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视野下的课程整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新视野下的课程整合

把什么样的阅读资源整合到课堂中来?或者说,什么样的文章适合与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整合?这考验一个教师的视野和思路、眼界和理念。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囿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敢整合,也不会整合,最后,整合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其实,很多语言材料的整合取决于教师对多个文本语用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准确理解和综合把握,取决于教师语文素养的高度和宽度。 一、跨年段整合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有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语言简洁,结构严谨,首尾呼应。用大量的篇幅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也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一些教师认为这篇课文应该提炼出让学生学习掌握的语言训练点,即“铺垫”,提炼的依据是课后练习题,我认为也比较准确。但是,我觉得对于这篇课文,人文主题反而更重要一些。 整合有时需要换一种思路,拓宽视野,跳出单纯整合的束缚。在阅读和搜索过程中,有的教师发现有一篇文章可以和课文进行整合,它是《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校的信》,作者是法国大文豪雨果。文中与教材课文联系紧密的片段有多处,语言很有力量,可以对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其中对圆明园的描写,比课文的语言还要优美。这篇文章也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课文,从难度上来说,比五年级的课文难度大,一般教师不敢用。但是,凡事没有绝对。我觉得这篇文章基本没有太生僻的词语和句子,而且是书信体,代入感强,更容易让学生感同身受。因此,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问题。最重要的是,雨果写的这封信有反讽的意味,可以让学生从换一个视角了解那段历史。这篇文章有思想深度、有个性,巴特勒将军本来是想让雨果赞扬这场战争的,雨果却敢吐真言,敢于直面人类的罪恶和不堪,这是伟大作品的可贵品质。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语文课就是要引入这种有思想的深刻的文章,不管它在哪本书里,是否难读,只要是有助于理解教材课文的,都可以拿来使用,并且能整合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才是对教材课文真正理解和把握了。窃以为,对教材课文的理解,有时其他学科或者辅助材料的阅读更有帮助。拓展这些文章,能让学生更加辩证地看问题。

这里就涉及一个大胆整合的问题,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跨度如此之大的文章就不能用,而是要看两个文本之间的相似度和可衔接点。上文所举例子中,这两篇文章显然有很好的整合点。 二、要素整合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有一篇小古文《书戴嵩画牛》,全文不足百字,先写杜处士对书画的爱好,其中对戴嵩所作《牛》一轴尤为珍惜。在此铺垫基础上,突出本文中心画面,即一牧童拊掌大笑斗牛画的情景,因为“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而非“掉尾而斗”。最后以古语结束全篇,精悍利落。文中不仅说明绘画要

讲求形似,更蕴含着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擅长画田园风景,尤工画牛,能得“野性筋骨之妙”,与唐代著名的画马大家韩干并称“韩马戴牛”。苏轼曾有诗句“君不见韩生自信无所学,厩马万匹皆吾师”(《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韩干以活生生的厩马为师,故能画出各种神态的马,戴嵩似乎做得不够了。

后来翻看《苏轼文集》,偶然发现一篇《书黄筌画雀》,真是眼前一亮,全文录如下: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两篇文章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两篇文章篇幅都比较短、作者相同;讲的主题很相似,都是先讲述一个故事,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同之处是:课文主要告诉人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任何事都要问熟悉的人,尊重实际情况;《书黄筌画雀》则告诉人们,君子应该认真学习并且善于提问。 在现实教学中,已经有教师将两篇文章整合在一起,课堂效果非常好,无论人文主题还是语文要素,都衔接得很紧密。因此,这样的整合既扩大了阅读量,又将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了阅读实践中,可谓一举两得。 三、跨学科整合

除了跨年段整合、要素整合之外,其实还有一种整合,能更快地提升学生的素养,这就是跨学科整合。比如语文教材上的课文,能否整合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美文,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来解读课文?这样,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了,语文素养自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提升。

例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这首诗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地名很多,包括“河南、河北、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可见,这首诗整合地理方面的文章比较合适,于是有的老师找到了《古诗中地名》一文,这篇文章解析了杜甫为什么要在这首诗中用这么多的地名,而且用诗中的地名制作了一个古代历史地理地图,同时将古今地名对比情况做了一个表格,一目了然。

在整合地理知识的同时,我想到,这首诗写的时候正值“安史之乱”,是否可以从历史学科来整合理解,于是有的老师找到了一篇《安史之乱中的杜甫》。这篇文章总结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材中编选的15首杜甫诗,考察这些诗作的背景,会发现它们多数都写于“安史之乱”。确实,杜甫诗歌不论创作数量还是水平,都在“安史之乱”中达到了最高峰,可以说正是“安史之乱”成就了杜甫“诗圣”的地位。就拿小学教材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来说,历史背景是在杜甫入川之后的几年,史思明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之后又发生内讧,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763年,唐军和借来的回纥军队终于剿灭了史朝义残部,终结了“安史之乱”。这首诗就做于此时。但这首诗并非写实,只是表达了杜甫当时激动

的心情。杜甫并没有立即出川回乡,他在四川又待了5年。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对于理解这首诗就容易得多了。这就是跨学科整合的魅力。

整合,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魄力,更考验教师的文本研究能力,甚至是跨学科研究能力。因此,如果每一位一线教师在现实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钻研、不断探索、不断打破束缚,我想,在指导学生如何大量阅读和提高思辨能力这一方面,尤其是从教学角度的整合文本这一层面,就会走得更远。

1c1dc6ovtl1cf865breu5a66i6tmib010w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