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说课稿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 朱月红
一、教学背景说明:
(一)、教材说明: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初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古典乐派”,本课为第一课时。古典乐派是欧洲音乐发展中继巴洛克音乐之后、浪漫主义音乐之前的一个音乐流派,主要以“交响乐”的形式出现。作者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是古典乐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因此,本课在初一、初二年级学习内容的衔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初中阶段学生了解欧洲音乐发展及相关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二)学生情况
1、初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听辨、感知、理解、判断能力,但对外国作品和音乐家了解极少,对欧洲音乐作品的聆听兴趣不是很高,但他们对作品背后的故事较感兴趣,可借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聆听兴趣;
3、初一阶段的学生比较活跃并富于幻想,乐于进行音乐活动,可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2、我校学生音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音乐知识相对薄弱,实际授课中需要及时渗透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说明: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逐渐喜欢欧洲音乐,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通过创编活动,树立小组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2、过程与方法:
聆听音乐片段,感受音乐变化,探究音乐表现要素和变奏手法;模仿变奏手法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简单的音乐创编;
3、知识与技能:
了解海顿生平;会唱并记住主题旋律,能够听辩出主题的不同变奏;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力度的作用等相关音乐知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感受作品风格,体验音乐情绪;分析作品变奏手法,理解什么是“变奏曲”
2、难点:分析变奏手法(交响乐的结构一般都比较庞大,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三)、教学方式:
聆听、感受为主,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分析变奏手法,并进行模仿创编 (四)、技术准备:
PPT课件(含音频、视频等音响资料)
三、教学过程说明:
本课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六个步骤:
(一)情境创设:
聆听教师弹奏《小步舞曲》,回答相关问题:作品的名称、作者及所属流派。
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出初一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自然导入本课:“巴洛克音乐的结束也预示着一个新的乐派的诞生,就是今天要学的古典主义音乐”。这一
设计的目的:用《小步舞曲》的音乐情绪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提取旧有知识和本课内容相衔接。
(二)感性认知: 1、初始音乐家:海顿
有关音乐家的重要信息仅凭老师的介绍,多数学生容易前听后忘,但他们爱看电影,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观看相关影片,以此来整合学生的听觉、视觉、感知等,多方位开掘学生的体验活动,促使他们对外国音乐家产生兴趣。
2、设置谜面,激发兴趣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聆听欲望,教师用作品背后的一个小故事以猜谜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海顿生活的年代,一些附庸风雅的贵妇人根本听不懂音乐,但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却坐在音乐厅假装欣赏,听着听着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海顿非常看不惯这样的场面,就想了一个奇妙的办法把他们叫醒——是什么办法同学们想知道吗?”学生若想从音乐中得到答案,自然就会在下面的聆听中集中精神、认真聆听。 3、初听主题,尝试命名
听完主题片段,学生根据听觉感受自然得出前面谜语的答案,对作品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这时老师并没有点名作品的题目,而是引导学生根据听觉体验为作品命名,让学生体会“惊愕”的原因:力度的强烈对比,这也为后面总结力度的作用进行了铺垫。同时“命名”也是简单的创作,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视唱主题 为了加深主题印象,为后面分析主题的每次变奏打下基础,一定要认真地视唱主题。这里教师特意提出了顿音记号“▼”以及变化音,要求学生按照音乐标记进行演唱。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每节音乐课都要根据所学内容或多或少地点到一些音乐知识,这节课也不例外。
(三)分析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为学生终身学习引导方法,学会学习的过程非常重要”。 很多学生知道“是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因此,这一环节作为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自主学习经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在聆听分析每次变奏时,我都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入手,通过对比聆听,进行辨别。
例如第一变奏活泼的情绪表现是因为音色的改变,小提琴奏出的副旋律和主题旋律同时进行,使得音色变得明亮。
第二变奏改变的不仅有音色,还有调式。大部分学生能听出音色的改变但分辨不出调式的改变,这时教师就及时提炼出C大调主题乐句1 1 3 3︱5 5 3︱4 4 2 2︱7 7 5︱和c小调的...主题乐句6 6 1 1︱3 3 1︱2 2 7 7︱5 5 3︱进行对比弹奏和演唱,让学生通过对比聆听明白了.......主题和第二次变奏的不同:由原来的C大调改变为同主音的c小调,又简单地了解到了新的音乐知识——调式。
在分析每一次的变奏手法时,教师的提示或问题的提出都给出了学生聆听的目的,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音乐的形式要素在欣赏、分析、理解作品时要始终强调”,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积极主动、有目的地聆听音乐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或经验。
在分段聆听、分析之后,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变奏曲”,理解了力度的作用,总结出相关的音乐概念是自然而然,只是在语言表述方面不够严谨,需要老师的补充讲解。
(四)深入感悟:
分析之后,自然要深入理解和感悟作品,感受海顿的作品风格:幽默、诙谐、乐观。这时教师及时地渗入德育: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树立必胜的信心!这一环节
使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对音乐的理解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 (五)创作实践:
创编活动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出个性和创造才能,同时加强审美体验。从创编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这一环节也可以看作本节课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四、教学反思说明:
纵观本课,反思如下:
优点:
1、 从学科特点出发,注重新旧概念衔接,注重对音乐作品的体验与感受;
2、 在学生歌唱、聆听、创编等审美体验活动中始终渗透音乐知识(音乐记号、强弱对
比、音区、音色、节奏等)的学习;
3、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聆听音乐,为今后的自主学习甚至终身学习积累有效的知识经验。 不足:
1、应全员参与进行小组创作成果的展示
本课教师让各小组只选派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可能忽视了其他学生也想要表现的心理期望。既然是集体的智慧,就应让小组全员参与表现。不必要求集体演唱的水平有多高,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创作的成就感。也许这样才更符合课标所提的“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2、师生在镜头前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语言不够简练,学生回答问题不够活跃。归其原因:有镜头就会紧张。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有待于锻炼和提高——还需要上更多的公开课和教学基本功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