几年来,我厂动火作业引发的事故屡有发生,从统计结果来看,因动火引发的事故频度愈来愈高;检查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如监火人不到位、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够等问题。本文从动火作业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着手,结合我厂管理的实际情况,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对动火作业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从而制定削减风险措施来控制动火作业风险。
法律法规识别(2)
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集团公司、工厂有关安全规范、标准、制度及要求,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用火管理制度》、《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及本厂《安全用火管理制度实施
第2页/总8页
FS 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 细则》等。
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3)
对于生产作业活动一般都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是一种通过表格形式较细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 1 动火作业的步骤
现场动火作业不是一种孤立行为,它是由确定动火部位→用火申请→现场分析,落实安全措施→动火工、器具的检查→动火审批→动火人作业→现场监护→动火结束,清理现场各个环节组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违章,留下隐患。
2 动火作业的风险评估模型
动火作业的风险评估包括动火作业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评估动火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和风险评估三个板块组成,动火作业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由发生频率、管理制度、员工胜任程度和监测、联锁等设备设施四项内容组成,每一
第3页/总8页
FS 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 项内容分别对应五个等级。同样动火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也是由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财产损失、法规及规章制度符合情况和形象受损程度四项内容组成,每一项内容分别对应五个等级。风险评估则是L×S所得的数值,具体情况见风险评估表,如表1所示。
表1 风险评估表 3 动火作业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 3.1 事故数据收集与分析
从近12年业统计数据看,动火作业发生大小火灾事故达9起。从事故原因看,尽管动火作业人受到了培训,有特殊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现场有灭火器材等防范措施,厂内也制定了《安全用火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运行装置局部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等,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但在执地中经常出现偏差,如动火监护人没有按一点一人监护,在易燃易爆场所动火次数较频繁,动火作业的工机具不规范,甚至电线有裸露现象等。 3.2 风险评估
根据动火作业风险评估模型和收集的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具体分析见表2。
第4页/总8页
FS 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 表2 动火作业危害分析(JHS)记录表
风险削减措施(4)
通过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对动火作业进行分析,确定动火部位、落实安全措施、动火工器具的检查,以及现场监护(见表2)是动火作业的薄弱环节,是动火作业风险较大的环节。根据风险控制的原则,要对上述4个动火环节实施风险削减措施,控制风险。针对动火作业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触电、烧伤等危害,必须对火源易燃物及电器安全进行控制,制定控制措施的顺序是:消除→转移→隔离→控制→应急处理。 1 消除
现场清理可燃物。动火前要清理现场,把动火点下方及周围的易燃物品转移至安全地点;如果是进设备内动火,动火作业前必须要进行清洗置换,并经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现场清理着火源和保证电器达到安全要求。 2 转移
第5页/总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