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动醒觉反应之前的记录应判定为2期睡眠,而出现体动醒觉反应之后的记录为1期睡眠,直到再次出现睡眠梭形波和(或)K复合波为止。
本规则只针对紧张性2期睡眠,在时相性2期睡眠中,即使出现体动醒觉反应也不影响2期睡眠的判定。 2、REM睡眠过程中出现睡眠梭形波时的判定规则 如果睡眠梭形波出现于时相性REM睡眠快速眼球运动之间,则可无视睡眠梭形波的存在,明确判定为REM睡眠 如果仅一个睡眠梭形波出现于紧张性REM睡眠枕,则可无视其存在,明确判定为REM睡眠。
如果两个睡眠梭形波出现于紧张性REM睡眠帧,当睡眠梭形波之间所占比例较小时,该帧记录为REM睡眠;反之,如果睡眠梭形波之间所占比例较大师,该帧记录为2期睡眠。
如果两个睡眠梭形波出现于两帧含快速眼球运动的睡眠期中,而其中的记录帧中无快速眼球运动的话,则其中的睡眠记录帧可明确判定为2期睡眠。两侧同时含睡眠梭形波和快速眼球运动的那两帧记录的分期取决于快速眼球运动和睡眠梭形波的相对位置。 3、REM睡眠起始的判定规则
脑电表现接近或同于1期睡眠、无肌电活动、无快速眼球运动的一帧或多帧记录的睡眠分期判定根据其前后记录
帧中内容的不同可有3种不同的结果。在实际睡眠分期中,可根据前面睡眠的经过时间和这些帧脑电波的表现得出大致印象。
4、REM睡眠终止的判定规则
REM睡眠终止的方式有3种:快速眼球运动消失(从时相性REM睡眠转入紧张性REM睡眠),接着进入2期睡眠(出现睡眠梭形波和(或)K复合波)、1期睡眠(出现紧张性肌电活动,或者出现体动醒觉反应加上其他1期睡眠特征)或清新期(出现紧张性肌电活动加上持续α或β活动)。
REM睡眠终止的判定规则中还有一点重要内容,即在REM睡眠过程中一旦因某种原因被判定转为NREM睡眠后,必须等到出现时相性REM睡眠时才能重新回到REM睡眠。 5、REM睡眠判定
相邻的两个REM睡眠间期之间必须间隔一定时间的NREM睡眠,称为结合规则(以间隔15—35分钟最为合理)。 REM睡眠一旦终止后,其后的NREM睡眠持续时间如果短于选定的结合规则的话,接下去判定REM睡眠的再次起始时应按照REM睡眠终止的规则来判定,即应该起始于时相性REM睡眠;反之,则应按REM睡眠起始的规则进行判定。
十七、睡眠期呼吸事件的分析
多导睡眠图的呼吸事件分析部分包括呼吸暂停事件、低
通气事件、呼吸努力相关脑电醒觉反应(RERA)、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事件4部分。
成人睡眠呼吸暂停的定义为口鼻气流停止达10秒或10秒以上。
口鼻气流停止并非仅指100%气流中止,而多采用口鼻气流幅度降低80%—100%这样一个标准。
中枢性呼吸事件结束,口鼻气流恢复时,一般不出现显著鼾声;SaO2降低程度较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口鼻气流曲线平直>10秒;胸腹呼吸曲线存在。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口鼻气流曲线平直>10秒;胸腹呼吸曲线亦平直。
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口鼻气流停止期间,首先出现中枢性成分,然后在口鼻气流回复之前出现胸腹运动。
阻塞性睡眠低通气:呼吸气流降低30%,加上SaO2降低4%,持续时间>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