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给排水专业的教学指导与实践意
义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海绵城市建设蓬勃的发展,使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及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此过程中,作为建设海绵城市的主力军,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的推广,给给排水专业的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招生就业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适应海绵城市建设需求的建设人才是教育者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本文对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融入给排水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
1.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开发和索取,严重的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应对水资源短缺等诸多问题,党和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新理念。海绵城市是一种创新的雨洪管理理念,指的是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及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为此,海绵城市可理解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能够使得城市像海绵一样,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城市对水资源需要时,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优化和补充,是对给水环节、排水环节以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环节的协调。 目前全国各地积极贯彻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要求,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有效防治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在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国家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各地也加快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
2.海绵城市建设对于给排水专业的需求
传统的城市,未考虑雨水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重点强调了“排”的概念,只是利用雨水口、雨水管道和管渠、雨水泵站等设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快速排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道路不透水路面的增多,盲目的开发使得雨水无法及时的下渗和利用,造成了城市内涝和径流污染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国家公共设施的维护带来了困难。这就需要给排水专业人员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扮演好“设计者”的角色,把城市降雨转变为可利用的水资源。根据不同地区下垫面特征和土壤性状,采取不同的雨水收集、吸收方式。对于中小型降雨采取就地入渗和利用的方式,而大型降雨则应实现就地滞留,延期排放,错开城市排水设施运行的高峰期,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作为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整体战略,一个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是经过系统设计的城市水资源整体利用方案,包括雨水利用系统、排水管网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水环境监测系统的提标改造或建设运营等,是给排水工程的一种创新,它的实现正是对于给排水的专业知识的融合和发展,是一种新的模式下的城市管理和规划。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对于现场技术人员、管理操作人员、工程指挥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
3.海绵城市在给排水教学中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给排水专业作为我国土建类学科的老专业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给排水技术专业人才不仅在建筑行业有较大的需求量,同时在市政、环保、工业企业等领域也都有相当宽阔的就业空间。无论城市建设,还是水环境治理,都离不开给排水专业人才的支持。
作为建设海绵城市的主力军,随着海绵城市在全国的推广,给排水专业人员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高校给排水专业的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招生就业也迎来了新的思考。在给排水专业教学中,可以结合海绵城市实施的具体工程措施及效果,增加给排水专业课程(包括水处理技术、城市给排水管道系统、给排水施工技术等相关课程)的深度与厚度,通过实验模拟海绵城市的相关技术措施,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给排水工程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给排水专业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我校给排水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从事给排水工程的规划、施工、运营、设计等工作,获得专业基本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给排水专业教学必须紧扣社会应用这一主题,注重实践教学。将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融入高职院校给排水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实践教学,紧扣社会应用和行业发展,根据新的就业形势以及企业需求,调整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同时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使学生提前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有利于我校给排水专业学科的建设,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论与工程案例,依托我校徐州市屋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徐州市生态海绵型城市下垫面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促进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低影响开发的理念深入到城市建设领域,海绵城市建设随之兴起。面对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发展战略,顺应新形势下给排水专业的就业需求,笔者希望通过研究与实践,优化完善我校给排水专业教学体系,重视实践教学,将国家政策、学校教育、社会需求、学生期望等因素综合考虑,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给排水专业教学,适应于海绵城市的发展对于给排水教学的需要,提出给排水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内容,使给排水教学与社会实际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真正为专业服务,为社会基础建设服务。提高我校给排水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使我校给排水专业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提高我校给排水专业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仇付国.科教融合促进本科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以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
[2]陈华.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J].净水技 术,2016,35(1):102-106.
[3]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M].北京: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