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要保证教学质量,就要有好的教学常规.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课和品德与生活课,教育学生怎样遵守课堂纪律,平时上课发现某些同学或者某个小组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在班中树榜样,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每天进行一小结,每周进行优秀学生评比.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班里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都能做好,还有几个纪律观念薄弱者经常要老师教育才做好一阵儿,以后还要加强教育.
2.强化要求学生执行学校的学生行为规。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美,语言美,心灵美.衣着整洁,由班干部督促检查,结合评比制度,促使学生自觉自悟,现在同学们都已经养成了这个良好习惯.在语言行动上,要求同学们懂得讲文明礼貌,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利用班会课向学生介绍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鼓励同学们向他们学习.事实证明,班会活动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 4、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教育学生确立长远目标及近期目标,做一个有志、有抱负的人,把“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做为学生们的警言,且要每日三省吾身:“我来做什么?”;“我该怎样做?”“我做得怎样?”真正调动学生的驱力,及学习动机。且常讲一些学生较关心的有关中考政策方面的最新信息,使其明确学习方向。
1、抓好课堂纪律教育。
班级学风的好坏,在课堂上集中表现为学生对课堂纪律的遵守与否。要建立良好的学风,班主任首先要不厌其烦地进行课堂常规教育,建立健全制度规,并严肃要求,严格训练,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有章法可循并长期坚持。
2、对学生遵守纪律的情况及时反馈,强化学生守纪的意向和行为。 在培养班级良好学风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学生渴望合群和从众的心理,加强班级骨干的培养,表扬严明守纪者。对一时触犯纪律的同学,坚持正面教育,热情帮助。对故意破坏纪律者,视其具体情况给予恰当的批评教育。以此来强化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意向和行为,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3、让学生多问,使学生养成善思好问的习惯。 在学习中,“问”是开启知识殿堂的钥匙,让学生主动发问,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落实,教学相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善思好问的习惯。学习上我大旗鼓鼓励学生各教师发问甚至发难,要问到所有的科任教师回答不问题才是你真正的动了脑筋。 4、课后复习,课前预习并重,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因此,我非常重视。首先是让学生科学分配课余时间,有效地深化课知识,搞好复习。二是让学生学会寻找知识重点,或让学合课后思考题搞好课前预习。久而久之,学生们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学习成绩日渐上升。 所以,班级学风建设应该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抓学风的过程中,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各异,有的可能需要抓纪律,有的可能需要加强集体的凝聚力,有的可能需要抓思想工作等等。
对一个学校来说,一个班级的学风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学风,同时又进一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校风。 对我们学生来说,学风是指我们在一定的人生观,学习观和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优良的学风可以保证和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圆满地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许多良好地终身受益的习
.... .
. . . .
惯。可以说优良的学风是造就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学校最基本的单位班级,其班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风气。而班风中最直接最明显的要数学风。良好的学风建设决定着整个班级的风气,它可以使每位学生深受其益。但学风建设不当也可使许多学生深受其害。发生在身边的许多事情,有些虽小得不值一提,可它的影响却那么地让人深思。有人或因心情不好,对他人随口骂一句,而被骂的人不甘心随口还一句,时间一长,脏话说得也方便了,久而久之,落得个说了脏话也没不良感觉,脏话不离口,这也可以想象他以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了。而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潜移默化的。在宿舍一开始注意宿舍卫生,谁也不随便扔垃圾,这也是个人习惯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环节,可这就可以使得一个同学在教室不乱扔垃圾,在餐厅注意卫生,在校园同样可以无意中做出让人值得借鉴的行为。更不用说在校外还有以后的工作环境中的表现了。所以说良好的个人习惯可以造就众多文明现象。宿舍文明了,最受直接影响的是班级,毕竟班级同学接触的最多。 学风中最重要的也是学习的风气。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上大学的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深造。为了在学生中形成竞争机制,学校也设立了包括高额奖学金在的奖学金制度,这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班级中,大部分同学学习兴趣高,刻苦努力,也就会使个别落后的同学有危机感,从而带动落后的同学一块前进。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一政策在学校中更应贯彻执行。因为学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学校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发展提供方便。在班级中,可以使少部分同学先得以提高,从而带动大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最终达到全班同学都有较大的发展。班风的建设状况是学校学风建设的直接体现。良好学风的形成还有赖于班级中每位同学的共同努力。
总而言之,良好的班风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都是通过班集体这一基本组织形式实施的。所以,只有存在于班集体之的广大学生树立起勤奋学习,团结进步,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学校的学风建设才能上水平,让我们共同关注班级学风建设
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认为学生只有在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才能谈到乐学,爱学。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学习中的预习、听课、自学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创设好的学习环境,就会让人类原本具有的欲望以其自然、最佳的状态发挥出来。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呢?我以为首先是教师要坚持管理和教学,保持教师的人情味,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在班级创设“和谐的情景”,即要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感去感化学生,使学生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身心处于和谐自由状态,愉快地热情地汲取知识,从而求知氛围的形成。
三、创设成功的氛围 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不足。在班级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是形成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这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成就动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驱力,学生处于竞争状态时,他们的智力、体力、和情绪变得饱满、紧,自我表现成功的需要非常强烈, 一个班级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风,班级的凝聚力也随着增强,也就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奠定了基础,学生的素质也会在良好的班风中得到提高。
.... .
. . . .
21天效应: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根据我国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研究,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 第二阶段 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第三阶段 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21天效应对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实在是太重要了。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的行为约只有 5% 是非理念行为,属于非习惯的行为,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受理念支配,都属习惯性的行为。由此可见,理念、习惯在一个人行为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力量所在。因此,形成良好的新理念、新习惯就显得格外重要,千万不要忽视理念、习惯的作用。
大量实验与实践证明,只要不断重复,习惯、理念是可以改变的。当然,改变理念、改变习惯会是一个极不舒服、极不情愿的事。但不管怎么说,人的行为是按理念、习惯行事的,不良的理念、习惯不改变,就可能产生不良的行为,其后果当然是不好的。因此,在改变理念、习惯时,不能因不情愿不舒服就放弃,必要时还要给予外在压力,特别是刚开始时更需如此。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这一炮不打响,后续改变就不可能。因此,要记住改变任何一个理念、习惯时都要不断重复,直至21天,甚至21天以上。相信,没有改变不了的理念和习惯。否则,就意味着失败的来临。
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班集体培养的整个过程,是班级奋斗目标、组织结构、领导核心、日常规和班级人际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班风的形成实际上是以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为核心的系统工程,是班集体构成的各要素之间和谐发展的结果。
1、提高认识,打好基础,加强思想教育,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讲清道理,提高认识是培养良好班风的思想基础和中心环节。
2、加强行为习惯的训练。班风是通过行为习惯来体现的,培养班风就要有意识地加强行为习惯的训练,使学生的基本言行规化,并在大脑皮层中形成“动力定型”,不需要经过意志的努力就能做到。
3、抓好若干个“第一”,使班风形成有个好开头。人的认识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小学生更要如此。孩子们对生活中第一件事情的印象,往往特别新颖,特别深刻,并会影响到以后额的认识和行为。 4、培养全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是人们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尊严的感情。它能使人们根据集体的利益与要求去行动,它是一股强大的聚力,是形成和巩固良好的班风的重要保证。
1、培养良好的班风,必须紧扣目标。
2、培养良好的班风,要很抓学生学风的培养。 3、明确班规班纪,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4、在集体竞赛中培养良好班风,增强班级凝聚力 。 5、改选班委或轮换,建立起强有力的班委领导班子。 6、良好班风的形成,与教师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需要是社会运动的第一动力,是一切行动的生命线。德育工作只有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才能有生命力。老子说:“德者,得也”,朱熹说:“正其义则利自在,明其道则功
.... .
. . . .
自在”,这些都说明需要是德育的目的和指向,德育是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途径和方法。学生有什么需要1.爱的需要
社会的急剧变化给学生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当今社会就业矛盾的日渐突出,许多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为了好的成绩,家长对孩子的物质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却关心的较少,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家中看父母的冷面孔,在校受到同学的嘲讽,教师的不满,难以得到心灵上的关心,造成学生心理上负担过重。另一方面,部分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理想的工具,强迫孩子学习兴趣不高的各种技能,如:书法、钢琴、绘画、奥数等,造成孩子身心疲惫,得不到应有的关爱。第三,离异家庭数量剧增,这种家庭的孩子,很多得不到父爱、母爱,贫困家庭的孩子因父母忙于生活奔波难以得到物质、精神上的关心,富裕家庭父母同样忙于财富奔波,得不到应有的心灵沟通。 2.自我发展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想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的愿望。有些学生因经常犯错误、经历失败,自己本人有摆脱过失走出阴影的强烈需要,而家长和老师往往不究原因,简单地将这些学生列入坏学生、后进生的行列,使他们承受较多的责难,难以摆脱失败的阴影。现行的学生评价机制和对人才认识上的偏差,文化科成绩好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素质,往往被错误地看成是“闲活”,使许多学生产生成长的困惑,无法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3.娱乐和运动的需要
喜欢娱乐和运动是孩子的天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娱乐和运动需要愈加旺盛。学校过重的课业负担加之社会、家庭造成的过重升学压力,使学生忙于学业,平时娱乐和运动的时间很少。许多家长不但不提倡学生参加必要的娱乐和运动,相反以各种理由,千方百计地限制学生正常的娱乐和运动,造成学生体质差,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甚至出现畸形的娱乐观。
一、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基础。
(一)通过班会、晨会等向学生讲解《中学生守则》,使学生了解《守则》的意义和要求,并对学生执行《守则》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同违反纪律的行为作斗争的精神。
(二)指导学生读报,举行时事报告会,帮助学生了解天下大事,扩大视野,明确方向,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想。
(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身心受到有益的教育。
二、精心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关键。
思想品德教育是在集体并通过集体来进行的,班集体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优秀班集体一旦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也就自然形成。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法是:为班集体树立起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制定奋斗目标时,长短结合,以短促长。先提出一个经过大家努力能够实现的近期目标,目标达到后立即提出新的目标,这样使学生始终处于新目标的鼓舞鞭策之中,保持向上的趋势,不但向长远目标奋进。
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学会做人,提高学生成绩,是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中心任务。
.... .
. . . .
一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会做人与学习目的的教育。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的部动力。运用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故事等典型事例,去激发、感染、启发学生,使他们有具体的奋斗目标,形象的学习榜样,努力学习,克服困难,勇攀文化科学高峰。
二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在动力。注意发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然他们的求知火花;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知识性、趣味性的书籍,向学生提出需要思索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寻求答案,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注意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通过教育学生遵守学习纪律,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独立思考,解决难题,避免养成依赖别人(同学和家长)的不良习惯;精心创设一些难题,让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产生胜利感,提高克服更大困难的毅力。
四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科学分配学习时间,讲求学习效率。
总之,只要切实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起良好的班集体,搞好差生的转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一定能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从事二十年班主任工作取得的良好成绩就是很好的证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