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二)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被称之为“空想”,主要是因为( )
A.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缺少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C.没能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根源 D.没有提出改造社会的计划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也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具现实性的改造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理想。空想社会主义者不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没有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根源。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商品必须是( )
A.耗费了人的劳动,为自己需要而生产出的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C.对生产者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的产品 D.消费者所需求的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的产品
【解析】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满足两个
必备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两者缺一不可,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商品的第二个条件。C、D两项否认了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答案】 B
3.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包括( ) ①具体劳动和自然物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
②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④劳动二重性学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正确揭示了劳动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主要内容;④是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答案】 B
4.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
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解析】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价格杠杆实现的。 【答案】 C
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①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②科技进步而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结果 ③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④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A.①② C.②③
B.②③ D.③④
【解析】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科技进步等因素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②③正确;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超额剩余价值,①错误;④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故选C项。
【答案】 C
6.产业资本从不同角度可以区分为( ) 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③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④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①是从带来剩余价值的作用上,②是从价值周转方式上,③是从产业资本的运动阶段上,④是从剩余价值的分割上等不同角度区分产业资本的不同形态。
【答案】 A
7.关于剩余价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获得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
②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③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④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归其所在企业的资本家所有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 剩余价值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②错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分割,④错误。
【答案】 C
8.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比例关系是由( ) A.国家政权强制进行调节的 B.资本家强制调节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强制性地进行调节的 D.无产阶级联合斗争调节的
【解析】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破坏,造成低下的生产水平和低下的消费水平暂时适应,使社会再生产的各种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得到暂时的平衡。由此,不难选出C项。
【答案】 C
9.马克思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分析,并没有停留于经济现象分析,而是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中探寻根源。因此,马克思
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 )
A.激化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解析】 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不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故A项错误;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故C项错误;D项不能用“直接”表述。故选B项。
【答案】 B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
①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 ②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运行的一般规律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④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A.①②③④ C.②④
B.①③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专题小结”中的知识整合内容,可知①②③④都是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深化,皆当选。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些论述: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劳动并不是它所产生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摘自《资本论》第1卷第65页、 57页、207页、208页
结合以上论述分析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解析】 此题考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此题通过《资本论》的语言表述来考查劳动二重性学说,注意分析材料“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等重要语言,不难作出答案。
【答案】 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
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价值是由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劳动之外的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
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
③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前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
12.根据下列图示,探究问题。 拿出货币
??生产资料
―→购买商品?……
?劳动力(预付资本)?
生产过程(创造出新价值)……
新商品―→收回货币(比预付资本多了很多) (1)这个图示反映了什么内容?
(2)在这个图示中,有哪些假象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解析】 本题以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的过程图为材料,考查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第(1)问,简单描述公式表达的意思;第(2)问,从价值增殖的来源、工资的本质、剩余价值的实现等角度结合材料指出图式是怎样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的。
【答案】 (1)图示反映的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首先资
本家拿出货币,从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商品,然后经过工人的劳动,生产出新的商品,最后通过商品流通,收回货币,实现价值增殖的过程。
(2)①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没有增殖,增殖的部分是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从该图示来看,新价值似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殖,这就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
②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等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和。从该图式看,似乎工人得到了全部劳动报酬,其实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③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但要通过流通过程来实现。从该图示来看,剩余价值似乎是在流通过程产生的,这就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
13.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存在一定的规律。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它是怎样导致经济危机
的?
(2)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危机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学生在掌握了教材基本理论之后,回答本题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答案】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有两个表现: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它们的激化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2)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危机理论,不仅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