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中学2014--2015学年校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把学校优质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自信和挖掘学生的潜力, 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探索“有魅力的责任课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此方案。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
① 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把学生的学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
② 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3.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看来看,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比较、想象、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的黄金期。 三、课改理念
1、核心理念:激活课堂,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思维品质,关键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主要体现在发散思维,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质疑精神。
1
2、实施理念:从“学以致用”关注学习的目的转向“用而知学”的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用而知学、用可预设、用而可用、用而有效、用而可评、用而致远。
3、操作理念:以设疑、激趣为先导;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揭示规律为重点;以精讲精练为策略;以学生参与为途径;以提升素养和质量为目标。 四、实验年级
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级,推行“有魅力的责任课堂”改革,以年级为单位整体推进。 五、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六个转变,三个提升。 1、六个转变:
① 理念之变——从学生被动听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话语权)。 ② 过程之变——由“预设型课堂”向“生成性课堂”转变。
③ 结构之变——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时间与空间(310工程)。 ④ 环境之变——促使教师转变角色形成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 ⑤ 组织之变——引导小组合作课堂新秩序的产生(小组建设)。 ⑥ 评价之变——从评价“教”到评价“学”来引导教(以学定教,高质量)。 2、三个提升:
① 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有效的“教”和高效的“学”。构建“有魅力的责任课堂”,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② 提升教师专业品质。以“探索有魅力的责任课堂”为突破口,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让更多的教师成为省、市级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③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实施板块
1、教师培训板块(级组负责) 2、各科方案板块(教研组负责) 3、导学编制板块(教研组负责) 3、小组合作板块(班主任负责) 4、魅力课堂板块(实验教师负责) 5、资料研讨板块(级组、教研组) 6、评价激励板块(级组、班主任、教研组) 七、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 长:刘鹏举 副组长:郭小兰 成 员:李兆容 马合军
职 责:制定培训方案,把握课改方向和进程节奏,研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修改完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 2、工作小组:
3
组 长:郭小兰
组 员:级组领导、班主任和教研组长。
职 责:具体实施课改,制定具体操作方案和评价体系,研究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整部署,积累材料和数据,争取上级支持,确保课改成功。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完成。我们要按照“制度约束→样榜示范→文化引领”的思路,将课改强力推进、规范推进和创新推进。
1、认清形势: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激发;只注重习题训练,忽视能力培养;学科集体备课与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
2、示范引领:示范引领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捷径。为此,我们需要经常邀请本校专家讲课,传经送宝,并组织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在级组范围内上示范课、研讨课,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 3、活动推动:活动推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器和催化剂。为此,我们将面对全体教师,分层次开展课堂教学展示系列活动:骨干教师、高、中级教师、青年教师分别要举行展示课活动;举行教研组、教研组和学校三级系列研讨活动;广泛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每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认真组织各个层面的教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聘请权威教师进行当堂点评,以此推动高一级的课堂教学改革。
4
4、校本教研:建立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经常开展“课例评析”、“问题会诊”、“课改沙龙”、“课题攻关”、“学术论坛”、“教学比武”等活动,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对话”活动,发挥我级骨干教师、名师的传、帮、带作用。 5、严格考评:制定出详细的考评细则,对教师实践课程改革进行考核,对教师成绩纳入综合考评,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
6、分步推进:
第一阶段:学习发动阶段(2014年5——8月)。 1、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2、制定级组课改总体方案和各学科方案。 3、培训学习,形成共识。 4、制定评价方案和激励方案。
第二阶段:探索实验阶段(2014年9——12月)。 1、作好学生动员工作(争取在军训期间完成) 2、班主任分好学习小组,安排好课室座位。 3、教研组研制新授课导学案。
4、鼓励教师大胆实验,人人上试验课(45周岁以下老师每周一节试验课,46周岁以上的老师两周上一节试验课) 5、教研组每周组织一次研讨小结会。 6、做好评课记录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记录。 第三阶段:巩固达标阶段(2015年2——8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