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琦《测量》理与教题答案心育习
精品资料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1.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3.如何才能证明心理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解答要点:
1.(1)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 (2)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内容是复杂的 ,内隐的,其测量只能是间接的。 (3) 心理与教育测量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很低。
3.(1) 从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来看,心理测量是可能的。
(2) 人的心理现象和知识水平如同其他一切物理现象一样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既有质的方面,也有量的方面,因此有必要测定出这些差异的数量。 第三章 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假设 1.简述\心理特质\的含义。
2.心理测量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哪些? 3.CTT模型及其假设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心理特质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就是人的心理特质。
(1)特质是一组具有内部相关的行为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2)特质是可以综合不同刺激,使人对这些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3)特质是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特点。 (4)特质分多个层次有机组合而成的。 (5)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2.心理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3个方面:测量工具、被测对象和施测过程。 3.CTT模型是:经典测验理论假定,观察分数(记为X)与真分数(T)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记为E)。即:X=T+E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精品资料
其主要内容为:
(1)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
(2)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 (3)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 第四章 测量信度
1.指出各种信度系数所对应的误差来源。
3.已知某态度量表用道题,被试在各题上得分的方差分别是0.80,0.81,0.79,0.78,0.80,0.82,测验总分的方差为16.00,求α值。 4.怎样提高测量信度? 解答要点:
1.对重测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
①所测量的心理特质不稳定;②遗忘和练习的效果没有相互抵消;
③在两次施测的时间间隔里,所要测的被试的心理特质得到了学习和训练; ④两次测查的时间间隔不同在信度不同。 对复本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
①所用的复本不是真正的平行测验;②产生的迁移效应会影响信度的大小。 对分半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 分半的方法会影响测验的信度。
对同质性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
①题目间的相关性;②测验所测内容的单一性与异质性。 对评分者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
3. =6/6-1[1-(0.80+0.81+0.79+0.78+0.80+0.82)/16.00] =6/5×(1-0.3) =0.84
4.①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
②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 ③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④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 ⑤主试者严格执行实测规程
第五章 测量效度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精品资料
1.什么是测量的效度?它与信度的关系这样?
2.什么是内容效度?测验编制者和使用者应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把握内容效度? 3.什么是结构效度?测验编制者和使用者应分别怎样把握结构效度? 4.什么的实证效度?它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有何异同? 5.什么是效标和效标测量?
6.已知 若希望把效度系数提高到0.65和0.70,则测验长度要增加几倍? 解答要点:
1.(1)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①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②测验的效度小于等于信度
2.(1)内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
①首先应该明确内容效度的含义; ②应该明确内容效度的应用范围;
③在使用时还要主要不要跟表面效度相混淆;
④对测验的编制者来说应该懂得确定测验内容效度的方法,明确确定内容效度的步骤。
3.(1)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者说它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①首先应该明确结构效度含义;
②其次也应该了解结构效度的特点; ③应知道结构效度的应用范围;
④对测验的编制者来说应该懂得确定测验结构效度的方法,明确确定结构效度的步骤。
4.(1)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
(2)实证效度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一样都用于估计测验效度。 (3)实证效度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它们是估计测验效度的不同方面; ②它们的应用范围不同; ③确定它们的方法也不同。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精品资料
5.(1)效标是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它是独立于测验并可以从实践中直接获得的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
(2)效标测量就是把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用数字或等级表达出来。 6. 当效度系数提高到0.65时,测验长度要增加6.4倍; 当效度系数提高到0.70时,测验长度要增加20倍。 第六章 测验的项目分析 1.测验项目分析的作用是什么?
(一)项目是否具有所预期的功能?测题是否有足够的区分度?测题是否能充分地测量到教学的结果。
(二)项目的难度是否得当? (三)项目是否有缺陷? 第七章 测验常模
1.试比较各种导出分数的优缺点。
2.列举你所了解的各种测验的分数合成方法,并评价它们的合理性。 3.选择常模团体与制定常模有什么关系?任何选择好常模团体? 解答要点:
1.常用的导出分数有百分等级、标准分数、T分数。
百分等级
百分等级的优点:具有可比性,且具有易于计算、解释方便等优点,较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性质不同的测验。不受原始分数分布状态的影响 百分等级的缺点:
(1)百分等级的单位不等,尤其在分配的两个极端。 (2)百分等级只具有顺序性
(3)百分等级只相对于特定的被试团体而言。
标准分数
标准分数的优点:不受原始测量单位的影响。具有可比性和可加性。 标准分数的缺点:由于计算中经常出现负数和小数,够方便。 T分数的优点: (1) 具有等单位特点,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