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寒号鸟
一、教材分析
《寒号鸟》是一个民间故事,讲述了寒号鸟和喜鹊这对邻居截然相反的表现:一个懒惰懈怠,得过且过;一个勤劳能干,早做打算。故事角色形象对比鲜明,生动有趣;语言骈散相见,读起来妙趣横生。教学时可借助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充分地与文本接触,在读中理解词句的意思,在读中感受寒号鸟和喜鹊不同的个性特点。
二年级学生初步具备读懂故事内容的能力。教学中可借助学习单,帮助学生读懂故事,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辨析推理的能力。故事中,描写喜鹊做窝的句子是连动句式,教师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这一特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字源观察等方法,认识“缝”、“衔”“号”“堵”“腊”生字,会正确书写“朗”“阵”2个生字。
2、运用提取信息的方法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
3、在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体会故事角色的不同做法以及说话时不同的语气,从而感受主人公不同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过程
板块一 直接揭题,知晓主人公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一起读课题:
寒号鸟。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啊?让我们
一起把主人公给请出来。随机学习“寒号鸟,喜鹊”板贴(跟它们打打招呼 或者 叫叫它们的名字,用这样的方式认读,正音)指导读准多音字“号”。小组读。出示“号”的另一个读音,我们可以说口号,号子,我们一起看看出示寒号鸟的图片。寒号鸟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让我们来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它的名字叫——(指生读故事的名字)寒号鸟。 2、
小朋友们记住他的名字了吗,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寒号鸟和
喜鹊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我们进入课文去找找答案。 板块二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 用横线画出课文中季节变化的句子,想想寒号鸟和喜鹊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师:读书做到三个不,不读错字,不加字,不漏字。 1、
反馈:“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
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2、
“大家可真厉害,一下子就把课文中季节变化的句子找了出
来,老师给你们竖个大拇指,寒号鸟的故事就是在这样不断变化的季节中进行。” 3、
认识“腊月”,词卡出示“腊月”,并讲解腊月是农历十二月,
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再将三个句子读一读,感受一下不断变化的季节吧。
板块三 读故事开头,了解角色住处
1、 “我们找到课文当中季节是不断变化着的,在不断变化的季节中,他们又会发生什么呢?那我们先一起去找找他们的家在哪里呢?”读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寒号鸟和喜鹊分别住在哪里?
2、具体看看寒号鸟的家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逢当作自己的窝。
(1) 看图观察:哪里是一堵石崖,哪里是一道缝。认读词语:一
堵石崖、一道缝
(2) 学习生字“堵”,“堵”字是提土旁。再读词语。 (3) 课件演示:一堵石崖上一道缝,就是崖缝。读词语:崖缝
看图拓展词语:墙壁的缝叫作裂缝,牙齿间的缝叫作牙缝,把门打开一条缝叫门缝。我们除了说一道缝还可以说 一()缝,复习量词 一()河、还能说一( )窝 再读生字:缝。
把字送回句子中,再读一读。
3、Ppt上出示练习题,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刚才读了这个句子小朋友你们知道寒号鸟究竟住在哪里吗?” 寒号鸟的家是( )1一堵石崖2一道缝
用手指告诉老师,有不同答案再读第一自然段,找找答案。 从“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里,知道寒号鸟家就是“一
道缝”。(板贴)
4、从“杨树上住着喜鹊”里,知道喜鹊的家是“一棵大杨树”。(板贴)
介绍喜鹊的家。把句子读完整“我们已经找到寒号鸟和喜鹊的家,知道了寒号鸟的家在窄窄的崖缝里,喜鹊的家在高高的大杨树上。让我们合作来读读课文吧”
合作读故事开头(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齐读最后一句) 板块四读秋天里的故事,体会角色不同特点 1、
“寒号鸟就这样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课件出示秋风树叶飘
落的动图,教师引读:听,秋风刮起来了。我们一起读读看: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2、
品读行为,发现不同做法
(1) 秋风刮起来了,冬天就要到了,寒号鸟和喜鹊都在干什么呢?
我们一起去找找,喜鹊在干什么呢?我们用横线画出来,寒号鸟在干什么?我们用波浪线画出来。
(2) 他们各自做了什么,完成练习单的第二题,连一连,说说寒号
鸟和喜鹊分别做了什么, 喜鹊 睡觉 玩 寒号鸟 做窝
小结:喜鹊和寒号鸟可真不一样,喜鹊一直在“做窝”,寒号鸟却只知道“玩”“睡觉”
(3) 品读喜鹊的做法,了解句子的条理性
“喜鹊可真是勤快的小动物,他一直在做窝,那它是怎么做窝呢?”小朋友自由读描写喜鹊做法的句子,圈出动作的词语(交流:飞出去、东找西找、衔回来、做窝)PPT上进行圈出来(随机评价)
按照喜鹊做事的顺序,给词语排排队。教师引读:喜鹊先是(飞出去),然后(东寻西找),接着把枯草(衔回来),最后开始(做窝)。“我们能把这些动作换一换吗”
小结:喜鹊可真有条理啊,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做做有条理的喜鹊,读一遍。“小朋友们,喜鹊把枯草是怎么做呢?”老师做动作。衔的动作是用嘴来表示的,出示字卡,我们来看“衔”的字形,两边是“行”,中间是个“金字旁”行走和嘴巴有什么关系呢? (4) 重点识记“衔”
出示字理:理解衔在古代就是人要行走将小金球放在马的嘴巴里
再读描写喜鹊的做法的句子。站起来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 (5) 了解寒号鸟的行为,读出意味。
出示句子: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教师引说:喜鹊在努力做窝,寒号鸟却在(玩和睡觉),他睡醒了就出去(玩),玩累了又回来(睡觉)。 再次齐读描写寒号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