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
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窗体底端 一、单选题
1. 世界观就是( A )
A. 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
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 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 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2.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B ) A. 间接经验 B. 社会实践 C. 人的意识 D. 客观事物
3.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D ) A.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 科学的世界观 D. 无产阶级世界观
4. 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 ) A. 学习书本知识 B. 进行社会调查 C. 参加社会实践 D. 研究实际情况
5.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6. 从本质上看,国家是 ( C ) A. 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 B. 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 C. 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 D. 调和社会矛盾的机关
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 ( B )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 C. 可知论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8.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之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之效果定是非
9.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 D )
A. 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为现实的生产力 B. 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C. 科学技术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D. 科学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10.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 人和世界的问题 C. 人和自然的问题 D. 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11. 下列现象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 C ) A. 白天和黑天的关系 B. 闪电和雷鸣的关系 C. 燃烧和灰烬的关系 D. 阴电和阳电的关系
12.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是 ( D )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3.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C ) A. 根本动力 B. 直接动力 C. 唯一动力 D. 最终动力
14. 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等观点属于( A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
)
1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B ) 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C.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D.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16. 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 B ) A. 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17. 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D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劳动者的分工形式 C. 产品的分配方式 D. 商品的交换方式
18.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B ) A.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 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D.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19. 对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B ) A.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C. 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 D. 辩证的否定的原理
20. 揭示物质世界发展的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D )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21.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B )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22. 下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B )
南开大学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