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的渊源
膏方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的奇葩,长期以来在防病御病,提高人们身体素质中发挥着独特的功用。
膏方运用历史悠久,最早是从外用膏起源的。从现有医书的记载.制膏外用可追溯到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医学方书、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据专家考证,书中记载的医学理论和治病方药,要早于《黄帝内经》,其中就已经有膏方的应用记载。但那时主要是将药与油脂调和成膏剂。以外用为主。治疗外科诸伤、痈疽、疮疡、皮肤疥癣等。如《五十二病方·诸伤》“令伤毋般,取彘膏、口衍并冶,傅之。”《五十二病方·加》“冶乌彖。炙投脂弁,热傅之。”可见在《黄帝内经》以前的时代就有医家用动物油脂,制成膏剂,涂在皮肤上,用以医治疾病。成书于春秋之前的《五十二病方》中,所取用的调膏油脂类已有羊脂、猪脂、牛脂、蛇脂及豹脂等多种动物油脂。并已经有“以清煮胶”(《五十二病方·大带者》)这种熬煮让水分蒸发而使药汁变稠的炮制方法。可以说是如今膏滋药炮制的雏形。
《黄帝内经》(战国时期,公元前2~3世纪。)中保存11个方,其中包括2个膏方,即《灵枢·痈疽篇》中的豕膏,治疗米疽,“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日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巯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灵枢·经筋篇》中的马膏,对筋脉纵弛“治之以马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从文中可以看出豕膏、马膏也都是外治涂膏。
东汉末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丸剂、散剂、膏剂、汤剂、酒剂、浸膏剂、糖浆剂、含化剂、粥剂、滴耳剂、洗剂等10多种剂型。在其《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大乌头煎、猪膏发煎则是内服膏方。《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中的大乌头煎是膏方内服的最早记录。从它的煎取方法来看,也是将药汁煎熬去水分加蜜、胶的膏类药称为“煎”的开始。“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必咀)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五合。不瘥。明日更服。不可一日更服。”《金匮·黄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诸
黄,猪膏发煎主之”“猪膏发煎方,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由此可以发现膏方内服的最早记载应为汉代。
到了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约公元500年)中对膏药的制作作了详尽的说明,提出以治病的需要来确定剂型和给药途径的理论,指出“又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汤者,宜服酒者,宜服膏煎者,亦兼参用,察病之源,以为其制耳”(《本草经集注·序录》),并规定了汤、丸、散、膏、药酒的制作常规,“凡合膏。初以苦酒渍取_,令淹浃后,不用多汁,密覆勿泄。云时者。周时也。从今旦至明旦。亦有止一宿者。煮膏,当三上三下。以泄其焦势,令药味得出。上之使匝匝沸仍下之,下之取沸静乃上,宁欲小生。其中有薤白者,以两头微焦黄为侯。有白芷、附子者,亦令小黄色也。猪肪勿令经水,腊月弥佳。绞膏亦以新布绞之。若是可服之膏。膏滓亦堪酒煮稍饮之。可摩之膏,膏滓即宜以薄病上,此盖贫野人欲兼尽其力。”较详细地阐述明了制膏的几大要点:首先尽量浸取药的有效成分;煎煮时间相对要长;并用猪脂为黏稠收膏剂。另外还指出,若膏剂在内服同时可以外敷的话。可将制膏的药渣用来外敷病处,以尽药力而不浪费。这些论述可以说为现代制膏工艺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朝廷也开始重视并组织编写医方药书,使得中医膏方的加工和应用逐渐发展。膏方已由治疗向滋补强身、养生延老的方向延伸。并大多以“煎”冠名。如唐代的官修本草《新修本草>、《备急干金要方》等书中膏方的记载已不鲜见,“杏仁煎”、“地黄煎”、“枸杞煎”即为当时一些补虚康复、养生延老的膏方。在王焘的《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载“古今诸家煎方六首”如鹿角胶煎,蒜煎方,实际上同现代的膏方。均被用作滋补强壮剂。而《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载的“?古今诸家膏方四首”,有内服也有外用。但主要是用下治疗。这时期,大多医家们把外敷药膏称为“膏”.而将内服膏剂称为“煎”。当时的“煎”和“膏”是有一定区别的。
到了宋金元时期,无论滋补还是治疗所用,膏和煎已不刻意区分,膏方的叫法由“煎”逐渐向“膏”过度。并以内服为主。如《洪氏集验方》收录的琼玉膏功效填精补虚、宋代的《太平惠民和集局方》也收录有治病的膏方制剂,如助胃
膏、钓藤膏均为内服之膏方。金元百家争鸣,医家分门,流派鼎立,各擅其长。疗疾补虚的膏方也为在诸多医著中记载。如《丹溪心法》之“藕汁膏”用黄连未.生地汁。牛乳汁,白莲藕汁各一斤慢火熬制治消渴。另有《东垣试效方》治疗偏头痛之“清空膏”、《世医得效方》之“地黄膏”、“蛤蚧膏”等。并已经引入食疗中,如最早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中已经提到赤赤哈纳(就是沙棘)如何做成膏剂的方法。明清时代。医家大都注重血肉有情之物调补身体,认为能“延年益寿。填精补髓,发白变黑.返老还童”。膏方的制作方法——煎汁、浓缩、加糖蜜或胶类收膏,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这时期膏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从药用延伸到膳食调养,如明代《御制饮膳调养指南》,用人参、生地、茯苓、蜂蜜制“琼玉膏”,用枸杞子制“金髓煎”,用天门冬制“天门冬膏”等,均规定以“慢火熬成膏”,为清代膏方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到了清代,膏方已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广泛应用于内、外、儿、妇科。其中许多膏方沿用至今,如《本草纲目》中的益母草膏、《寿世保元》中的茯苓膏等。但膏药的理论,治病疗疾的机理,尚未系统总结整理。直到清代吴尚先才系统地进行总结,而《理瀹骈文》,是当时颇有代表性的膏方专著。书中对膏方的治病机理、应用方法,尤其在制备工艺上均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较完整的总结,他在《理瀹骈文》一书中说:“今人但知痞癖用膏,风痹用膏,而不知一切脏腑之病皆可用膏。~余积数十年之经验,统会前人用药之旨,阅历十年,施送数万人,深知其效,故不惜为后告。”
清代上至宫廷御用下至民间滋补养生,用膏方补养之风盛行于世。《清太医院配方》、《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寿世保元》、《医宗金鉴》等书中对于膏方的记载比比皆是。膏方在清廷中的运用的面广、数量多,这可从《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中窥见一斑。此书共收各种内服膏方有30首。有用于保健抗衰老的菊花延龄膏,用于补益的扶元和中膏与扶元益阴膏用于调治脏腑的润肺和肝膏、理脾调中化湿膏、加减健脾阳和膏、清热养肝和络膏等。还有用于治眼病的明目延龄膏等。膏方在治病、调补中都有应用。晚清的《张聿青医案》中列有膏方专卷。举医案27例。这为历来医案类书所罕见,反映了当时膏方的盛行和为医家所注重。从《张聿青医案》第十九卷之膏方中,可见其用药讲究,配伍周细.注重炮制。更重要的是张聿青的膏方应用强调辨证而施,因人、因—处方。近代内、
外所用膏方日益丰富多采。外用膏方多在中医外科,用以治疗骨伤、皮肤疮疡疾患为主.但亦有传承清代吴尚先将内病通过外治,用膏外敷以治疗诸如哮喘、腹水、肿瘤、痹症等各种内科疾病。而内服膏方更是受到众人的追捧,不但用于单纯滋补之用。而且是救治疾病、痼病缓图的有效治疗方法。如秘传噎膈膏(《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用人乳、牛乳、蔗浆、梨汁、芦根汁、龙眼肉浓汁、人参浓汁各等分,人姜汁少许,隔汤熬成膏子,下炼蜜,每日徐徐频服之。治气阴两虚之噎膈。如今也常用以癌症患者放疗或手术后气阴两伤者,具有益气补血、养阴润燥、补充疾病的消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一、关于膏方
“膏”指稠黏的糊状物,含有滋润的意思。膏方俗称“膏滋药”,是将中药加水蒸煮后滤渣,再浓缩熬成膏状制剂,具有滋补强身,延缓衰老,治病纠偏的作用。 秦伯未尝谓“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二所以尝善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 ”“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此为对膏方含义的恰当诠释。 二、关于治未病 (一)治未病的提出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关于“治未病”的观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二)治未病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治未病”的观点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的实践和总结,是医学的最高境界。《淮南子》:“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千金药方》:“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证治心传》:“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这些论述是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引伸和发挥。
WHO《迎接21世纪的挑战》:“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20世纪末叶, 75位诺贝尔得
主发布的《巴黎宣言》提出:“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治未病”的思想正是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是“关于健康的科学”。 (三)治未病的涵义
《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经文提示,人体对于疾病有三种状态:“未生”、“未盛”、“已衰”。
“治未病”的含义主要有三。 1. 防病于先,未雨绸缪
防患于先是“治未病”思想的第一意义。《丹溪心法》:“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 2. 欲病救萌,防微杜渐
“治未病”的第二层含义是欲病救萌。《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素问·刺热》:“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
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所谓“欲病”, 现代称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等。 3. 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治未病”的第三层含义是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经文提示,外邪入侵由表入里的传变规律,强调有病早治,防其传变。《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明确指出已病之后,防其传变的具体办法。《医学源流论》:“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实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进一步说明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 三、膏方与治未病
孙思邈《千金要方》强调“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