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帛画在绘画历史上的艺术价值
作者:杜文飞
来源:《美术文献》2017年第02期
[摘要]帛是丝织品的一种,在古代,人们用笔墨和色彩将人物、飞虫走兽等图形图案绘制到帛上,因此得名为帛画。帛画艺术兴起时间很早,发展到汉代达到鼎盛时期。帛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独特的画种,画面多以飞鸟、神灵、异兽等形象为元素,表现出神人共处的神话色彩。本文主要从1972—1974年出土的马王堆帛画入手,研究分析帛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及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帛画马王堆汉墓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从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来看,我国帛画的起源应始于原始时代,数千年来曾大范围地运用在丧葬、巫仪、神事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由于历史悠久,之前的帛画绝大多数没能保存下来。据考究,目前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帛画作品应该是1949年在长沙东南郊楚墓中发现的一幅名为《人物龙凤图》的帛画。这幅作品距今已经有2300年的历史,是葬仪中使用的旌幡,尽管整个画面已经斑驳模糊,但依然能够看到画中所描绘的情景。1973年在一座与长沙东南郊楚墓相近的楚国墓葬(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又发现了一幅帛画,名为《人物御龙图》。这幅作品与《人物龙凤图》创作时代背景相同,内容也很相似,但在画面的比例关系和人物处理方面更加写实,这也说明了这个时期的绘画手法已经趋于多样化。再有就是之后长沙马王堆1、2、3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下面就主要从长沙马王堆的帛画入手,分析其在绘画历史上的艺术价值。 帛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因此受到众多艺术家的欣赏。近年来很多中外艺术家学者分别从美术史、考古学、历史学等各个角度对帛画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帛画的绘画思想及其在中国绘画历史上的艺术价值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湖南省长沙市的东郊有两座土丘,因外形很像马的鞍具被当地人叫做“马鞍堆”,后来讹传为“马王堆”。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的墓葬。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画、帛书、陶器、漆器、竹简、中草药等遗物3千多件,其中帛画共5幅,分别出于马王堆1号墓和3号墓。帛画是中国绘画发展中一个承前启后的纽带,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画填补了汉代早期织物绘画的空白,从画面的表现技法中能够分析出汉代绘画延续了先秦和楚国的艺术风格和模式。
二、从马王堆汉墓帛画看绘画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西汉时期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绘画形式由“纹中叙事”逐渐转换为以情节性绘画为主,绘画媒材由漆向帛、由漆液向笔墨转变,使绘画由器物上的装饰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绘画。马王堆帛画超高的人物写实水平开创了新的肖像画时代。说起肖像画的发展,《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二者都出于战国楚墓,距今已经有2300年的历史,在绘画写实还处于懵懂时期的战国,人物肖像画都偏向于对外观轮廓的描画,人物体形大都瘦长,装饰意味极强。而马王堆帛画里的人物无论从绘画技巧还是写实水平上都趋于完善,这从帛画里描绘人间生活的部分可以看出来。人物的神态、表情、肢体都描绘得淋漓尽致,位于画面中心的是拄着拐缓慢前行的老年妇女,身后有专门服侍的侍女,前面有跪拜着的侍者,每个人物的人体构造都合情合理,这说明了这个时期的人物写实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体现了画师高超的绘画水平。
马王堆帛画虽然出自汉代画师之手,构图上却诠释了现代构图意识,它的外形严整规则,对称均衡,与天地中心论及昆仑山神话有关。正因为帛画内容的丰富诡异、意义的匪夷所思、内涵的博大深邃,以及帛画的某些内容存在着神秘感甚至无解,才更加体现出古代帛画研究的多元化视角。这也是几十年来,研究者们依然乐此不疲,努力探寻和研究古代帛画的意义,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亦为研究古代绘画增添了丰富而新颖的内容,为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研究提供了诸多借鉴和启发。
三、从马王堆汉墓帛画看其艺术价值
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了我国目前已知的画面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同时也是艺术性最强的一幅彩绘帛画。它整体画面呈“T”字型,属于旌幡一类的用品,出殡时放在行列前面,落葬后覆盖在棺上,被称作“非衣”,有引魂升天之意。同时,其他汉墓出土的几幅帛画都保存完整,作品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形象刻画细致,表现技法独特,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也为研究西汉初期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物证。 这幅最大的帛画取得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写实和神态的刻画上,帛画上女墓主的肖像与实际脸庞相像,不仅动作神态、骨架结构符合力学和解剖学原理,而且神情体态体现了雍容华贵的老妇人的气质,反映了画师高超的画工和非凡的象形能力。画中女墓主的身材比身前背后的侍卫和侍女高大,而事实则相反,这是对女墓主身份地位的夸大,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这也是在中国肖像画中较早的范例。另外,帛画的人物肖像多为侧面,这也是绘画仍处在早期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构图而言,这幅画布局精巧,改变了秦朝时期人物上下平列的表现方法,采用俯视的角度来描绘车马仪仗行列的全貌,法度严谨,在汉画中应该居于首位。画中以双龙为中心的装饰性构图,上下发散又不失左右均衡的大结构显示了画师高超的布局技巧,众多的景物融合在一起,是用了中国画中的开合原则。画面统一又对称,不单调、不呆板,富有变化,空间处理得恰到好处,人物前后叠错,细致入微的小变化使得平面画富有立体感,整个画面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帛画用色丰富,松弛有度,鲜明的色彩与浑朴的色彩相结合,整幅画呈深红暗色调,庄严肃穆又不失热烈。局部用白、粉、墨、青等色彩点缀,不仅绚烂又十分诡异,这也表现了汉朝人不仅有对生活的热情,也有无尽的想象,神秘而浪漫。线条上,人物的轮廓一笔呵成,笔锋刚劲有力又均匀细致,富有弹性的长线条表现出衣服材质的轻柔飘逸感,衣物的轮廓又随着人物的骨架开合有度,而环境器物的线条又用粗线条表现得质朴浑厚,将线条的作用发挥至极致,风格迥然不同,这也体现出画师娴熟的画工和技巧。 四、帛画对后代绘画的影响
帛画作为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为近现代绘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是汉画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因为汉朝结束了战国和先秦的战乱,社会环境稳定,使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所以浓墨重彩、颜色分明的帛画艺术在画师精细的研琢之后达到了空前的艺术水平。西汉绘画在继承前代绘画技法和总结各种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进步是写实技法的提高,所绘物象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在造型上,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善于对不同人物的气质和个性进行刻画,使人物的精神风貌更加突出。在表现技法上
论帛画在绘画历史上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