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针灸治疗学总论部分复习材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总 论

第一章 针灸治疗作用

一、填空

1.针灸治疗作用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三个方面。 2.(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3.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黄帝内经》称之为 (解结。 4.《灵枢·官针》篇指出:“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 ”。

5.《备急千金要方》云:凡病皆由 血气壅滞不得宣通 ,针以开导之,灸以 温暖之 。 6.经络闭阻不通,因 实热引起者宜用针刺;由 虚寒引起者宜行灸疗。 7.《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能 决生死 、处百病、调虚实 , 不可不通。”

8.针灸具有良好的 镇痛作用作用,可以变不通则痛 为 通则不痛 。

9.针灸治病,不外乎扶正 与祛邪两个方面。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 扶正祛邪的作用。

10.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除了与补泻手法有关外,还与部分腧穴的偏补偏泄 性能有关。

11.《灵枢·根结》篇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 。”

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二、选择题

(一)A型题(在题下五个备用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全书同。)

1.“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出自:(B)

A《灵枢·九针十二原》 B《灵枢·官针》 C《素问·异法方宜论》 D《难经·二十九难》 E《备急千金要方》

2.以下哪种属于针灸治疗作用的范畴?(D ) A消炎 B行气 C镇静 D调和阴阳 E都不是

(二)B型题(每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用答案可以选择一次或多次,也可以一次也不选用,全书同。)

A止痛 B升压 C降压 D安眠 E增乳 1.疏通经络作用的体现:(A ) 2.调和阴阳作用的体现:(D)

A咳喘取肺俞 B亡阳灸关元 C失眠补照海、泻申脉 D嗜睡泻照海、补申脉 E都不对

3.阴病治阳:(A) 4.阳病治阴:( B )

5.阴盛阳虚病症治法:( D )

(三)D型题(在题下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相互间有联系的正确答案,全书同。)

1.在针刺疏通经络中,《金针赋》运用的通经接气手法是:(A )( B) A青龙摆尾 B白虎摇头 C龙虎交战 D阴中隐阳 E阳中隐阴 2.下列治失眠用穴体现调和阴阳治疗作用的是:(C )(D ) A补心俞 B泻行间 C补照海 D泻申脉 E补胆俞

三、改错(在下列各题下划线部分内,找出错误或不准确之处并改正,全书同。)

1、《灵枢·官针》篇曰:“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 2.针刺补法和艾灸,其抑制作用大于兴奋作用。 四、简答题

|

1.针灸有什么治疗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 2.《黄帝内经》中的“解结”是什么意思?疏通经络

3.《备急千金要方》中关于疏通经络的方法是什么?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 五、问答题

1.针灸调和阴阳应遵循什么原则?在阴阳一方偏盛、另一方尚未虚损的情况下,应泻其有余,清泻阳热或温散阴寒,以防阳热太盛而耗伤阴液,阴寒太盛而耗损阳气;而当一方偏盛,另一方也见虚损的情况下,在泻一方有余的同时,当兼顾一方之不足,配合扶正或益其不足。在阴阳偏衰的情况下,应补其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常出现阴虚阳亢之虚热证,治宜育阴潜阳,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不能制阴,常呈现阳虚阴盛之阴寒证,治宜补阳消阴,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阳俱虚则滋阴补阳同施。

2.针灸治疗作用的发挥,与哪些主观、客观因素密切相关?除了腧穴的特性、针灸补泻手法以外,还与机体状态(包括禀赋、年龄、性别、心理素质、病变表现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治疗时间、辅助治疗措施等密切相关,其中尤以机体状态最为重要。

第二章 针灸治疗原则

一、填空

1.《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2.经气在针灸疗法中的体现有得气、气行、气至病所等形式。 3.针灸清热溫寒的原则包括热则疾之 和寒则留之。

4.《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 5.对于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灵枢·经脉》篇提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陷下 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6.对于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提出:“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7.《灵枢·经脉》篇曰:“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 8.实证的针灸治疗原则是泻法或点刺出血 。

9.《素问·针解》篇曰:“宛陈则除之,是出恶血也。”

10.腱鞘囊肿、小儿疳证的点刺放液治疗属于 宛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下列属于针灸治疗原则的是:(B )

A扶正祛邪 B虚则补之 C子母补泻 D调和阴阳 E都不是 2.针灸治疗原则中,“热则疾之”是指:(E )

A施灸壮数多 B急吹其火 C拔罐速度快 D拔罐火力强 E毫针点刺疾出少留或不留针

3.下列与“热则疾之”无关的是:( B )

A浅刺疾出 B热病可灸 C少留针 D泻法 E点刺出血

4.根据《灵枢·经脉》篇提出的针灸治疗原则,寒则:(E ) A除之 B疾之 C补之 D泻之 E留之

5.针灸治疗原则中,“寒则留之”是指:(E )

A艾灸时间长 B艾灸量大 C寒证行针时间长 D坐罐 E都不是 6.最能体现“寒则(温之)留之”治疗原则的是:(D )

|

A埋针法 B艾炷灸 C拔罐 D温针灸 E火针法 (二)B型题

A久泄 B寒痹 C水肿 D发热 E扭伤 1、虚则补之:(A ) 2、陷下则灸之:(A ) 3、寒则留之:(B ) 4、宛陈则除之:( E )

A实则泻之 B寒者热之 C热者寒之 D陷下则灸之 E宛陈则除之 5.出自《灵枢·经脉》:(D )

6.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 E ) (三)D型题

1.下列同出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的针灸治疗原则是:(CD )

A虚则补之 B盛则泻之 C满则泄之 D邪盛则虚之 E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2.“陷下则灸之”适宜于:(CD)

A失眠 B多寐 C中气不足 D子宫脱垂 E遗精

3.根据病因病机,可施行“陷下则灸之”的病症是:(BD) A水肿 B久泄 C尿闭 D脱肛 E中风闭证 (四)X型题

1.下列针灸治疗原则哪些出自《灵枢·经脉》篇?(ABE )

A虚则补之 B盛则泻之 C满则泄之 D宛陈则除之 E陷下则灸之 2.适合“实则泻之”治则的病症是:(ABD) A高热 B中暑 C久痢 D剧痛 E脱肛 3.可用于“宛陈则除之”的穴位有:(DCE) A血海 B膈俞 C曲泽 D委中 E十宣 三、改错

1.《灵枢·经脉》篇对于热证和寒证提出的治疗原则是:热则寒之,寒则热之。 2.“热则疾之”是指艾灸过程中急吹其火。 3.针灸治疗寒证宜浅刺疾出。 四、简答题

1.针灸“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具体内容是什么?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2.针灸对热性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如何应用?热则疾之,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

3.针灸对寒性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如何应用?寒则(温之)留之,灸法、深刺而久留针

五、问答题

1.“治神守气”在针灸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治神与守气是充分调动医者、病人两方面积极性的关键措施。医者端正医疗作风,认真操作,潜心尽意,正神守气;病人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安神定志,意守感传。既体现了医者的良好医德,又贯穿了“心理治疗”于其中。所以能更好地发挥针灸疗法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针灸异常现象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2.针灸临床如何运用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并举例说明。热性病症的治疗原则是热则疾之,具体应用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例如风热感冒,常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清热解表之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

寒性病症的治疗原则是“寒则(温之)留之”,适宜用灸法施治,针刺则应深刺久留,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为患的肌肉、关节疼痛以及寒邪入里之证。若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施治最为相宜。若寒邪在里,凝滞脏腑,则针刺应深而久留,或配合施行“烧山火”复式针刺手法,或加用艾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

第三章 针灸临床辩辨证论治

一、填空

1.针灸临床辨证论治应以 脏腑气血证治为基础,以经络证治 为核心,以八纲证治 为纲领。

2.标本施治在临床上运用的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当标本俱急或俱缓时,则应标本同治。

3.《素问·标本病传论》篇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4.三因制宜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5.阴虚火旺的治则,一般是多针少灸、平补平泻 。

6.阴证转为阳证,表明病情有好转的趋势;阳证转为阴证,提示病情有加重的倾向。 7.里寒证最宜施行艾灸疗法,以温针灸 最为适宜。

8.肺气不足治宜补肺调气、健脾益气、温肾纳气;肺阴不足治宜滋养肺肾之阴、清泻虚热。

9.气陷证应本着陷下则灸之的治疗原则,针灸并用、补法,重灸。 10.辨证归经是以临床证候表现为依据的归经形式。

11.辨位归经是直接按病变部位作为依据的一种归经形式。 12.经穴触诊又称经穴按压,经穴切诊。

13.按压巨阙、膻中过敏或迟钝,可判为心经,心包经的病变。 14.肾俞穴下按之空软,表明肾和肾经虚弱。

15.皮肤的良导现象,是经络通畅的表现,经穴的电位变化是经络活动的反映。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适宜于胃阴不足的是:(E )

A针灸并用 B重用灸法 C针补加灸 D泻法 E平补平泻 2.取心经、心包经和督脉穴为主可用于:(D )

A心气不足 B心血亏虚 C心火亢盛 D痰蒙心窍 E心脉瘀阻

3.穴取关元、足三里、下巨虚,针灸并用、施行补法适宜于:( C ) A大肠虚证 B大肠寒证 C小肠虚寒 D小肠气滞 E都不对 4.针灸并用、泻法适宜于:(B )

A肝血不足 B肝脉寒滞 C肝阳上亢 D肝气郁结 E肝风内动 5.要求针灸并用、并强调重用灸法的是:( D ) A气虚证 B气滞证 C气逆证 D气陷证 E都不是 6.针灸并用、补法适用于:(D )

A肺气上逆 B胃气上逆 C肝气上逆 D肾不纳气 E都不对 7.只针不灸、平补平泻适宜于:(C )

A气不摄血 B血热妄行 C阴虚火旺 D瘀血内积 E气滞血瘀

|

8.按辨位归经,后头痛属于:( A )

A阳明头痛 B太阳头痛 C少阳头痛 D厥阴头痛 E少阴头痛 9.哪一种“经络现象”不属于经穴压诊范畴:( D ) A敏感 B麻木 C结节 D丘疹 E凹陷

10.经络电测定中,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数据是电阻值大于或小于:(C ) A1万欧姆以上 B1万以下 C2万以上 D2万以下 E5万以上 (二)B型题

A牙痛取颊车、合谷 B足三里补气血 C大肠俞止腹泻 D印堂、太阳治头痛 E天突平喘

1.局部治疗:(D ) 2.整体治疗:(B)

3.整体与局部同治:(A )

A感冒针外关 B五更泄灸命门 C咯血针孔最 D面瘫取合谷 E急性吐泻、四肢逆冷针中脘、灸关元

4.急则治标:(C ) 5.缓则治本:(B ) 6.标本同治:(E )

A补法 B泻法 C平补平泻 D平补平泻加灸 E都不是 7.风寒束肺:(B )

8.风寒束肺兼体虚者:(D ) 9.寒痰阻肺:(B )

A针灸并用 B重用灸法 C多针少灸 D泻法 E平补平泻 10.肾阴亏虚:(E ) 11.肾阳不足:(A ) 12.阴虚火旺:(E )

A少商 B伏兔 C足三里 D俞府 E都不对 13.肺气上逆选:( C ) 14.胃气上逆选:(C ) 15.肾不纳气选:( C )

A热邪阻肺 B邪热蒙心 C五更泄 D消化不良E膀胱虚寒 16.与脾有关:( D ) 17.与肾有关:(C ) 18.与胃有关:(D )

A按临床证候表现 B按病变部位 C按表里深浅 D按阴阳属性 E按脉象虚实 19.辨证归经:(A ) 20.辨位归经:(B )

(三)D型题

1.胃寒偏盛宜用:( BE)

A行气活血 B温中散寒 C只针不灸 D多针少灸 E针灸并用 2.与肾相关的病变是:(BC)

A消化不良 B五更泄 C阳痿 D晕厥 E心悸 3.针灸并用、平补平泻适宜于:(CD)

A气血两虚 B气虚血脱 C气虚血瘀 D血瘀血虚 E气滞血瘀

针灸治疗学总论部分复习材料

|总论第一章针灸治疗作用一、填空1.针灸治疗作用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三个方面。2.(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3.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黄帝内经》称之为(解结。4.《灵枢·官针》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5.《备急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bkji924ww8njyy26yqz6tzp834daf018n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