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学理论的心得体会
这一学期有关文学理论的,似乎是在为我更好地理解文学而开路,指引我更明了地辨析和鉴赏文学作品、更清晰地 ___和了解文学的发展历程,这无疑是教人明智的。但这一切又确切地建立在老师的趣味性与通俗化的讲解之上,毕竟以前文学理论是不为我们熟知,也不易研究明白的。下面我将谈谈我从文学理论和老师身上所学到的一些知识。
以世界为立论基础,就衍生出了模仿论与表现论。模仿论强调对客观世界的逼真的模仿,秦兆阳在《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中就说过文学应严格地忠于现实,艺术地真实地反映现实,并反转过来影响现实。法国新小说派要求客观记录外在世界,不介入任何主观色彩,也体现了模仿论,但这类小说情节简单,人物没有个性。茅盾《子夜》里描写的纸醉金迷的生活,明争暗斗的算计以及民族工业在夹缝里艰难的生存都是在模仿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都市化 ___的生活,而且茅盾也是最信奉现实主义,有洞察现实的独特视角的,但在大笔墨描写都市商业的发展历程时则未免有些过于现实化,而不能凸显作家的创造性,而遭人垢病了。
表现论更强调文学作品是 ___主观世界的真诚表现,郁达夫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代表,他在《沉沦》中着重描写了一个 ___留学生的孤独、性苦闷以及痛恨国家懦弱的事,文中有着浓重的哀怨以及悲
哀的感 ___彩,而这与郁达夫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一致的。郭沫若在他的《女神》中也倾注了强烈的抒 ___彩,尤其是他的《天狗》篇显示了一个狂乱飞奔, ___燃烧的自我,回复了自己的意识。他们都是倾向于浪漫主义的,但忽视客观世界与文学的关系,不注重遵循文学的客观规律,则有时难免流于无病 ___。像巴金则被人批评 ___过剩,理性不足,技巧不足,梁实秋作品则被人批评为情感泛滥,没有节制,纯粹宣泄。
莫言的探索小说有对温文尔雅的文化的叛逆,他的《透明的红萝卜》有生存的困顿、痛苦的宣泄、苦难的挣扎、人性的扭曲,他的《红高粱》里边毫不掩饰对不合伦理的情爱以及对土匪 ___的赞美,作品里从不是温和柔顺的,而是 ___传统,赞扬原始的生命的活力的,但在他的现实生活里他却中规中矩,沉默寡言的,不敢触碰不道德,也不敢触碰法律的,这是文本论中强调的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不等同于作家的主观世界。马原将小说完全视为语言的游戏,强调写本身,而不重视思想内容也是文本论中的一个体现,但这种小说强行将兀自 ___的片段组合在一起,没有情感和情绪的 ___,也没有什么关于善的伦理的判断以及人文关怀在里边,并不能给人真正的愉悦的审美 ___,实际上没有多大的价值。
钱钟书的《围城》在结尾处其实也留下了空白点,我们知道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生活已成了争执不休,隔阂不断,索然无味的枷
锁,但究竟两者是以离婚或是更惨烈的方式结尾,方鸿渐在这孤岛的生活里又将怎样,仍然留待读者想象和解决,这都是需要读者积极主动的。
谈及这个,我觉得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善与恶各自区分开来。桑德尔曾讲过在现实中判断善恶主要有两个标准:道义论(为道德而道德)、功利论(为追求幸福而讲道德)。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康德,他说过出于善良意志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善而善,他主张将人当做目的而非工具。后者又称目的论,边沁和密尔是其代表人物,两人实际上都认为善要增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事实上,我认为,读者在文学中判断善恶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这两种伦理判断的标准,但文学是虚构的,不但融进了 ___的个人判断与强烈的思想感情,读者在阅读时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也会受到 ___的影响,同时还有着自己或许更为独特的见解,那么在这些现实与文学的判断标准则又大不同了。在古希腊信仰巴库斯的宗教里,无不体现着狂野与血腥,他们凶狠地捕杀动物以献祭,在古代中国道法自然的社会以及现代有着法律约束的社会,这自然是不道德的,不善的,但在我们读到欢快献祭的诗时,恐怕也只会沉浸在这狂野的 ___中而无暇顾及这对与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