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基督教对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内容提要]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现象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调查显示,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比例高于普通民众,其与基督教的接触具有偶发性,信仰历程伴随冲突与挣扎,具有虔敬的宗教信仰,信教之后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精神方面。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应对青年过渡带来的身份危机、弥合地域共同体解体带来的归属感缺失、填补传统信仰断裂带来的信仰真空、面对大学教育功能弱化的替代选择。

有研究发现,中国目前正在崛起的信教群体正是以大学生等为代表的“知识精英”群体。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发展的总体态势相一致,在大学生中基督教的发展势头最快,业已超过其他宗教,成为信徒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

大学生为何信仰基督教?他们皈依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普通基督徒群体相比,大学生基督徒群体是否具有独特性?大学教育应当如何应对这一现象?

(一)大学生基督徒的群体特征

与普通基督徒群体相比,大学生基督徒不仅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和认知水平,还具有如下群体特征。

1. 大学生中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接近百分之五,远高于普通民众信教比例

2. 大学生基督徒的信教时间多数发生在进入大学后

3. 大学生基督徒并非弱势群体

(二)大学生接触基督教的途径

研究显示:人际网络、家庭影响和书籍阅读是大学生接触基督教的三个主要途径。

(三)大学生基督徒的信仰特征

通过各种途径接触了基督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就成为了基督徒,从他们接触基督教到最终皈依基督教,实际上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基督徒体现出如下信仰特征。

1. 偶发性的困境是接触基督教的最初动因

2. 大学生基督徒的信教过程伴随内心的激烈斗争

3. 大多数大学生基督徒能恪守教义,具有虔敬的宗教信仰

对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现象,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追求时髦”的行为。换言之,大学生基督徒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恪守基督教教义,以教义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少人对此表示质疑。

在本调查中,有88.3%的大学生基督徒认为自己是虔敬的基督徒。如何考量基督徒是否虔敬?本研究认为对教义的理解是必要的衡量指标。如表2所示,在 “一个真正的基督教徒,其更深的意义在于什么”一题中,大学生选择率最高的是“荣耀神”,占76.5%。“爱上帝及爱人如己”次之,占70.6%。其他选项则为零。对于新教徒而言,判断真正信仰的唯一答案就是“有一种足以增加上帝荣耀的基督徒行为”。[7]基督徒行事不以功利为目的,而以荣耀神为终极指向,基督徒爱他人,爱自己,但都以爱上帝为唯一前提。

其次,虔敬的基督徒更需要在行为上恪守教义。这包括身为基督徒必须履行的仪式行为,例如阅读圣经,祷告,聚会等。如表3所示,有88.2%的大学生基督徒每周参加基督教团体活动;82.3%的人“每天”或“时常”阅读《圣经》;100%的人“每天”或“时常”祈祷。这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基督徒都能遵照基督教的仪式要求。

除此以外,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也是衡量基督徒虔敬与否的重要标准。从下表可以看出,94.1%的人认可自己“努力在日常实践中实现我的基督教信仰”,100%的人认为“当我的所作所为违背我的基督教信仰时,我会感到很内疚”;只有11.8%的人承认“有时,为了保护自身的社会或经济利益,我的宗教信念会向现实妥协”。这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基督徒在实践中能够恪守教义、以信仰指导生活。

当然,更能验证大学生基督徒信仰虔敬与否的事实是当他们面对切身利益与具体信念发生冲突时,所做出的抉择。究竟选择信仰还是现世生活的幸福安康?这是胶着于每一个信徒内心的必然冲突,意味着真正考验信仰的时刻到来了。例如按照教义,基督徒要找基督徒为伴侣。然而在世界范围内,男基督徒人数都少于女基督徒。这就造成了基督徒婚配的困难。尽管如此,仍有70.6%的大学生基督徒认为伴侣双方必须有

共同的宗教信仰;只有29.4%的基督徒认为可以选择非基督徒为伴侣,然后引导其信仰。

不仅如此,基督徒身份还会限制他们事业选择的范围。例如,最近几年很多研究生就业都选择考取公务员或者到高校担任辅导员,但是,获得这份稳定工作的机会往往由于基督徒身份而失去。但即便如此,仍有94.1%的大学生基督徒乐意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基督教信仰。

4. 信教之后的最大变化来源于精神上的改变

对中国民众信仰基督教的研究,长期以来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国不存在纯粹的基督徒,中国人信仰基督教出于功利性目的。本调查表明,大学生基督徒中的确有部分人出于功利性、实用性的动机接触基督教,例如希望能改善困境、得偿所愿等。但是,这些实用的考虑并非是决定其信教与否的核心动因,亦不是维持其信仰的主要原因。从大学生皈依基督教前后的改变可以更为具体地说明这一点。如表3所示,“皈依基督教后带来您个人的改变”中,选择比例最高的两项是“观念转变(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和 “性格转变,心灵升华了” ,分别占76.5%和41.2%。

表3 皈依基督教后大学生基督徒的改变情况(%)

皈依基督教后带来您个人的改变是 家庭更和身体健康 睦,与周围各方面的运心情舒畅 人的关系更气更好了 融洽了 5.9 23.5 0 关心社会公益事业,更观念转变性格转变,(人生观价心灵升华了 值观的转乐于助人了 变) 23.5 41.2 76.5

一位大学生基督徒B这样描述了自己的改变:信仰让我的心灵变得干净,心胸宽阔。乐观、幸福,发自内心的平和快乐、温馨,这些成为生活的一种动力。遇到困难的时候,考虑的角度不一样,不把他看成困难,相反,生活的每一点滴都是神的恩赐,无论事情对错正负消极积极与否,都能从中得到很好的教训。

透过长时段的视野,我们会发现,大学生基督徒的喜乐和内心的平静并非来自世俗利益,而是来自对于精神世界的信仰。在大学生基督徒的信教历程中,不难发现一种从“外在宗教取向”向“内在宗教取向”的转变。[8]每个人的思想都具有一种成长的能力,一个人总是训练自己去选择更大的价值而不是更小的价值。基督教作为人类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它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不仅在于为他们身处困境时提供一种领悟生命意义

的超然方式,而且还在于它们也具体地指明了人们要舍弃那个狭隘的自我,实践仁爱、慈悲与宽恕,活出生命本身的善。[9]

童年时, 家是一声呼唤。 那时的我似乎比今日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 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前露面,而是与左右相邻的小朋友聚在一起, 天马行空,玩的天昏地暗,直至街上的人散去, 听见焦急的父母在四处:“回家了,吃饭了。” 这样的声音伴着我的童年,月复一月,迄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 我常常在思考“家”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家是酝酿爱与幸福的酒坊,是盛满温馨和感动等待品味的酒杯。 是在疲惫时回到家后爱人真情的拥抱, 是彼此相守默默注视的目光…… 还有人说:家是风雨中的一间小屋,家是大雪天里的一杯热酒, 家是一次次失败后的鼓励…… 家是忙碌奔波疲惫时。 最想回去好好休息的温床。家是在外面受委屈回来后, 可以痛痛快快哭一场而没人笑你软弱的地方。 家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后。离你最远却始终与你记忆最近的画面。 无论你的人生是如何的辉煌或者是落魄。 家。永远是你最牵挂的地方。 太平时,家是一座博物馆, 又是一个加油站。家里的一本书一封信一帧照片, 都可以引出一段属于你们家的故事,流传天南与地北; 一把茶壶一顶帽子一把椅子, 都储存着家的文化传统和信息,绵延一代又一代。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港湾, 承载了多少人的梦。 烦恼的时候,想到它,豁然开朗; 忧郁的时候,想到它,微微一笑; 沉闷的时候,想到它,如释重负。

家,简简单单的一个字, 却包含了太多,只有亲情才是无法泯灭的永恒。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童年时, 家是一声呼唤。 那时的我似乎比今日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 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前露面,而是与左右相邻的小朋友聚在一起, 天马行空,玩的天昏地暗,直至街上的人散去, 听见焦急的父母在四处:“回家了,吃饭了。” 这样的声音伴着我的童年,月复一月,迄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 我常常在思考“家”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家是酝酿爱与幸福的酒坊,是盛满温馨和感动等待品味的酒杯。 是在疲惫时回到家后爱人真情的拥抱, 是彼此相守默默注视的目光…… 还有人说:家是风雨中的一间小屋,家是大雪天里的一杯热酒, 家是一次次失败后的鼓励…… 家是忙碌奔波疲惫时。 最想回去好好休息的温床。家是在外面受委屈回来后, 可以痛痛快快哭一场而没人笑你软弱的地方。 家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后。离你最远却始终与你记忆最近的画面。 无论你的人生是如何的辉煌或者是落魄。 家。永远是你最牵挂的地方。 太平时,家是一座博物馆, 又是一个加油站。家里的一本书一封信一帧照片, 都可以引出一段属于你们家的故事,流传天南与地北; 一把茶壶一顶帽子一把椅子, 都储存着家的文化传统和信息,绵延一代又一代。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港湾, 承载了多少人的梦。 烦恼的时候,想到它,豁然开朗; 忧郁的时候,想到它,微微一笑; 沉闷的时候,想到它,如释重负。 家,简简单单的一个字, 却包含了太多,只有亲情才是无法泯灭的永恒。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基督教对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内容提要]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现象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调查显示,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比例高于普通民众,其与基督教的接触具有偶发性,信仰历程伴随冲突与挣扎,具有虔敬的宗教信仰,信教之后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精神方面。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应对青年过渡带来的身份危机、弥合地域共同体解体带来的归属感缺失、填补传统信仰断裂带来的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c8lg5llyn76vac3ljxx41z4g1sgcd0188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