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市场前景内容范文
一个IP卖出百万,这道非虚构写作价值证明题还在继续。本文共计2815字,阅读时间5分钟。
本文为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原创
记者 / 薛星星 / 魏佳
上周,福布斯中国发布了2024年“30 under 30精英”榜单,雷磊作为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入选了媒体领域榜单。他在朋友圈转发了相关消息,还不忘吐槽:“我可能是入围榜单的人中最穷的一个。”
这位前媒体人、新任CEO现年30岁,并于两年前创办了专注于非虚构内容的“真实故事计划”。路演时,他这样介绍真故:国内第一家专门经营真实故事的公司。
过去两年,这家公司以每天至少一个“真实故事”的频率不间断地生产内容,变现则主要依靠版权运营。迄今为止,他们一共卖出了两个电影版权,其中一个售价百万。同时,它还参与到影视制作
的前期环节,出品了一部电影和一部网剧,并在尝试进行影视制作和策划。
“我们现在想的不是扩张,而是复制已有的成功。”雷磊告诉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
前南周、GQ记者创业
看准国内非虚构影视化市场
某些时刻,CEO雷磊仍然是一个媒体人。虽然不再是记者,但一有新闻事件曝出,他仍然忍不住去关注,并通过自己的社交网络渠道及时跟进。
他将此解释为脑子里固有的媒体思维,虽然已经离开媒体,无法再提供新闻事实,但希望“还能给出自己的观点、认识或者看法。”
过去,雷磊有过7年的媒体行业经验,曾在《南方周末》、《GQ》等媒体任职,中间还跑去优酷的一档真人秀节目《侣行》担当策划。
这是一个关于逃离和坚守的故事。大多数媒体从业者在工作几年后几乎都会选择离开,雷磊曾经有过同样的机会,一家国内顶级的互联网公司向他发出邀请,但他拒绝了。
“还是想去做和内容有关的事情”,他说,“我们想去证明好内容本身也是可以卖钱的。”
xx年,《GQ》特稿记者杜强的一篇《太平洋大逃杀》在国内卖出百万元的高价,点燃了市场上对于非虚构写作的热情。
“那个时候确实看到,非虚构的内容加上影视行业,或许能够产生很大的化学反应。”离开GQ之后,雷磊短暂地在另一家非虚构平台担任CEO,之后创办了真实故事计划。
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兼CEO雷磊
得益于之前在优酷的工作经历,雷磊是传统媒体人中少有的同时具有影视制作经验的人。他对非虚构影视化的市场表示出极大的乐观情绪,他给出一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