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教案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牛晓帆
〔2006,8-2007,1〕
课程简介:本课程为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学分数2,周学时3,总学时54,要紧讲授内容包括:第一篇、总结,第二篇、现代企业治理,第三篇、产业组织与进展,第四篇、产业规制等四部分。
教学目的与差不多要求: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产业经济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该门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差不多的宏、微观经济学知识。
要紧教学方法:采纳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方法。
第一篇 导论〔教学时数6〕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要紧介绍产业经济学相关概念、学科定位、方法及意义。本章的学习难点在于正确明白得产业经济学与其它经济学科的关系,重点在于明白得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什么是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r industrial economics〕是以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和产业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为企业战略决策和国家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目的微观运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点的经济组织集团的进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未规律的学科。〔苏东水P3〕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目前仍在进展之中。
〝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产业本身的进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差不多上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分析对象。〞〔苏东水P4〕
二、 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于立,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东北财大
2002,〕
1.产业经济学的基础范畴
〔1〕产业经济学确实是产业组织理论。…… 〔2〕产业经济学是一种应运价格理论。…… 〔3〕产业经济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4〕产业经济学是制定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2.产业的定义
〔1〕三次产业分类 〔2〕标准产业分类……
〔3〕产业经济学意义下的〝产业〞与〝市场〞……
概略地说,一个产业是一定地区〔如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同类或同一产品的所有企业的集合。
一样意义上的产业指的是如此一种现象,即生产同一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中销售。正是从那个意义上说,产业经济学中所指的〝产业〞、〝行业〞或〝市场〞均为同义词。
3.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
产业结构能够从两个方面来明白得:
(1) 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典型的研究方法是投入产出法,
相差的要紧学科是进展经济学。〔于立,2002,P4〕
(2)
指某一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这种产业结构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结构,是产业经济学得以建立的核心内容,这也是为何产业经济学又称为产业组织学的缘故。
后者才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内容。
三、 产业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 1.企业相关理论
研究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融资结构等问题。 2.产业相关理论
研究产业的组织结构及其在规制问题。
3.产业规制相关理论 研究产业的规制问题。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方法
一、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二、 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
2. 3. 4.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的方法……
三、 产业经济学的差不多研究手段
1. 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2. 计量经济方法…… 3. 案例研究方法……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一、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完整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治理学的沟通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和学科建设
二、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进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
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研究产业经济学,还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3.研究产业经济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章摸索题:
1.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产业经济学的要紧研究方法是什么?
3.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章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进展
本章要紧介绍产业经济学和生产、进展和当代产业经济学。本章的学习难点在于对新古典经济学、当代新制度经济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重点在于用历史进展的眼光看待产业经济学。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生产
一、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说到产业组织理论的由来,必定要涉及到其产生的理论渊源。国外学者在产业组织的理论渊源问题上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产业组织理论是在张伯伦〝垄断竞争〞学说的直截了当阻碍下产生的,因此,张伯伦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开山鼻祖〔Lee N.1985:13,McGee1988:2〕;也有人认为〝产业组织〞一词由马歇尔第一提出和使用,因此产业组织理论的创始人当首推马歇尔〔植草益,中译本2000:5,Ferguson1988:2〕。但绝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产业组织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多纳德· 海、德里克·莫瑞斯,中译本1998:pp.21~25, Baumol,1988:第7章, 克拉克森,中译本1989:2,Scherer,1990:15〕。他们认为,斯密关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命题说明,长期当中竞争会使价格与成本相等,利润为零,从而带来好的资源配置绩效。亚当·斯密关于市场调剂机制的这一差不多命题是整个西方经济学赖以建立的差不多前提,也是产业组织理论赖以建立的核心。
19世纪末,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1890〕一书中提到了有关〝产业组织〞的概念,指出,除了劳动力和各种物质要素外,企业的组织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并涉及到了垄断竞争的问题,揭示了一种被称为〝马歇尔冲突〞的市场现象:厂商之间的竞争最终将会显现优胜者,而取得优势的厂商那么会趋于扩大生产,并形成垄断,从而起到阻碍竞争的作用。马歇尔尽管注意到了竞争与垄断之间的矛盾运动,但他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仍旧将市场机制的调剂作用放在第一位,认为垄断只是临时的、专门的情形,企业不可幸免地要经历兴衰变化,要想长期占有垄断地位是专门困难的,长期当中调剂市场均衡的决定力量仍旧是市场机制,因此竞争才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正如英国产业组织研究者多纳德.·海和德里克·莫瑞斯所指出的:斯密和马歇尔对市场行为的分析差不多上力图要揭示基于现实之上的一样规律,并用它去说明和评判观看到的具体的经济行为〔多纳德· 海、德里克·莫瑞斯,中译本1998:6〕。 二、垄断竞争理论
然而,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与现实相去甚远,现实世界的常态是:价格并不总是等于成本,利润也不总是为零,企业通常是处在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张伯伦于1933年出版了他颇具阻碍的?垄断竞争理论?一书,从理论上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说明。同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罗宾逊夫人也发表了内容相近的著作:?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按照垄断竞争理论的观点,垄断竞争厂商在价格决定上并不完全是被动的同意者,而是具有一定〝市场力量〞〔marketing power〕的价格制定者,形成这一现象的要
产业经济学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