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总 则 2 术语与分类 2.1 术语 2.2 分类与标记 3 材 料 3.1 隔热膜 3.2 玻 璃 3.3 辅助材料 4 设 计 4.1 一般规定
4.2 隔热膜节能设计选型 4.3 隔热贴膜玻璃的热应力设计 5 施工 5.1 一般规定 5.2 隔热膜的装贴 5.3 隔热膜保护 6 产品与施工验收 6.1 一般规定 6.2 产品检验 6.3 施工检验 6.4 试验方法 6.5 检验规则
附录A 《规程》用词说明
1 总 则
1.0.1 为贯彻建筑节能技术政策、规范,使建筑门窗幕墙玻璃贴膜节能的设计、施工安装和验收有章可循,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门窗、幕墙玻璃贴膜节能设计、施工、工程验收,并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既有建筑门窗、幕墙玻璃贴膜节能工程改造设计、施工、工程验收。
1.0.3 玻璃贴膜的设计、施工、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与分类
2.1 术语
2.1.1隔热膜 insulation film
由聚酯薄膜经表面金属化处理后与另一层聚酯薄膜复合,在其表面涂有耐磨层与背面涂有安装胶外加防粘保护膜,安装到玻璃表面使之具有降低太阳辐射热量等阳光控制功能,称为建筑隔热玻璃膜,简称隔热膜。
2.1.2可见光透射比 visible transmittance ( )
玻璃透过的可见光通量与投射到其表面的可见光通量的百分比,波长范围:380~780 nm,单位:%。
2.1.3可见光反射比 visible reflectivity (ρ(λ))
玻璃反射的可见光通量与投射到其表面的可见光通量的百分比,波长范围:380~780 nm,单位:%。
2.1.4可见光吸收比 visible absorptance (Avis)
玻璃吸收的可见光通量与投射到其表面的可见光通量的百分比,波长范围:380~780 nm,单位:%。
2.1.5紫外线透射比 ultraviolet transmittance (Tuv)
玻璃透过的紫外线通量与投射到其表面的紫外线通量的百分比,波长范围:280~380nm,单位:%。
2.1.6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solar energy transmittance ( )
玻璃透过的太阳光通量与投射到其表面的太阳光通量的百分比,波长范围:
300~2500nm,单位:%。
2.1.7 太阳光直接吸收比 solar energy absorbance (Ase)
玻璃吸收的太阳光通量与投射到其表面的太阳光能通量的百分比,波长范围:300~2500nm,单位:%。
2.1.8 太阳能直接反射比 solar energy reflectivity (Rse) 玻璃反射的太阳光通量与投射到其表面的太阳光通量的百分比,波长范围:300~2500nm,单位:%。
2.1.9 太阳能总透射比 total solar energy transmittance (TSET) 玻璃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与玻璃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之和,波长范围:300~2500nm,单位:%。
2.1.10遮阳系数shading coeffici ent (SC)
贴膜的3mm透明玻璃太阳能总透射比除以没有贴膜的3mm透明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的值。
2.1.11 传热系数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K)
稳定条件下,窗户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 1h内通过1㎡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 W/(㎡·K)。
2.1.12 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
单位截面薄膜在膜层拉伸断裂时的拉力,单位:Pa。 2.1.13 断裂强度break strength
单位宽度薄膜在膜层拉伸断裂时的拉力,单位:N/25mm。 2.1.14 剥离强度peel strength
单位宽度薄膜从玻璃表面成180度剥离时所需的力,单位:N/25mm。 2.1.15 断裂延伸率elongation at break
当进行断裂拉伸试验时,薄膜样品断裂时薄膜长度增加的百分率,单位:%。 2.1.16 穿刺力puncture strength
用专用试验针刺穿薄膜时所需的力,单位为:N。 2.1.17 麻点 dusts
在自然散射光均匀照射下,从隔热膜的透射方向观察膜耐磨表层和安装胶层,相对于耐磨表层和胶层材料有明显可见的点状固体缺陷。
2.1.18 斑点 inclusion(clear, dark, white)
在自然散射光均匀照射下,从隔热膜的透射方向观察膜层中整体色泽较暗或较浅的缺陷。
2.1.19 斑纹 stripes
在自然散射光均匀照射下,从隔热膜的反射方向观察膜层表面色泽发生变化的云状、放射状或条纹状的缺陷。
2.1.20 皱褶 crease
从隔热膜的透射方向看,薄膜表面出现的不可逆转的折痕。 2.1.21膜面划伤 scratch lines
隔热膜表面各种线状的划痕,可见程度取决于它们的长度、宽度、位置和分布。
2.1.22外贴膜external installation 用于贴在暴露于室外玻璃面的隔热膜。 2.1.23 内贴膜room installation 用于贴在面向室内玻璃面的隔热膜。 2.1.24 固定材料setting materials
在玻璃边缘部采用的压条、衬垫、嵌缝条、定位块、支撑块、密封垫、封边耐候胶与密封胶等的材料。
2.1.25 紫外线阻隔率 ultra—violet rejection (UVR)
玻璃吸收加反射的紫外线能量与太阳光的入射紫外线能量之比,波长范围:280~380nm,其中280~315mm波长紫外线为UVB波段:315~380mm波长紫外线外线为UVA波段。
2.2 分类与标记
2.2.1 隔热膜按使用方式分为内用膜和外用膜两类。
2.2.2在玻璃贴膜的外包装上必须有包含以下内容的产品标记: 膜的分类、膜的厚度、膜的主要性能指标、膜的颜色。
注:膜的厚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mil(英制单位)或mm。1mil≈0.0254mm。
3 材 料
3.1 隔热膜
3.1.1 建筑隔热玻璃膜的基材厚度(除去保护层及安装胶后的)应大于等于0.025 mm,并确保玻璃意外碎裂时仍保持原位。
3.1.2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 建筑隔热玻璃膜的外观质量 缺陷名称 说明 直径<0.8 mm 0.8 mm≤直径<1.2 mm 要求 不允许集中1 中部2:≤3.0×S3,个4 边部:≤不允许集中 中部:≤2.0×S,个 边部:≤8.0×S,个 中部:不允许 边部:≤5.0×S,个 不允许 中部:≤5.0×S,个 边部:≤6.0×S,个 中部:不允许 边部:≤3.0×S,个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麻点 1.2 mm≤直径<1.6 mm 1.6mm≤直径≤2.5 mm 直径>2.5 mm 1.0 mm≤直径≤2.5 mm 斑点、气泡 2.5 mm<直径≤5.0 mm 直径>5.0 mm 斑纹 皱褶 膜面划伤 目视可见 目视可见 宽度>0.3 mm或长度>60 mm 注1:麻点集中是指在φ100 mm 面积内超过20个。 注2:中部是指距离贴膜玻璃板边缘75 mm 以内的区域,其他部分为边部。 注3:允许个数及允许条数为各系数与S相乘所得的数值,按GB/T 8170 修至整数。 注4: S是以平方米为单位的贴膜玻璃面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DBJ∕T15-66-2009广东省建筑门窗幕墙玻璃贴膜节能技术规程



