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脸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脸谱的欣赏与认识、制作融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初步认识和模仿学习,也是对以前学过的人物肖像画、色彩、对称图案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图案化的性格化妆,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本课通过视频、文字、图片和范画来介绍中国戏曲脸谱及其特征和象征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感知力、理解能力,戏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鲜的、有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通过脸谱的学习制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戏曲艺术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脸谱艺术的特点、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曲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让学生学习掌握绘制脸谱的基本方法步骤,学会合作交流。
3、通过对戏曲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绘制脸谱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有创意的脸谱。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5个人物脸谱、。
学具准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面具、葫芦挂饰、纸盘、宣纸、国画颜料、工具、课前搜集戏曲资料等。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视频,欢唱脸谱导入
1、播放视频《唱脸谱》,生边欣赏边跟着唱。
2、师提问:刚才戏曲里都唱的谁?
(生回答问题,师贴相应的脸谱面具人物。)
3、思考:戏曲人物的脸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的脸有什么不同呢? 4、揭示课题:戏曲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戏剧化妆色彩浓重,形式夸张,具有一定的象征性。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戏曲中的一个小小部分——脸谱艺术! (板书课题:戏曲脸谱)
(二)、师讲故事, 说脸谱由来。 1、提问:你们知道脸谱是是怎么来的吗? 2、师讲小故事让学生知道脸谱起源。
从前古时候有一位兰陵王,他非常勇猛善战,但容貌长得很清秀太像一位女子。于是敌人就小看他,觉得他不足以威慑敌人,他知道后很生气,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做了一个狰狞可怕的面具,带着这个面具出去打仗,结果屡战屡胜。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兰陵王就编排了一个男子独舞,演员只要一上舞台就带上这个面部狰狞的面具,这个面具就是脸谱的起源。 (三)、了解戏曲行当,说角色。
1、提问:通过课前搜集戏曲资料,你们知道戏曲有哪些行当?
2、(师出示课件四个戏曲人物形象)提问:这四个人物分别是什么行当? 3、深入提问:京剧中哪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4、集体看资料,详细了解戏曲行当资料。 (课件出示小资料) 小资料:
①生:生角,指素脸男角,一般指英俊潇洒的男性角色,分 老生、小生、武生,如诸葛亮、唐僧。
②旦:旦角,指的是京剧当中的女性角色,老的叫老旦、年轻漂亮的叫花旦,会武功的叫——刀马旦。旦角中还有一种穿深色衣服的中年女性,称作:“青衣”。 ③净:净角,京剧中最常见的角色,俗称“大花脸”。大多是音色洪亮,风格粗犷,性格和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化妆用脸谱,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和净角相比,生角和旦角都是略施脂粉,只化了个淡妆的。 ④丑:丑角,扮演喜剧角色,俗称“小花脸”,一般在鼻子上抹一小块白粉。
(四)、探索脸谱色彩,发现性格特点。 (课件显示各种角色脸谱)
1、提问:你们觉得这些脸谱有什么不同?
2、提问:脸谱都有哪些颜色?各自代表什么性格? 3、集体学习色彩与性格。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赵匡胤,后羿,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桀骜不驯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吕蒙。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鲁莽的人物形象,如:包公。张飞。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程咬金。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典韦。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如:廉颇。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如:孙悟空。 (五)学习各式谱式,感知其图案美。 1、提问:京剧脸谱谱式有哪几种?
2、抽生猜谱式,学习脸谱式样,感知图案美。
①整脸: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 ②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用颜色突出,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
③十字门脸: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
④碎花脸:由“花三块瓦”演变而来,保留正额主色,而在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种类丰富,构图形式多样,线条复杂而细碎。
⑤丑脸: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
⑥象形脸:一般应用于神话戏剧,构图和色彩从精灵神怪形象特征出发,无固定谱式。
(六)、欣赏脸谱作品,感受传统艺术美。
1、脸谱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在舞台上,而且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