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生物 2020.1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构成的

B.生物大分子均由其各自的基本单位缩(聚)合而成 C.核酸的多样性是由碱基的数量、排列顺序决定的 D.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结构的多样性

2.下列实验中,不经过染色或显色反应即可观察到实验结果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 C.鉴定粗提取出的DNA

B.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流动 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

3.栖息于硫磺泉的一些细菌可以利用环境中丰富的硫化氢作为电子来源,将光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反应过程如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O2+2H2S (CH2O)+H2O+2S

A.该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该类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C.此过程的电子来源与植物光合作用相同 D.此过程发生在细胞的叶绿体中 4.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底物浓度有关 B.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C.胰蛋白酶能水解不同组织,说明其无专一性

D.酶在细胞内、外均能催化相关化学反应

5.正在进行复制的DNA分子上的“Y”形交叉点称为复制叉。在每个复制起始位点处形成两个复制叉,它们朝相反方向移动,在“复制机器”的作用下沿途打开母链合成新的子链。图示为果蝇早期胚胎细胞正

..

在进行DNA复制的电镜照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DNA多起点双向复制提高了合成效率 B.图中DNA上的可见颗粒可能是蛋白质 C.该图证明DNA子链延伸方向是从5’到3’ D.“复制机器”含有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等

6.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在生殖系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端粒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TTAGGGTTAGGGTTAGGGTTA 3’

A.人体生殖系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不含端粒酶基因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能够催化染色体DNA的合成 C.细胞衰老与染色体DNA随复制次数增加而缩短有关 D.抑制端粒酶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

7.乳草产生的毒素“强心甾”能够结合并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然而帝王蝶幼虫不仅以乳草为食,还能将强心甾储存在体内以防御捕食者。研究人员发现帝王蝶钠钾泵的119和122位氨基酸与其他昆虫不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果蝇钠钾泵基因,发现122位氨基酸改变使果蝇获得抗强心甾能力的同时导致果蝇“瘫痪”,119位氨基酸改变无表型效应,但能消除因122位氨基酸改变导致的“瘫痪”作用。根据以上信息可做出的判断是

A.强心甾与钠钾泵结合后诱发钠钾泵基因突变

B.帝王蝶在进化历程中119、122位氨基酸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 C.帝王蝶钠钾泵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升高是乳草选择作用的结果 D.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果蝇钠钾泵基因功能时设置了两个实验组

8.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如图所示。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细胞 颗粒 过敏原 过敏症状

IgE抗体 组织胺和其他化学物质

过敏原 浆细胞 ……AATCC5’ C AAUCCCAAU 端粒酶 3’ 5’ RNA模板

A.IgE抗体可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 B.IgE抗体的产生可能需要T细胞参与 C.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D.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引发过敏症状 9.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激素分泌的调节均为分级调节 B.胰岛素的分泌量只受血糖水平的影响 C.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1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控制

B.植物激素极性运输是单侧光照射的结果 C.植物激素发挥作用依赖特定的受体分子 D.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生长发育

11.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如下。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蚕同化 250100 MJ/hm 蚕摄食 110820 MJ/hm2 桑净光合 283200 MJ/hm2 蚕粪 浮游植物净光合 375300 MJ/hm2 其他 副产品 能量 耗散 能量 耗散 鱼饲料等 人工输入能量 总辐射 48157500 MJ/hm2 桑实际光合 377595MJ/hm2 浮游植物实际光合 469200 MJ/hm2 能量 耗散 鱼同化 59450 MJ/hm2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846795MJ/hm2,是植物实际光合量之和 B.第一、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蚕和鱼同化量与植物净光合量之比 茧 实际产鱼 2 40830 MJ/hm2 C. 20775 MJ/hm生产中用蚕粪喂鱼和塘泥肥田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该生产模式把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

12.将少量酵母菌接种到恒定体积的培养液中,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中酵母菌计数可使用血细胞计数板 B.6h前种群数量因种内斗争激烈而增长缓慢 C.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D.12h后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营养物质和 生存空间等

酵母菌数(×105个) 600 400 200 3 6 9 12 15 18 21 时间(h)

13.原产美洲的红耳龟为杂食性淡水龟类,通过贸易进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放生、养

殖逃逸等原因扩散到野外,并已经在长江流域形成野生种群。它们耐受逆境的能力、繁殖和竞争能力均明显强于本土龟类,其携带的沙门氏杆菌可经变温动物传播给恒温动物,是典型的生物入侵物种。以下关于我国红耳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红耳龟与扩散区域的本土龟类形成竞争关系 B.红耳龟携带的沙门氏杆菌有可能传染给人类 C. 红耳龟入侵能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D. 提高生态防范意识是防止生物入侵的重要方式

14.下列实验程序不正确的是 ...

蔬菜加工+泡菜盐水→加调料、装坛 泡菜 A.

无氧发酵挑选葡萄、冲洗、榨汁 果醋 有氧发酵 果酒 B. 动物组织 胰蛋白酶 制备细胞悬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C.

脱分化 再分化

离体细胞消毒、接种 愈伤组织 试管苗 D.

无氧发酵

15.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某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是在某病原菌均匀分布的平板

上,铺设含有不同种抗生素的纸片后进行培养。图示为培养的结果,其中抑菌圈是在纸片周围出现的透明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可用平板划线法或涂布法接种病原菌 B.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抗性变异 C.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 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含抗生素的纸片

抑菌圈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70分)

16.(13分)

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以蔗糖的形式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地下的匍匐枝,用于分解供能或储存。研究人员对蔗糖的运输、利用和储存进行了研究。

(1)叶肉细胞中的 与CO2结合形成C3,据图2判断丙糖磷酸是否为碳(暗)反应

的第一个产物C3,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

(2)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通过筛管运输至根、茎等器官。

①蔗糖“装载”进入筛管可能通过 使筛管中的蔗糖积累到很高的浓度(选择下列序号填写)。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②为了验证光合产物以蔗糖形式运输,研究人员将酵母菌蔗糖酶基因转入植物,该基因表达的蔗糖酶定位在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上。结果发现:转基因植物出现严重的短根、短茎现象,其原因是 ;该酶还导致叶肉细胞外 含量升高,被叶肉细胞吸收后通过 调节机制抑制了光合作用。

(3)马铃薯块茎是通过地下茎顶端的侧向膨胀而不断发育

的(见右图)。筛管中的蔗糖在此处“卸载”,进入地下

地下茎 膨大部分

图1马铃薯植株

根、茎 分解供能 淀粉等储存 韧皮部筛管 叶肉 细胞

Pi CO2 光反应 产物 碳反应 叶绿体 淀粉 葡萄糖 葡萄糖 果糖 丙糖磷酸 丙糖磷酸 蔗糖 蔗糖 图2马铃薯光合作用及其产物的转运

图3马铃薯幼嫩地下茎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生物2020.1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ajk93k3fs4x67j2pwjr92i2p9mey901dq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