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课标要求与学习重难点】
课程 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标准 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重点 重点 早期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文明区域的不同影响 难点 难点 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学习目标初现】 要点 学纲 学习重点 (一)人口迁移 1.主要影响因素; 2.概况。 (二)动植物物种交换 1.欧亚动植物物种引入美洲; 2.▲美洲特产作物流向世界各地。 (三)疾病传播 1.新航路开1.概况; 2.影响 辟的全球物(一)贸易格局的变动 种交换及影1.原因; 2.特点。 响; (二)海路贸易的发展(参见表1) 2.商品的世1.印度洋贸易(特点); 界性流动与2.大西洋贸易:从欧美贸易到△罪恶的“三角贸易”; 白银流向; 3.太平洋贸易:菲律宾——墨西哥之间; 3.早期殖民4.△以澳门为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 扩张及影响; ⑴主导国, ⑵贸易线路和主要交换物, ⑶主要特点 4.新航路开(一)早期殖民扩张 辟后,世界格1.概况:⑴16世纪:葡、西的殖民扩张, ⑵17世纪:荷英法的局的演变 殖民扩张; 2.△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二)▲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参见表2) 1.出现原因; 2.含义(表现); 3.影响。 (三)欧洲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一、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三、早期殖民扩张 【主干基础知识归纳记忆】
一、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走向会合的世界 (一)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
1.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口的迁移。由于美洲印第安人口锐减、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奴贩卖到美洲,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
2.人口迁徙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动植物物种大量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对世界植物食品的生产做出巨大贡献。
3.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
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海路贸易兴盛(表1) 贸易格局 主导国 贸易线路和主要交换物 特点 欧洲商人逐渐取代阿拉伯商人占据优势 印度洋贸易 西欧国家 欧洲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洋 大西洋贸易 西、葡、英等国 第一阶段:欧洲(手工制品)——美洲贸易(贵金属、蔗糖和烟草); 第二阶段:三角贸易 从欧美贸易到形成罪恶的⑴出程:欧洲(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三角贸易” —非洲(黑人),⑵中程:非洲(黑人)—美洲(卖为奴),⑶归程:美洲(贵金属和烟草、蔗糖、咖啡等)—欧洲 菲律宾(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墨西哥(白银) 第一条线路:中国澳门(生丝、瓷器等)—印度—欧洲各国(白银); 第二条线路:中国澳门(生丝)—日本(白银) ⑴ “马尼拉大帆船”; ⑵白银基本流入中国 ⑴贸易线路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⑵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太平洋贸易 以澳门为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 西班牙 葡萄牙 2.影响:随着海上航路的扩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世界格局的改变 (一)贸易格局的变化
随着全球航路的开辟,贸易格局呈现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齐头并进的态势。
(二)早期殖民扩张→打破多元文明格局
1.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沿各自支持开辟的航线,很快走上大规模殖民掠夺的道路。16世纪,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2.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冲击了亚洲的古老帝国,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三)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欧洲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时代 1.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表2) 角度 商业革命 价格革命 ⑴海外市场不断开拓; ⑵大量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 出现原因 随着新航路开辟,海外市场不断开拓 ⑴商业贸易不断扩大,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多; ⑵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股份公司、证券含义 欧洲市场上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交易所纷纷出现; (表现) 机活跃 ⑶商业格局变化:①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英国、法国、荷兰等崛起为新的商业强国 影响 欧洲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改变了欧洲传统的经济关系,依靠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使欧洲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2.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核心素养培育】
一、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材料: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请根据材料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8分)
影响:①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②推动了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③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④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新旧大陆文明的汇合交融;⑤促进了世界物产(或:文明)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任答4点,言之有理即可)
二、全球物种大交换及其影响 材料一:
图1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⑴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10分) 解读:①新航路开辟;(2分)②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4分)③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2分)④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2分)
⑵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12分)
人教版必修2024《中外历史纲要》下册课时教学案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