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析·史论阐释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的特点
1.优先发展重工业。基于新中国落后的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落后的现实,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新生的人民政权,急需加强国防工业的建设。
2.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原料、资金和市场,同时为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我国采取了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同时进行的策略。
3.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根据总路线的要求以及以往的工业格局,我党要求建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党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需要向苏联学习,同时中苏结盟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也影响了当时我国的工业化策略。
二、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
1.没收官僚资本,完成土地改革,统一财政经济
(1)没收官僚资本,使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确立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完成土地改革,变地主所有制为农民所有制,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
(3)统一财政经济,包括控制主要商品,加强市场、物价和金融的管理等。到1952年实现了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这为形成新的经济体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一个基本条件。
2.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在1956年底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这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3.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建立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形成了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1.(2024·全国卷Ⅰ·T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 )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中国迫切学习苏联经验进行经济建设的现象。中国一五计划学习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D正确。1954年当时中国科技还十分落后,A错。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提出,B错。材料反映了学习苏联的热潮,而不是反思苏联经验,C错。
2.(2024·全国卷Ⅱ·T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解析】选B。材料中现象发生在1948年10月底,这一时期国共双方实力此消彼长,胜利天平向中国共产党倾斜,因此中国共产党决定进行战略决战。结合材料中“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的表述,可以推知其目的是为胜利后将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做准备,故选B。
3.(2024·全国卷Ⅰ·T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解析】选D。新中国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要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故A说法错误;古代便有了对煤、铁、铜等矿产的开采,B与题干及漫画信息不符,排除;漫画围绕的主题是“工业建设”,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要到1965年,故C错误;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并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日增,D符合题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