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 月初和月末小明家电能表计数器所显示的数字如图所示,小明家这个月消耗了多少电能?如果民用电的价格是0.40元/度,小明家这个月应交多少电费? 10A表示 ; “2500r/kW?h”表示 。 (4)电子式单相电能表标有3200imp/kW?h表示 。 (5)电能表的示数由 组成. (6)电能表的计量单位是 ,符号为 ,俗称 . 1 kW?h= J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电功 一、电功 1、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2、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二、电能表 1、电能表的作用:测量电功。 2、电能表的单位:kW?h(度)。 3、电能表的读数:前后两次读数之差。 4、学生练习并熟悉kW?h和J的关系 :1kW?h=3.6×106 J 教学反思(观课议课意见):
高何九年制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六 电功率 教学内容 第二节 电功率 课时1 第 1 课时 1.知识与技能:(1)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 (2) 知道计算电功率的各个公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得出电功率的公式。并理解电功率在不同电路中应用及其相关的重点公式; (2) 会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以及结合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来解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1
重点 难点 教具 准备 教学 流程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电池三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不同规格的电灯泡2个 第 一 次 教 学 设 计 新课引入 新课推进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一复习提问 1电功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 2电能表的有关知识? 二引入新课。 1 P90一段对话。 2 演示实验“100W,40W”的灯正常工作时的亮暗,比较单位时间做功多少。 1、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来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 W(1)定义式:P= t 2、探究电功率的大小 实验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方法:控制变量法 (1)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流相等。 (2)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控制电压相等。 归纳结论:P=UI 3、根据P=UI带入W=Pt得 W=UIt 4、例题:标有“220V 100W”的灯泡在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 学生解题完成后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学程设计) 个别学生回答 学生读书思考 互相讨论 生记录公示并读记 W定义式:P= t 学生设计电路图 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填写书上的表格。 结论:(1)电流相等时,电功率与电压成正比; (2)电压相等时,电功率与电流成正比。 学生认真读记。 生记录P=UI 生记住W=UIt 学生根据已经学习的公式解题。 抽一个学生上黑板完成。 42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在书上将公式与前面的公5、师讲解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变形式记录到一起。 得出纯电阻的2个电功率公式: P=U2 /R P=I2R 解出的100W灯的电阻是请用这些公式解决上面的例题,484Ω更准确。 看下有什么不同。 老师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电功率 1、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来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 W(1)定义式:P= t (2) P=UI (3) P=U2 /R (4) P=I2R 2、W=UIt 教学反思(观课议课意见):
高何九年制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课时1 第 1课时 第三节 焦耳定律 1.知识与技能:(1) 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 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知道科学研究方法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六、电功率 教学内容 43
重点 难点
教具 准备 教学 流程 干电池四节,玻璃棒,若干电阻丝,蜡烛,火柴棒 第 一 次 教 学 设 计 教师活动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学程设计) 新课引入 新课推进 提问: (1)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一、探究活动 演示实验: 介绍如图6-3-3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装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大,串联起来,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里会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上升得越高.观察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二、焦耳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表示: Q=I2Rt 师讲解分析: 公式中的电流I的单位要用安培(A),电阻R的单位要用欧姆(Ω),学生回答:发烫.是电流的热效应. 三种情况: 第一次实验:两个电阻串联它们的电流相等,加热的时间相同,甲瓶相对乙瓶中的电阻较大,甲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二次实验: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来的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实验,让通电的时间与前次相同,两次实验比较甲瓶前后两次煤油上升的高度,第二交煤油上升的高,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三次实验:如果加长通电的时间,瓶中煤油上升越高,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学生记录: 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表示: Q=I2Rt 解: I=U/R=36V/60Ω=0.6A 44
通过的时间t的单位要用秒(s)这样,热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J). 例题 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流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电功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推导出焦耳定律公式如果电流通过导体时,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作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 Q=I2Rt=(0.6A)2×60Ω×300s=6480J 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等于电流做的功W,即Q=W. W=UIt,根据欧姆定律U=IR推导出焦耳定律Q=I2Rt, 板书设计 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2、公式: Q=I2Rt 3、单位:公式中的电流I的单位要用安培(A),电阻R的单位要用欧姆(Ω),通过的时间t的单位要用秒(s)这样,热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J) 教学反思(观课议课意见):
高何九年制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单 元 六、电功率 教 教学内容 第四节 灯泡的电功率 课时1 第 1 课时 1.知识与技能:(1) 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学 的功率; 目 标 (2) 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3) 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会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际功率,进一步练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2)会画实验电路图,能熟练的进行电路连接和操作,能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
45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