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5.答案: 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的病理现象,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成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四.简答题

1.答案: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系;相生的规律为:木生火,水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相生。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相克的规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相克。

2.答案: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为: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胸腹部。

3.答案: 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是:①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袭人易阻滞气机,损伤脾阳。②湿性重浊。湿邪致病的症状有沉重、秽浊不清等特征。③湿性黏滞。湿邪致病具有症状上黏腻不爽,病程上缠绵难愈的特征。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多引起下肢及下焦部位病变。

4.答案: 反治,又名从治,是指顺从疾病的家乡而治的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全一致的病证。反治的常用法有:①寒因寒用,即以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真热假寒证;②热因热用,即以热性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真寒假热证;③塞因塞用,即用补益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真虚假实证;④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5.答案: 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人体之精的概念,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①狭义之精:指具有繁衍生命的生殖之精,是人体之精的本始含义;②广义之精:指人体内的一切液态精华物质,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血液、津液等;③一般意义的精,即通常所说的精,只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

第 6 页,共 6 页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5.答案: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的病理现象,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成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四.简答题1.答案: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系;相生的规律为:木生火,水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b74p3mzvs5o77k30e8m0fvqu4yw9b00pa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