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试卷
生命科学学院 佘瑞雪 2003242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2、胚胎时期的原口封闭或成为肛门的动物称为后口动物。
3、原生动物的三大营养方式是植物型营养、动物型营养、渗透性营养。 4、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主要有鞭毛、纤毛和伪足。
5、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为海绵动物。
6、水沟系是海绵动的特有的水流动系统,对其固着生活有重大意义。 7、腔肠动物出现了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两种消化方式。
8、环节动物的幼虫阶段称为担轮幼虫;河蚌的幼虫阶段称为钩介幼虫。 9、疟原虫的中间宿主是按蚊,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 10、 苍蝇的口器类型是舐吸式口器;蝶的口器类型是虹吸式口器。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草履虫的有性生殖方式为(B)。
A 同配生殖 B 接合生殖 C 异配生殖 D 多胚生殖 2、海胆的卵是(A)。
A 均黄卵 B 偏黄卵 C 端黄卵 D 中黄卵 3、下列身体呈两辐射对称的是(C)。
A 水螅 B 水母 C 海葵 D 珊瑚 4、下列哪种寄生虫是通过皮肤感染的(D)。
A 羊肝蛭 B 猪肉绦虫 C 华枝睾吸虫 D 血吸虫 5、会引起人自体感染的是哪种寄生虫(B)。
A 钩虫 B 蛲虫 C 蛔虫 D 丝虫 6、软骨属于四大组织中的(B)。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 7、橡皮肿是由哪种寄生虫引起的(C)。
A 钩虫 B 血吸虫 C 丝虫 D 蛲虫 8、棘皮动物的幼虫是(D)。
A 辐射对称 B 两辐射对称 C 不对称 D 两侧对称 9、原肾管的主要作用是(A)。
A 调节渗透压 B 排泄废物 C 消化作用 D 运动作用 10、下列结构为草履虫所特有的是(A)。
A 刺丝泡 B 间细胞 C 焰细胞 D 刺细胞 11、后肾型排泄系统最先出现在(C)。
A 线虫动物门 B 纽形动物门 C 环节动物门 D 软体动物门 12、昆虫中最原始的口器是(A)
A 咀嚼式口器 B 舐吸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 嚼吸式口器 13、中胚层最先出现在(C)。
A 腔肠动物 B 环节动物 C 扁形动物 D 软体动物 14、水螅的生殖腺来自(B)
A 内胚层 B 中胚层 C 中胶层 D 外胚层 15、蚜虫的后足是(D)。
A 跳跃足 B 开掘足 C 步行足 D 游泳足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五大寄生虫的是(ACDEG)
A 血吸虫 B 蛔虫 C 杜氏利什曼原虫 D 疟原虫 E 丝虫 F 绦虫 G 钩虫 2、下列昆虫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是(BDE)
A 蝗虫 B 蝶 C 蜻蜓 D 蛾 E 蚕
3、下列属于原体腔动物的是(BCDF)。
A 蚯蚓 B 钩虫 C 轮虫 D 蛔虫 E 蝎子 F 丝虫
4、日本血吸虫要经过下列(ABCDGH)阶段完成其生活史。
A 卵 B 毛蚴 C 胞蚴 D 雷蚴 E 尾蚴 F 囊蚴 G 童虫 H 成虫 5、下列属于昆虫纲双翅目的有(BE)
A 蜜蜂 B 苍蝇 C 蝉 D 金龟子 E 蚊子 F 蝗虫
四、判断正误,对的写T,错的写F。(每题1分,共10分)
1、猪绦虫属于两侧对称的体型。 (T) 2、蜗牛和鹦鹉螺同属于腹足纲。 (F) 3、渐变态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F) 4、对虾的排泄器官为马氏管。 (F) 5、海百合属于后口动物。 (T) 6、水螅纲水母不具有缘膜。 (F) 7、乌贼没有贝壳。 (F) 8、伸缩泡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 (T) 9、人可以作为猪绦虫的中间宿主。 (T) 10、昆虫的中肠起源于外胚层。 (F) 五、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保虫宿主:有的寄生虫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其他动物, 并且这些
动物可将病源随时传给人,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
2、裂体生殖:进入宿主细胞的孢子虫滋养体成熟后,首先是核分裂成多个 ,称为裂殖体;
然后细胞质随着核而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个裂殖子,这种复分裂的方式称为裂体生殖。
3、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生活史中要经过
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形式。如蝴蝶和蛾类的变态。 4、五辐对称:是指通过虫体的口面及反口面的中轴,可以把身体作五次不同的切割,所切
出的两个部分基本上互相对称,或是说沿着身体的体轴,整个身体由五个相似的部分构成。如棘皮动物门的体型。
5、齿舌 :是软体动物(除瓣鳃类外)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状突起上,由横列的
角质齿组成,似锉刀状。摄食时,由于肌肉伸缩,齿舌可前后活动,以锉刮食物。齿舌的数目,大小和形状为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六、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中胚层出现的意义。
答: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基本
条件之一。
1) 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减轻了内外胚层某些机能的负担,特别是运动机能的负担,并引起
一系列组织器官的分化,为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条件 ,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
2) 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如 :肌肉的复杂化增强了运动机能,取食范
围更广,促使消化系统的发达和排泄系统的形成;
3) 另外运动的加强还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展(神经系统和感官向前端集中); 4) 取代了内外胚层的生殖机能,有了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管道,同时出现交配和体内受
精现象(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5) 中胚层产生的实质可贮存营养(耐饥饿)和水分(抗干旱)并保护内脏。 2、简述乌贼对其快速游泳和主动掠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 答:(1)、游泳能力强:
① 体呈流线型,躯干两侧具肉质鳍,游泳时有平衡作用。
② 足特化为腕和漏斗,漏斗、闭锁器及外套膜肌肉强有力的缩收,喷水借助其反作用力使身体迅速前进或后退 ,速度之快有“海里火箭”之称。 (2)、有强大的捕食器官: ①
腕及其上的吸盘,特别是其中一对特长的触腕,有强大的捕食和攻 击能力。 ② ③
口内有发达的颚与齿舌,适于掠食。
发达的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脏)有利于食物消化。
(3)、变换体色:体表具色素细胞,其周围有许多放射状肌肉牵引,与神经系统协同作用,使色素细胞收缩与扩张并改变体色以适应深浅不同的海水颜色。 (4)、放出烟幕:具墨囊,遇敌时喷出墨汁,有如烟幕,逃避敌害。
(5)、神经及闭管式循环系统并具有可搏动的鳃心,加速气体交换,增强循环、代谢效率。
(6)、贝壳退化,减 轻体重:贝壳埋于外套膜下,轻而质地疏松,有利于快速游泳。 3、昆虫适应真正陆地生活的特征:
答:昆虫是高度适应于陆上生活的无脊椎动物,是与以下特征相关的:
(1) 昆虫具有几丁质外骨骼,并具有蜡质层,包裹整个身体,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使其能适应陆地生活。外骨骼也对昆虫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它防止外界的损伤及异物的侵入。外骨骼有许多内陷,形成所谓“内骨骼”,为肌肉的附着提供了支点。 (2) 昆虫的体节是高度的异律分节,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3) 很小的体型。小型的身体对极少量的食物即可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有利于隐藏、
躲避侵害,被携带并进行传播扩散。
(4)具完整而高效的空气呼吸器官即气管。有直接供应氧气给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和细胞。气
管还可连接气囊,可以储藏较多的空气,以增加飞翔时的浮力。
(5)消化系统发达,消化管分为前、中、后肠三部分,消化能力强,其中后肠的直肠垫能将
食物残渣的水分及盐分进行重吸收,这对于生活在干燥条件下的昆虫尤为重要。 (6)排泄器为马氏管,与昆虫的排泄及体内渗透压的调节密切相关,以尿酸为排泄物以减少
水分的丢失。
(7)有强大的横纹肌的肌肉系统。使昆虫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和飞翔能力。 (8)具发达的神经系和感器。
(9)强大的繁殖能力与较短的生活周期并产羊膜卵。
(10)发育中经过变态。绝大多数昆虫在生活史中经历了卵、幼虫、蛹及成虫。变态使各虫态
之间有效地利用和协调有利与不利的外界环境而保证了自身的发展。
以上昆虫在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多样性使它们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适应与生存,造成了昆虫陆栖生活的繁盛。
4简述环毛蚓与土壤穴居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 外部形态:
① 体呈圆柱状、细长,身体分节,具节间沟;
② 头部不明显(头部退化),口前叶(富肌肉)膨胀时,可伸缩蠕动,有掘土、摄食、触觉等功能;
③具刚毛,支撑身体或在地上蠕动,
③ 于背中线处有背孔,可排出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于蚯蚓的呼吸作用进行(体表呼吸)和在土壤中穿行。
2、 内部结构:
① 体壁角质膜薄,上有小孔,便于体表呼吸; ② 上皮细胞间杂以腺细胞,可分泌粘液,使体表湿润;
③ 体壁肾管经肾孔在体表排出含有大量水分的代谢产物,有利于保持体表的湿润; ④ 体壁具环肌、纵肌;具真体腔,而且内充满体腔液,体分节,体壁肌肉、刚毛、体腔及体腔液,使蚯蚓便于在土壤中运动;
⑤ 感官退化,只有皮感觉器 、口腔感觉器及光感受器,光感受器分可辨别的光的强
弱,有避光强光趋弱光反应;
⑥ 消化道具砂囊,能把泥土中的食物磨成细粒;
⑦ 雌雄生殖孔位于体表,具环带(生殖带),能形成蚓茧,受精卵在土壤中发育(保证了陆地干燥环境里完成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蚯蚓为闭管式循环,后肾管排泄,神经系统集中等对其在土壤中运动也有益处。
5、简答环节动物是高等无脊椎动物开始的依据
答:环节动物具有下列特征,标志其为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1)分节现象:在动物系统演化上有重要意义,是动物发展的基础。
(2)次生体腔出现:动物结构上的重大发展,为动物体结构的复杂化、机能的进一步完善
建立了基础。
(3)具有运动器官:刚毛和疣足为动物运动能力的提高和其他机能的完善提供了条件。 (4)具有较完善的循环系统:提高了营养和氧气的运输能力。 (5)索式神经系统:神经系统集中,动物反应迅速、动作协调。 (6)后肾管排泄:有效地排除机体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