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中东的范围、地理位置,掌握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点,了解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及地区差异。
2.进一步巩固识读地图、分析地域特征的技能和运用学过的知识探索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中东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炎热干燥的气候及地区差异。 教学方法 指导自学法与谈话法相配合。
教学用具 《世界地形图》、《中东政区图》,地形图, 教学提纲
一、范围和地理位置 1.范围和国家分布
2.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二、高原为主的地形 三、炎热干燥的气候 1.特点 2.形成原因 3.地区差异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们已经学习了亚洲的哪几个分区?它们分别处在亚洲的什么位置?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亚洲的最后一个分区,位于亚洲西部的中东,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居民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与中东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所以尽管它不在亚洲,我们还是把北非和中东放在一章中学习,便于我们全面了解这两个地区的特点。
学习新教材
第一课时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范围和地理位置(板书)
1.范围和国家分布
[指导读图]读《中东的政区图》,明确中东的范围及在世界中的位置,并找出所包括的国家。(学生读图后,教师指定学生在黑板前指图说明本地区的范围、包括的国家以及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提问]中东的位置有什么特点?(由学生分析)
[教师归纳]①本地区大部分处在北纬15°至北纬40°之间,北回归线从南部穿过。②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是亚洲、欧洲、非洲三洲交界处,又有地中海、红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五海集中在这里。③红海、苏伊士运河、士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形成重要的海上通道,不仅将三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沟通了二大洋。
[读图]指导学生读《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图,分析它们的重要交通位置。2.地处二洋、三洲、五海之地(板书)
本区不仅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陆上和空中的东、西交通要道;不仅现在,而且历史上也早已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读图]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并让学生对照《亚洲政区图》,了解“丝绸之路”途经的国家和地区。(有条件时还可分析这些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
过渡 本地区不仅位置突出,自然环境也表现出许多独有的特征,先来分析它的地形。[读地形图]读《中东的地形图》,让学生说出中东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
二、高原为主的地形(板书)[教师归纳]以高原为主,主要有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等。高原周围被耸立的山岭包围,使其地形闭塞。平原面积狭小,主要有两河冲积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及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两个地区都是世界文明的摇篮。此外地中海沿岸的狭窄平原,这里的死海湖面海拔为-392米,为世界陆地最低点。下面再来看看本地区的气候。[读图]指导学生读世界气温、年降水量分布及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图,说出本区气候的基本特点。(一半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可达20℃,以热带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为干旱地带。)
三、炎热干燥的气候(板书) 1.特点
[阅读课文]指导学生读“炎热干燥的气候被叫做‘无流国’”。
[读图]指导学生从地图册上找出主要“无流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也门共和国等。)
[教师讲解]由于气候炎热干燥,在这里形成了广大沙漠,这里有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
[阅读课文]先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沙漠的位置范围,再阅读课文“撒哈拉沙漠”及“选讲课文”。
过渡 综上所述,本地区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炎热干燥。造成本区气候炎热干燥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再分析它形成的原因。
2.形成原因(板书)
[教师归纳]本区大部分地区地处北纬20°至30°之间,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所以气温高。这里又处于副热带高压和来自亚洲内陆干旱地区东北信风的控制,所以干旱少雨。同时本区闭塞的高原地形,阻挡了海洋湿润空气的进入,更加剧了本地区的干旱,所以才形成了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的特点。但本地区的气候也有明显的差异,比如,沿着地中海周围的狭长地带,就分布着另外一种气候。
3.地区差异(板书)
[分析图表]读第180页A、B图,说明B图中气温和降水在一年中的变化特点,与A图中的气温降水相比有什么区别?(B图所示一年中8月气温最高,约25℃;1月气温最低,约8℃,从气温变化看属于温带特点。全年降水约500毫
米,且集中在冬季,而夏季少雨。这是地中海沿岸地区常见的气候特点,我们称这种气候为地中海气候。而A图全年高温少雨,为本区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
[提问]造成地中海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学生应从所在纬度和海陆位置以及风带和气压带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教师归纳]本区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地处北纬30°至40°之间,正是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的地区,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本地区冬季为西风带控制,因而多雨,而夏季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少雨。
复习巩固
[检查提问]①指图(挂图)说明中东交通位置的重要性。②中东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怎样形成的?
布置作业
[填图]完成填图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了解石油资源在本区的分布概况和在世界上的地位。 二、了解本区居民的民族、宗教信仰状况。 三、了解本区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一、丰富的石油资源。 二、阿拉伯世界。 【教具准备】
中东政区图(空白图)、自制的石油符号(粘贴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读书为主,在教师指导下填写图表,贴符号,指出石油运输路线。 【教学过程】
(教师朗读) 把教材第一段的两句话作为引言,导入新课:“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展示课前画好的“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填写图),引导学生自学读书,填写有关内容,每填一项,由学生朗读,教师加以肯定或指正。
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一半以上。
特点:石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分布:以波斯湾为中心,一条石油带向南北延伸(教师挂图、指图)。 产油国:中东有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北非有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教师每指一个国家,贴一个石油符号)。
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1/4。 出口量:所产石油90%输出。
[提问]“这些国家所产的石油为什么要大量输出?”答:“产油国人口少,工业不发达,生活生产上对石油消费量不大:出口石油可换回所需的商品和外汇。”
(指图、填写石油输出路线)
[做一做]
在世界地图上比较一下,从波斯湾沿岸港口将石油运往西欧和北美,油轮经过地中海的航线和经过非洲南端的航线,哪条航线的航程较短。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油轮都选择最短航线呢?(经过地中海的航线较短。因为该航线要通过苏伊士运河,受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所限,大型的超级油轮必须绕道非洲南端。)
[提问]“本区出口如此多的石油,对该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会带来什么好处”?(本区人口少,收入增多,成为世界上人均收入很高的国家。)
〔讲述〕我们再看一看本区的农业状况。 (读书填写课前画好的农业概况图表)
牧业生产方式:游牧和半游牧,赶羊群逐水草游动。
畜产品:牧业较发达,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呵富汗的紫羔皮、伊朗用羊毛织成的地毯都很著名(参阅彩色插图:叙利亚地毯)。
灌溉农业:分布——河谷平原和沙漠中有地下水灌溉的绿洲(读彩色插图)。
农业特产: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可供食用,伊拉克有出口。
水果业分布:地中海沿岸的平原和丘陵。
产品:橄榄油、柑橘、葡萄(请同学看一看课文插图)。 〔读一读〕“新兴的沙漠旅游业”
[板书]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 [读书填表]
人种:主要为白色人种,主要为阿拉伯人。 语言:通用阿拉伯语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这片广大地区叫做“阿拉伯世界”。
宗教: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圣城:麦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每年有百万人来此朝圣。
耶路撒冷——三大宗教的圣城。
〔讲述〕阿拉伯国家的人民有很多传统的、别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学生朗读]“读一读”阿拉伯国家的风俗习惯。 [总结] 中东的基本概况是:
沟通两洋联三洲。 热带沙漠有绿洲。 阿拉伯人集中地。 牧业发达多石油。
〔附注〕(l)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来源于河湖水、地下水、高山融雪水的灌溉,这些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实际上与“灌溉农业”是同义词,只是“绿洲农业”强调了在干旱荒漠地区的农业特色——有水就能长草,种庄稼。
(2)中东的石油储量、产量等的数字,不要求学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